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化學鍍覆NiMo改性的TiB2?TiC顆粒增強高錳鋼基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對復合陶瓷顆粒的表面進行預處理,采用化學鍍覆方法得到鍍鎳鉬鍍層的TiB2?TiC復相陶瓷顆粒;然后與鎳鉬粉末以及硼砂進行混合攪拌,經過定型、烘干處理后得到蜂窩狀預制體;隨后對蜂窩狀預制體進行真空燒結處理;降溫后放入砂箱中澆鑄金屬液,冷卻后得到顆粒增強高錳鋼復合材料。本發明制備的耐磨復合材料,陶瓷表面金屬化有效改善復合材料界面結合性能和耐磨性,具有高的抗沖擊磨損性能,又保證在苛刻工況下的服役安全性,通過在陶瓷顆粒引入金屬NiMo鍍層,使復合材料界面結合由簡單機械結合轉化為冶金結合,具有較高的結合強度和抗沖擊強度,滿足高負荷工況環境的需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反應燒結碳化硅陶瓷薄壁管、制備方法及其應用,包括以下質量百分比的原料:炭黑5~20%,碳化硅粉末75~94%和分散劑1~5%;所述的碳化硅粉末由粒徑為0.4~0.6μm、純度為99.4~99.6%的α型碳化硅粉末一和粒徑為170~190μm、純度為99.75~99.85%的α型碳化硅粉末二混合組成。所述的反應燒結碳化硅陶瓷薄壁管的制備方法包括:將原料注入貼有網狀聚合物的石膏模具中,依次進行放漿、脫模和壓制得到素坯,然后進行烘干和真空燒結即得。本發明通過研究成型工藝,在注漿過程中引入一定密度的網狀聚合物,利用其強度,使放漿過程中保證其形變量較小,最終達到產品的外形尺寸要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孔鈦及鈦合金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Ti金屬粉末和合金粉末混合均勻,所得混合粉末中Ti金屬粉的質量百分比為45%~95%,合金粉末的質量百分比為55%~5%;將所得混合粉末裝入石墨或碳化硅模具中,置于真空燒結爐中進行燒結,真空度0.1~10Pa,單向壓力200~1000MPa,升溫速率20~100℃/min,燒結溫度800~1400℃,燒結10~60min,再隨爐冷卻到室溫取出,得合金坯體;將所得的合金坯體作為陽極進行電化學溶解合金金屬粉末溶解金屬絲模溶解,得多孔鈦。本發明所得的多孔鈦的孔隙分布均勻,大小排列可控的,可應用于醫用多孔太及鈦合金材料和鈦及鈦合金濾芯材料。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自愈合YSZ陶瓷熱障涂層材料,由以下摩爾百分比的成分組成:YSZ陶瓷90%~97%,SiB61.2%~7%,金屬硅化物0.9%~6%。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制備該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一、將YSZ粉、SiB6粉和金屬硅化物粉末球磨混合均勻后過篩,得到混合粉;二、冷等靜壓成型,得到粉末壓坯;三、進行真空燒結處理,得到自愈合YSZ陶瓷熱障涂層材料。本發明采用SiB6和金屬硅化物為自愈合相,充分利用自愈合相氧化后的體積膨脹和氧化產物的流動愈合裂紋,同時阻止裂紋向粘結層和鎳基高溫合金基體擴展,能夠顯著提高熱障涂層的服役壽命和可靠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鈦鈮鉭鋯合金的制備方法,以Ti粉、Nb粉和Ta粉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方法依次進行混粉、等靜壓和燒結,制備得到Ti?Nb?Ta中間合金,其中,粉末冶金方法進行混粉時依次進行手動混粉和機械混粉,手動混粉3~6次,機械混粉2~4h;真空燒結時,燒結溫度為1100℃~1300℃,保溫2~4h;將Ti?Nb?Ta中間合金與混合料進行壓制,得到電極塊并組焊為自耗電極;其中,混合料由0級海綿鈦顆粒和工業