本發明涉及無機材料領域,公開了一種炭材料3D增韌碳化硅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該炭材料3D增韌碳化硅復合材料,包含微米尺寸的炭材料0.01~10wt%、納米尺寸的炭材料0.01~10wt%和碳化硅80~99?wt%;通過將微米尺寸的炭材料和納米尺寸的炭材料介入碳化硅中構成微米?納米尺寸的炭材料3D增韌結構制得。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只需要使用很少量的炭材料既可以使得碳化硅的增韌效果得到明顯改善,炭材料與碳化硅界面結合性好,形成的碳化硅復合材料性能穩定,由其制成的碳化硅復合陶瓷彎曲強度高。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提高NiWCr鐵基復合材料摩擦磨損性能的方法,步驟如下:步驟1、將NiWCr合金粉、Cu粉、MoS2、石墨粉和Fe粉按比例進行稱量,然后以250r/min轉速進行12h的球磨混料,以60Mpa壓制成型,再經過1100℃×1h的燒結;步驟2、將燒結后的復合材料加熱到950℃,保溫1小時,油淬到室溫,再進行深冷處理,然后升溫到室溫,再進行低溫回火,保溫2小時。本發明一種提高NiWCr鐵基復合材料摩擦磨損性能的深冷處理方法,相比傳統的添加陶瓷顆粒,稀土元素的方法,具有成本低,污染小,可操作性強,非常適合大范圍工業實際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納米線/聚合物/納米顆粒夾心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涉及納米復合材料技術領域。本發明先合成出不同功能的納米線;再將其超聲分散在特定溶劑中,并以納米線作為模板,加入聚合物單體,超聲聚合反應一定時間,經簡單后處理后即可得到原位生成的納米線/聚合物功能材料;然后再將納米線/聚合物功能材料作為模板,利用聚合物表面的活性基團,在該模板上原位生成功能性金屬或金屬氧化物納米顆粒,得到納米線/聚合物/納米顆粒夾心復合材料。本工藝過程簡單,成本低,產率高,具有一定的普適性,制得的納米線/聚合物/納米顆粒夾心復合材料結構可控、功能可調,在多功能復合材料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工型復合材料長桁制件仿形加工裝置,該仿形加工裝置包括模體、靠模板和切割組件;所述模體與工型復合材料長桁制件的立筋貼合,用于工型復合材料長桁制件側立安裝;所述靠模板位于模體兩側,與模體配合將工型復合材料長桁制件的腹板夾在中間;所述靠模板上設有仿形槽,所述仿形槽的形狀與工型復合材料長桁制件腹板的設計外型輪廓匹配,所述切割組件可沿仿形槽移動并切割工型復合材料長桁制件的腹板。使用該裝置仿形切割,通過仿形槽對切割路徑進行限定不會產生過切風險,保證切割精度,降低操作難度,批量加工重復性好,產品質量穩定,節省了人力,更適用于批量生產。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復合材料保溫板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保溫板,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組分:硅酸鹽水泥80~100份;聚苯顆粒5~10份;PP纖維2~5份;粉煤灰10~15份;憎水粉0.3~0.5份及水100~110份。該復合材料保溫板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硅酸鹽水泥、粉煤灰及水放入高速攪拌機中攪拌;2)加入PP纖維及憎水劑至高速攪拌機中;3)加入聚苯顆粒至高速攪拌機中,得到保溫砂漿;4)將保溫砂漿倒入模具中,即得復合材料保溫板。上述復合材料保溫板,由于設有聚苯顆粒及PP纖維,能夠增強復合材料保溫板的抗拉強度、抗壓強度及阻燃性能;另外,由于加入有粉煤灰,可以進行廢物利用,節約了生產成本。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制備石墨烯復合材料改性海洋防污涂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在基體表面噴涂石墨烯?多孔鈷酸鑭復合材料的分散液,形成基于石墨烯?多孔鈷酸鑭復合材料的薄膜;2)在基于石墨烯?多孔鈷酸鑭復合材料的薄膜上噴涂低表面性能涂料層;石墨烯?多孔鈷酸鑭復合材料的分散液,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石墨烯?多孔鈷酸鑭復合材料30?40份、環氧樹脂10?20份、溶劑40?50份,分散劑2?3份、固化劑10?20份;低表面性能的涂料層,按重量份計包括以下組分:氟四氟乙烯10?15份、環氧樹脂20?30份,呋喃樹脂3?5份碳粉1?2份,鐵粉10?20份,溶劑30?35份,分散劑0.3?0.5份、固化劑1?5份、流平劑1?3份;該方法制得涂料能夠有效抑制海洋生物附著,可以應用于海洋防污涂料領域。
本發明涉及原位顆粒增強鎂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Mg-TiO2-B2O3合成新體系以及熔體直接反應法+機械攪拌+高能超聲技術制備的一種高強抗蠕變原位亞微米/納米TiB2顆粒增強鎂基復合材料。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途徑實現的,將干燥處理的反應物TiO2和B2O3粉末利用機械攪拌的方式加入鎂合金熔體,加入反應物后,交替施加高能超聲和機械攪拌,從而制備復合材料;該技術工藝簡單,特別適合復雜部件成形,合成的增強體是高溫的熱力學穩定陶瓷相、生成的增強顆粒尺寸細小,尺度范圍在亞微米/納米級別,顆粒表面無污染、與基體界面結合好。?
一種層狀金屬復合材料制造工藝,屬于金屬復合材料制造工藝,使用該工藝制造層狀金屬復合材料時,生產工藝簡單、生產效率高,生產成本低,設備簡單投資小;該方法中是將液體金屬直接澆注到外部裝有感應加熱器的結晶器內,所澆注的金屬液在結晶器內受到電渣精練的同時與安裝在結晶器內的金屬芯棒實現復合,并達到冶金結合。復合層界面易于控制,產品無成分偏析,組織致密度高質量好,芯棒和復合層材料的選擇范圍寬,可以不受設備和工藝的限制,實現用小型設備制造大體積的層狀及多層層狀復合產品。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合成技術領域,涉及水性聚氨酯乳液改性,尤其涉及煤基腐殖酸改性水性聚氨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一種煤基腐殖酸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備方法,利用改進堿溶酸析法從煤中制得腐殖酸,然后將其溶解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中進行改性水性聚氨酯。本發明所公開的煤基腐殖酸改性水性聚氨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利用改進堿溶酸析法制得腐殖酸改性聚氨酯,制得的復合材料的乳液均一、穩定,固化膜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可在印刷、包裝、家具、廣告、建材、船舶水線以上建筑物、船艙、鋼結構金屬支架、儀器儀表、醫療設備、電機設備、小型金屬零件、儀表盤、地板、木材、紙張涂裝、皮革、塑料、通訊、航天、航空等眾多領域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釬焊W-Cu復合材料與Fe基合金的釬料及方法和釬焊工藝,其釬料為箔片帶狀,厚度為50~100μm,釬料以重量百分比計的元素成分包括:Mn6.0%~9.0%,Co3.5%~5%,Ni0.3%~1.7%,Zr2.0%~5.0%,Ti1.2%~2.8%,余量為Cu。本發明釬料的釬焊溫度在1000℃~1050℃,釬料熔化溫度適中,釬料熔化均勻;使用釬料箔片有利于促進釬焊連接過程中合金元素的擴散和界面反應,提高釬料在W-Cu復合材料和Fe基粉末合金表面的潤濕和鋪展能力,細化晶粒和減小殘余應力,提高了接頭的力學性能;采用本發明的釬料連接W-Cu復合材料與Fe基粉末合金的釬焊工藝穩定可靠,利用真空釬焊連接,構件在加熱過程中處于真空狀態,整個構件無變形,無微觀裂紋、氣孔和夾雜等缺陷,其表面潤濕鋪展較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塑料復合材料工作層成分配比的優化方法,通過若干組正交試驗得出聚苯硫醚、尼龍66和碳纖維的工作層配比參數及與之對應的復合材料的減振性與牢固性的材料性能參數;對自適應神經模糊推理系統進行訓練并分別建立全局映射關系,利用三維分析軟件建立系統模型并進行修正得到各參數;以減振性與牢固性各占50%的最優性能作為目標,利用遺傳算法對配比參數進行復制、交叉和變異操作,得出與最優性能所對應的配比參數值,取經遺傳算法優化所得的配比參數值及對應的性能參數,與用三維分析軟件修正的相同的性能參數對應的配比參數相比較。本發明既保證了精度,又提高了效率,使金屬塑料復合材料的減振及牢固性大幅提高。
ZrW2O8/Al2O3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按照化學摩爾計量比1∶2稱量C15H36O5Zr和WOCl4置于密閉容器中取出,在氬氣氣氛下,將C15H36O5Zr、WOCl4溶于2-C3H8O中形成混合溶液,將密閉容器置入水浴中,加熱至60~80℃攪拌4~10小時獲得清澈透明溶液,停止加熱,冷卻至室溫無沉淀析出;稱量占溶液體積0.5~1%的納米Al2O3粒子,在氬氣氣氛下,加入到溶液中,攪拌混合的同時水浴加熱40~60℃,使得溶液呈凝膠狀粒子;將復合膠體置入模腔中,在60~100℃的溫度范圍內施加60~100Mpa的壓力熱壓成型;將坯材加熱至900~1000℃,然后進行快速退火1~2分鐘就可以得到最終的復合材料,本發明的優點在于:可從微觀上尺度上對ZrW2O8/Al2O3納米復合材料進行合成;所獲得的復合膠體,易成型;降低了合成ZrW2O8的溫度和時間。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復合材料葉片成型的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支撐框架和布置在支撐框架上的模體;所述模體的型腔內部布置有氣囊,所述氣囊充氣后的形狀及尺寸與所要制作的復合材料葉片的內型腔的形狀和尺寸一致;所述模體位于復合材料葉片根部的一端設有與氣囊相連的氣嘴;制作復合材料葉片的預浸料布置在模體內并包覆在氣囊上,通過氣囊吹脹成型復合材料葉片,解決泡沫碎裂及真空帶殘留的問題。采用本發明裝置成型的復合材料葉片的成型質量好,且成型效率高,制造成本低廉。成型過程操作簡單、方便,且易于集成,更利于批量化生產,具有非常好的實用價值。