級HZr?1海綿鋯顆粒組成;將自耗電極進行至少四次真空自耗熔煉,每次真空自耗熔煉時真空度低于10?1Pa,得到Ti?Nb?Ta?Zr合金鑄錠;本發明解決了在制備Ti?Nb?Ta?Zr合金熔煉過程中Ta、Nb元素難溶的問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多芯MgB2/Fe/Cu超導線材的制備方法,該方法為:一、制備前驅粉末;二、將前驅粉末裝入純鐵管中,然后裝入第一無氧銅管中,制得裝管復合體;三、對裝管復合體進行旋鍛和拉拔處理得到單芯線材;四、將銅鈮復合棒與六根單芯線材置于第二無氧銅管中進行二次組裝得到二次復合棒,對二次復合棒進行旋鍛拉拔和孔型軋制相結合的加工處理,得到多芯MgB2/Fe/Cu線材;五、將線材兩端密封后置于真空爐中進行真空燒結,得到多芯MgB2/Fe/Cu超導線材。本發明方法的多芯MgB2/Fe/Cu超導線材在20K,1T時,臨界電流密度Jc達到1.8×104A/cm2以上,符合多芯MgB2超導線材實用化的要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鈷鐵合金/多孔碳復合電磁波吸收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為:首先,將遺態材料燒結,得到多孔碳,再對多孔碳進行預處理,之后將多孔碳浸漬于鈷鐵混合浸漬液中,超聲處理,干燥,放入水熱反應釜中進行水熱反應,再用去離子水將其洗滌至中性,干燥,放入真空燒結爐中進行燒結,得到鈷鐵合金/多孔碳復合電磁波吸收材料。本發明的方法,利用自身材料中碳的還原性,通過原位還原法還原鈷鐵氧體得到鈷鐵合金,工藝簡單無須其他物質作為還原劑。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Ti6Al4V合金多孔材料的制備方法,步驟為:步驟1對經PREP得到的Ti6Al4V粉末經過篩分進行分級,得到粘結或團聚的Ti6Al4V粉末;步驟2將步驟1得到粘結或團聚的Ti6Al4V粉末與細顆粒Ti6Al4V粉末進行混合;步驟3將步驟2所得混合后的粉末分批置于模具中。步驟4對步驟3中每一批粉末進行超聲振實,直至填滿整個模具:步驟5將模具置于真空燒結爐中進行燒結,得到多孔Ti6Al4V燒結件;步驟6將步驟5所得多孔Ti6Al4V燒結件進行噴砂處理獲得Ti6Al4V多孔件成品。細顆粒粉末具有更高的活化能,燒結后會與粘結團聚粉末間在晶界擴散及表面擴散等效應下,孔隙縮小球化成規則球形及近球形孔隙,該類孔隙結構分布更規則性能更優。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預合金粉末的高比重鎢基合金的成形方法,該方法包括:一、按高比重鎢基合金的設計成分及配比依次經配料、壓制、真空燒結和鍛造加工得鎢基合金棒料,采用等離子旋轉電極制粉法得預合金粉末;二、建立高比重鎢基合金的三維模型并進行切片和設計,得到切層及掃描數據;三、以預合金粉末為原料,根據切層及掃描數據,采用粉床型電子束增材制造成形設備成形得高比重鎢基合金。本發明利用鎢與高比重鎢基合金中其它元素熔點的差異,制備得到低熔點元素的固溶體相包裹鎢粉顆粒的預合金粉末,使得預合金粉末的外殼容易熔化且相互粘連成形,降低了預合金粉末的成形難度,從而以該預合金粉末為原料,實現了高比重鎢基合金的制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粉網復合材料,包括金屬絲網以及附著于金屬絲網上的多孔金屬或者金屬氧化物薄膜,金屬絲網由1?2層疊加鋪設攆軋而成,金屬絲網的厚度為0.1?0.15mm,多孔金屬或者金屬氧化物薄膜的厚度為0.1?0.5mm,孔徑為0.1?3μm,透氣率20?120m3/(m2·kPa·h))。本發明還公開了該粉網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按照以下步驟實施:步驟1:將金屬絲網平鋪攆扎成型;步驟2:在得到的金屬絲網上鋪設一層金屬或者金屬化合物粉末,在金屬或者金屬化合物粉末添加質量百分比為2?10%的粘結劑,得到預制材料;步驟3:將步驟2得到的預制材料經軋制、真空燒結保溫后得到用于過濾的粉網復合材料。