本申請涉及一種原位生成混合多元增強顆粒耐磨鋁基復合材料及其磁場下制備方法,該鋁基復合材料以7系鋁合金為基體材料,向高溫基體溶液中加入K2TiF6粉末添加劑,并通入適量含氨惰性氣體,在低頻旋轉磁場中原位生成多元混合增強顆粒從而制得耐磨鋁基復合材料。本發明的鋁基復合材料是通過氣—液合成技術和磁化學復合技術制備而成的。該復合材料相比原合金不僅在硬度和韌性方面有很大的提高,更使得7系鋁合金較好的耐磨性能得到進一步增強。此耐磨復合材料可廣泛應用于民用生活與工業生產中,減少材料磨損,延長設備使用壽命,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經濟收益,是一種應用前景廣闊的耐磨材料。
一種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界面結合強度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通過機械加工方法將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試樣加工成便于掃描電鏡觀察的長方體,沿長方體最短的一條棱將長方體截除一塊,截除后保證該棱上的兩相鄰面呈45o角,并對這兩個相鄰面進行打磨、拋光,在掃描電鏡下采用帶導電膠的加載頭,以垂直加載方式對處于試樣45o棱上的顆粒進行剝離,剝離過程中試樣固定在載物臺上,剝離出的顆粒粘附在導電膠以觀察顆粒的形態,同時確定加載頭在顆粒上加載的準確位置,由加載過程的應力模擬結果推出顆粒-基體界面結合強度。該方法適應性強,可用于多種復合材料的界面結合強度測量,操作簡單方便。
本發明涉及鋁基復合材料,具體地說,是一種原位亞微米/納米陶瓷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連續制備方法。此法中的反應物為無反應副產物的氧化物,并以反應物粉末作為陶瓷顆粒反應原料。將混合粉末軋制,并采用液態法和超聲分散法相結合,有效地解決了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制備時難以將亞微米/納米級反應物粉末加入鋁熔體中、反應物粉末利用率低、反應過程有污染、原位生成的增強顆粒易于團聚及復合材料難以連續制備等問題,具有綠色環保、工藝簡單、制備效率高等優點,適用于鋁基復合材料的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有機框架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屬于納米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具體制備方法如下:將氧化石墨烯分散于溶劑中,然后加入活性炭,形成分散液A;將分散液A加入具有金屬離子和有機配體的前驅體反應液B中,得到反應溶液;恒溫震蕩條件下,物質充分反應,得到金屬有機框架/氧化石墨烯/活性炭復合材料。這種復合材料具有與純的金屬有機框架晶體相似的幾何外形,氧化石墨烯和活性炭參與金屬有機框架晶體的生成過程,復合材料兼具微孔、介孔及大孔的多級孔結構,多組元之間的協同效應使其在有害氣體的吸附、分離與防護領域具有極大應用潛力。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提高顆粒增強復合材料熔體均質化的方法,屬材料制備技術領域。顆粒增強復合材料熔體合成后,采用超聲振動的陶瓷過濾器進行過濾,可有效促進熔體內團簇的顆粒分散,提高復合材料熔體的均質化程度,避免了顆粒團簇引起的問題,同時,該方法更有效的脫除復合材料熔體內氣體、未徹底反應的鹽渣及大尺寸的顆粒,可有望顯著提高顆粒增強復合材料的質量。另外,采用本發明的方法簡單,投資少,成本低,因兼具熔體精煉功能,可以縮短熔體合成后精煉時間,提高生產效率。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銅基電接觸自潤滑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該復合材料包括銅的質量百分比為50%?70%,鉻的質量百分比為5%?25%,二硒化鈦的質量百分比為10%?30%,經過混合、球磨、熱壓、燒結方法步驟將混合均勻的粉末材料制成適用于不同工作環境的新型電接觸復合材料,具有層狀結構的過渡族金屬硒化物二硒化鈦作為電接觸復合材料中的潤滑相,鉻的添加能提高電接觸復合材料強度、硬度和抗氧化能力。