本發明提高濾材過濾精度和再生性能,保持高的流通量,幾乎不產生壓阻損失。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以CrSiMnMoV工具鋼為基體的復合材料及其制備工藝,通過將研磨后的CrSiMnMoV粉末過篩,得到D50粒徑30μm的7CrSiMnMoV球狀顆粒;將7CrSiMnMoV球狀顆粒與碳化鉭及碳化鈦超細粉末混合,后使用球磨機對混粉進行球磨;利用壓力機對上述步驟中制備的粉末進行擠壓成形,形成生胚;對生胚實施真空燒結方式制備成復合材料后,再進行一系列的特殊的組合式熱處理,制備出晶粒細小、出氣孔少,兼具高致密度、高硬度及高強度的特點的復合材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醫用CuFe合金粉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材料混合:選取Cu10~50%,余量為Fe,隨后進行混合,得到混合粉;S2壓制:將混合粉裝入膠套內先進行機械震動,搖勻、墩料,再將處理好的混合粉采用冷等靜壓法進行壓制,得到自耗電極;S3燒結:將自耗電極裝入真空燒結爐內進行燒結;S4熔煉:將燒結后的自耗電極裝入真空自耗電弧熔煉爐內進行熔煉;S5霧化制粉:將CuFe合金材料在真空感應爐中再次熔煉,熔煉為合金液體,然后將其注入中間包內進行霧化處理,隨后進行組合冷卻得到CuFe合金粉末。本發明所制備的CuFe合金粉末組織成分均勻,無Cu、Fe富集等宏觀、微觀缺陷,可用于糖尿病的病菌覆蓋層等。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纖維表面改性方法,包括對碳纖維進行預處理,得到表面潔凈的碳纖維,將預處理后的碳纖維與金屬微粉放入混料機和球磨機中混合均勻,將混合物料置于石墨模具中冷壓成型,獲得冷壓坯,將冷壓坯連同模具一起放入氣氛保護爐或真空燒結爐中,將爐溫升溫至1050~1300℃進行原位反應,隨爐冷卻,取出坯料,將坯料放入球磨罐中球磨,用篩網進行分離,篩出與金屬粉分離干凈的改性碳纖維,改性碳纖維表面均勻分布有金屬碳化物。本發明利用金屬微粉與碳纖維表面石墨微晶的局部反應,在碳纖維表面原位生成碳化物改性層,原位反應消耗碳纖維表面石墨微晶,改善表面活性,生成的碳化物“根植于”碳纖維表面,提高結合力。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輕質高導熱層狀互連碳納米管/鋁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采用發揮性有機溶劑對碳納米管薄膜進行表面處理,得到表面致密化的碳納米管薄膜;對致密化碳納米管薄膜進行減薄處理,制備部分區域減薄且整體互連的碳納米管薄膜;制備鋁箔基體;將碳納米管薄膜與鋁箔基體逐層疊放,采用熱壓燒結工藝制備碳納米管薄膜/鋁復合材料預制體;通過真空燒結得到碳納米管薄膜/鋁復合材料。本發明操作簡便,成本低廉,易于放大產業化,適宜規?;苽浜屯茝V。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定向纖維原位增強鈦及其合金支架的制備方法,在含有碳纖維的溶液中加入鈦源粉末,通過調控碳纖維含量、碳纖維長徑比以及降溫速率,使得冷凍過程中碳纖維在支架孔壁內呈定向排列,漿料完全冷凍后低壓干燥,真空燒結時,碳纖維與鈦原位反應生成碳化鈦短纖維,提高了基體與界面結合強度,從而獲得基體與第二相界面結合良好、增強體分布均勻、力學性能強的鈦及其合金支架,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車、兵器工程、醫療器械和化工能源等領域的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一種陶瓷基復材產品裝配后局部不均勻微小縫隙的填充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局部不均勻微小縫隙影響產品各項性能的問題。