該復合材料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摩擦學性能和電學性能。本發明工藝簡單、生產過程對環境無污染,可操作性強,生產成本相對較低,成品作為電接觸材料廣泛應用鋼鐵、冶金、造船、機械、電力、航空等領域。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SiCnw/C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白砂糖粉末和氯化銨粉末按質量比1∶1加入水中,混合攪拌后干燥,得到結晶混合物;將干燥的結晶混合物與納米二氧化硅粉末按質量比為2~10∶1進行混合研磨,得到混合粉末;將混合粉末裝入純度為99.99%的Al2O3坩堝中,在稀有氣體保護下,置于管式電阻爐內進行高溫燒結,冷卻后得到SiCnw/C納米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方法制得的復合材料利用原位自生技術,在介孔碳基體上直接生成彌散分布的碳化硅納米線(SiCnw)增強體,生產成本低、操作簡單,可潛在運用于準塑性材料,綠光催化模板和熱能儲存材料。
本發明提供一種機械手臂用碳纖維復合材料矩形空心管的制造方法及所得矩形空心管,以碳纖維復合材料為原材料,所述碳纖維復合材料為碳纖維預浸料,所述預浸料包括單向和織物預浸料,采用模壓充氣成型法制成矩形空心管;該種碳纖維復合材料矩形空心管的制造方法,是以碳纖維預浸料為原材料,采用模壓充氣組合成型制成矩形薄壁空心管。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承載能力大、剛性好、自重輕,工作時手臂的動作更加平穩,移到和停止更加迅速,碳纖維復合材料的自帶振動阻尼特性使得手臂能更加快速的定位,其零熱膨脹系數更加適用于精密設備,而且設備投資小、模具制造簡單、生產能耗低、生產周期短而且可自動化生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體積含量秸稈粉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電阻焊接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清潔復合材料焊接面,干燥后備用;步驟2,將處理后的復合材料置于真空中,電極沉積泡沫鋁活性層;步驟3,將帶有活性層的復合材料等離子處理1?8s后,以12?28℃/min的速度升溫,完成真空釬焊;步驟4,步驟3處理后的復合材料恒速降溫至100?230℃時,超聲處理15?20分鐘即可。本發明方法焊接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焊接效果牢固,所得焊接點牢固,拉伸率高,適合對密封要求高的行業使用。
本發明具有高效光催化性能的GO-CdS復合材料的水熱合成制備法,屬于無機納米復合材料的技術領域。屬于一種無機納米復合材料的合成,特指以氧化石墨為基物,以硝酸鎘為鎘源、硫脲為硫源,以聚乙烯吡咯烷酮為分散劑,以水-乙二胺的混合溶劑為反應液,水熱合成制備出GO-CdS復合材料,將制備出的復合材料作為光催化劑,應用于在可見光下催化降解亞甲基藍溶液,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按照此法制備出的GO-CdS復合材料,在可見光下120min內對20mg/L的亞甲基藍的降解率可達到97.1%。并且,與文獻比較本方法操作簡便,有利于節能和降低合成成本。
本發明提供一種在脈沖電場作用下合成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的新方法,屬材料制備技術領域。該方法的主要工藝特征是在傳統的熔體直接反應法制備顆粒增強復合材料的合成過程中對熔體施加脈沖電場,脈沖電流峰值密度為:1~10A/cm2,脈沖頻率為:0.1~10Hz,脈沖電場處理熔體的時間為2~10min。本發明利用脈沖電場的電勢振蕩起伏、瞬態力效應及熱效應的綜合作用,促進原位反應中離子遷移和顆粒形核,并能抑制顆粒的長大,改善顆粒的分散性,因此采用該發明可以提高反應速率和產率,具有顯著的顆粒形貌控制和促進分散的效果,適合工業規模制備高性能顆粒增強復合材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單向復合材料彎曲剛度的預測方法。提出了一種基于細觀單胞的彎曲剛度修正公式用于單向復合材料等效彎曲剛度計算。根據三點彎曲試驗,對建立的纖維?界面?基體三相細觀單胞有限元模型進行三點彎曲數值模擬,施加周期性邊界條件和位移載荷,得到模型的應力應變場和位移變形情況。提取施加載荷處截面的合力與模型的位移變形量,根據彎曲剛度計算公式得到單胞的彎曲剛度值。將單胞彎曲剛度值帶入到提出的彎曲剛度修正公式,得到單向纖維復合材料的等效彎曲剛度。通過驗證兩種復合材料的預測值均接近于試驗值,誤差在5%以內,且精度高于無界面層模型,本發明能夠準確地預測單向復合材料的彎曲剛度,節省宏觀建模耗費的大量時間。