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對產品表面進行打磨拋光并清洗烘干;2)使用填充粉填充產品裝配后局部不均勻微小縫隙,填充粉包括硅硼玻璃粉;3)取環氧樹脂膠和稀釋劑,按質量比10:2~5進行混合,并攪拌至均勻無氣泡,得到膠液;4)使用膠液對填充后的縫隙進行封灌;5)對封灌后的產品進行烘干固化,固化溫度為150~180℃,時間為0.5~1小時;6)對烘干固化后的產品進行高溫真空燒結,燒結溫度為950~1200℃,時間為7~9小時,保溫5~6小時后自然降溫,保溫及降溫過程采用惰性氣體保護,待溫度降至室溫后將產品取出,填充完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用真空自耗電弧熔煉CuFe合金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原材料的混合:該材料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為:Cu70%?30%,Fe30%?70%,按照比例稱取所需原料,在混料機內進行混合,混料時間為2?4h;(2)壓制:將混合的混合粉裝入膠套內先進行機械震動30?60s,然后搟料3?6min,再反向墩料3?5次,將處理好的混合粉采用冷等靜壓法進行壓制,壓力為150~300MPa,保壓時間為3?10min;(3)燒結:將壓制好的自耗電極裝入真空燒結爐內進行燒結,燒結最高溫度控制在800℃?1080℃,保溫時間30?240min,真空度>5pa;(4)熔煉:將燒結后的自耗電極裝入真空自耗電弧熔煉爐內進行熔煉,熔煉電流為1000?4000A。本發明氣體含量低、夾雜物少、并且組織成分均勻,無Cu、Fe富集等宏觀、微觀缺陷。
一種顆粒增強鈦基復合材料的粉末冶金方法,涉及一種粉末冶金方法,特別是含有顆粒增強相的粉末冶金鈦基復合材料的粉末冶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用粉末冶金鈦合時,在配制的粉末中加入碳化鉻,加入量以C含量計為5Vol%-15Vol%,混料后,經冷等靜壓成型,經過1200℃~1300℃、1~6h真空燒結制得含顆粒增強相TiC粒子鈦合金。本發明的粉末鈦基復合材料在燒結過程中,鈦與碳化鉻發生原位合成反應,生成TiC顆粒增強相,由于第二相粒子的出現,細化了合金晶粒,阻礙了合金中裂紋的擴展,從而提高了合金的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用真空自耗電弧熔煉銅鈦系列合金材料的制備方法,涉及銅鈦合金制備技術領域,包括S1、原材料配比:材料組成及其質量百分比為:銅粉0.5?99.5%,海綿鈦99.5?0.5%;S2、原材料混合:按照比例稱取所需原料,在混料機進行混合;S3、壓制:將混合料裝入模具內墩粉,將墩好粉的模具放入冷等靜壓機進行壓坯;S4、燒結:將壓制好的坯體裝入真空燒結爐中進行燒結;S5、熔煉:將燒結后的坯體作為自耗電極裝入真空自耗電弧熔煉爐內進行熔煉,本發明制備出的合金材料具有氣體含量低,夾雜少,組織均勻,無銅、鈦富集等微觀缺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鈷鐵氧體/多孔碳復合電磁波吸收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為:將生物遺態材料切割成塊狀,放入真空燒結爐中燒結,得到多孔碳,對多孔碳進行預處理,再將預處理的多孔碳浸漬于鈷鐵混合浸漬液中,超聲處理,干燥,得到混合物,最后將混合物轉移到熱水反應釜中進行水熱反應,干燥,得到鈷鐵氧體/多孔碳復合材料。本發明方法制備出的鈷鐵氧體/多孔碳復合電磁波吸收材料具有多孔結構,且電磁吸收能力強;與傳統磁波吸收材料制備工藝相比,原材料來源廣泛、成本低、工藝簡單環保。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鉑銥鋯鎢釷合金焊料,由以下質量百分比的成分組成:Ir?15%~18%,Zr?0.5%~1%,W?0.1%~0.5%,Th?0.04%~0.08%,余量為Pt和不可避免的雜質。本發明還提供了一種制備該焊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一、采用濕法球磨的方法將Pt粉、Ir粉、Zr粉、W粉和WTh4粉混合均勻,烘干得到混合粉末;二、進行等靜壓成型,得到壓制坯料;三、進行真空燒結處理,得到燒結坯料;四、加熱后進行多道次加工,得到鉑銥鋯鎢釷合金焊料。本發明焊料以鉑為主體,添加銥和鋯、鎢和釷元素,主要用于焊接銥合金元器件,能夠大幅提高焊縫的力學性能,在酸性、堿性、氧化和高溫條件下的使用周期長。