本發明屬于納米材料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新型碘化銀/氮雜石墨烯(AgI/NG)納米復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具體涉及一種AgI/NG納米復合材料的合成方法。本發明以氮雜石墨烯、硝酸銀(AgNO3)氨水和離子液體為原料,采用一步濕化學法合成了AgI/NG納米復合材料。本發明提供的AgI/NG納米復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合成工藝簡單、條件溫和;合成的AgI/NG納米復合材料具有較好的光電化學活性,在光催化、光電化學領域等應用領域有著非常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復合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原位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制備方法。以無反應副產物的陶瓷反應粉劑作為增強體顆粒形成元素化合物代替傳統的氟鹽,將陶瓷反應粉劑燒結浸潤、超聲分散復合和液態成型相結合,有效解決復合材料制備過程中陶瓷反應粉劑不浸潤、反應困難,生成的細小增強體大量團聚等問題。本發明具有綠色無污染、反應元素收得率高和增強體均勻性好的優勢,可實現大尺寸復合材料構件的低成本、宏量化制備,有助于推動顆粒增強鋁基復合材料的工程化應用。
本發明涉及鋁基復合材料,特指一種汽車控制臂用高性能鋁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將增強體反應物的“螺旋磁場約束控制”和“高能超聲分散”相結合制備多元多尺度納米復合強化劑,然后根據性能成分設計將適量的納米復合強化劑直接加入至凈化處理后的6X82合金熔體中并均勻化,最后通過優化改進的氣模鑄造系統規?;苽?X82基復合材料棒材。本發明具有多元多尺度納米增強體反應生成效率高,復合材料中納米增強體分布均勻,復合材料性能穩定的特點,適合規?;苽淦嚳刂票塾?X82基復合材料。
本發明屬于電化學技術領域,涉及浸漬型單原子鐵?碳層修飾鎳基或鈷基復合材料電極的制備方法:分別配制鞣酸和硝酸鐵的乙醇溶液,常溫下緩慢將硝酸鐵溶液滴加至鞣酸溶液成膠質溶液;然后將在碳紙、碳布、導電玻璃或不銹鋼網生長有鎳基或鈷基的基底材料浸漬于膠質溶液,取出后與硫源或磷源或氮源或不加其他原料,在惰性氣體保護下煅燒0.5~4?h,冷卻后即得。本發明原料廉價易得、無毒、操作簡單易行,可涂漬多種基底,反應時間短,易于工業化。所制得復合材料電極具有較好的形貌保持性,以及良好的電化學性能和穩定性,可作為電極用于電催化分解水析氧反應。本發明所制得的復合材料用作電催化分解水正極時,在電流密度為40?mA?cm?2時過電位達280?mV。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智能碳纖維復合材料傳感元件,包括環氧樹脂/碳纖維復合材料、導電電極和電極保護裝置;環氧樹脂/碳纖維復合材料包括每四根連續碳纖維單絲順直張拉、同方向排列,并在環氧樹脂中加入4%的二氧化硅、碳粉混合物對其封裝形成片狀;環氧樹脂/碳纖維固化后成型、疊入模具,層間用同一配方的環氧樹脂粘貼;環氧樹脂/碳纖維復合材料養護完成后兩端切割整齊;導電電極包括導線焊接于銅片上;已焊接完成的銅片另一面與環氧樹脂/碳纖維復合材料截面用導電銀膠粘結;本實用新型傳感元件反復性能較好,靈敏度較高,可實時監測混凝土自身或外部溫度、荷載變化,將力、溫度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可用于智能結構全壽命周期監測系統中。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江蘇鎮江有色金屬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