提供一種鉭2.5鎢合金的制備方法,將鉭粉和鎢粉按比例配制后放入滾筒式混料機內混合24小時;將混合好的粉料過120目篩得細粉料;將細粉料用500噸油壓機壓制成合金棒條;將合金棒條放入真空燒結爐內燒結得粗錠坯;將粗錠坯用真空電子束爐至少兩次熔煉制成合金錠坯;將合金錠坯放入高頻爐內,加熱至1400℃后取出多次鍛造,得成品錠坯。本發明通過鉭粉和鎢粉的充分混合和多次熔煉,解決了錠坯組織不均勻的問題,改善了坯料易脫落和發脆的難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真空自耗電弧熔煉熔滴短路控制方法,S1混料:按質量配比稱取銅粉和鉻粉混合;S2壓制:將混合粉末壓制出合金棒料;S3燒結:將合金棒料放入真空燒結爐中燒結;S4電弧熔煉:將合金棒料放入真空自耗爐中,合金棒料上端接電極桿,下端延伸至水冷銅模底部,施加電壓進行熔煉,熔煉電流為2?4KA,熔滴滴數為0.1?0.7d/S,水冷銅模外側纏繞有線圈,線圈會在熔煉過程中產生一個沿真空自耗爐軸向向上的縱向穩弧磁場,本發明通過短路控制的高溫電弧使自耗電極快速均勻的發生層狀消熔并滴到水冷結晶器底部,通過控制熔滴數來控制熔煉速度,并配合快速冷卻實現銅鉻合金鑄錠凝固,得到均勻細小的銅鉻合金,無氣孔、富集等宏觀微觀缺陷。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用真空自耗電弧熔煉TiCu50母合金材料的制備方法,主要包括:步驟(1)原材料的混合:按重量百分含量計,原料中各元素百分含量為:Cu50%,Ti050%,按比例稱取所需原料,在混料機內進行混合;步驟(2)壓制:將混合好的混合粉裝入膠套內并進行機械震動、搟料、反向墩料后,采用冷等靜壓法進行壓制,然后進行保壓處理;步驟(3)燒結:將壓制好的自耗電極裝入真空燒結爐內進行燒結,控制燒結溫度、保溫時間、真空度;步驟(4)熔煉:將燒結后的自耗電極裝入真空自耗電弧熔煉爐內進行熔煉;本發明制備的TiCu50母合金材料氣體含量低、夾雜物少、并且組織成分均勻,無Cu、Ti富集等宏觀、微觀缺陷。
一種鈦纖維多孔材料的制備方法。本發明公開了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利用鈦絲拉拔成纖維狀,經過編織、加壓成型后制成一種具有纖維直徑、孔隙率可控的鈦纖維多孔材料的制備方法。材料制備后,經過酸洗去除鈦纖維多孔材料表面的氧化物,然后經過真空燒結爐進行高溫燒結。通過采用本發明的方法,獲得一種燒結鈦纖維多孔材料,鈦纖維多孔材料各項性能大幅提高,為實現產品工業化提供了重要的依據。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抑菌材料的制備方法,涉及鈦合金材料制備領域。該制備方法包括:將鈦粉與銅粉按質量比為97:3混合后,加入其總重量1.2?2倍的助磨劑,并進行真空攪拌混勻;將混勻物料加入到高能球磨機中,在惰性氣體保護及轉速為1500轉/分鐘的條件下,按球料質量比為6:5對混勻物料進行球磨4小時;在真空燒結爐中,對球磨粉進行熱壓力燒結3小時,其中溫度為750?850℃,壓力為20?30MPa;冷卻至室溫后,切割,即得。本發明提供的抑菌材料的制備方法,不僅能使鈦粉與銅粉表面得到改性,避免鈦粉與銅粉發生“團聚”現象,而且能使鈦粉與銅粉的晶粒結構發生變化,有利于銅粉與鈦粉的納米化,從而實現銅粉在鈦粉表面均勻及穩定地分散,提高了Ti?3Cu合金抑菌性能的穩定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鈮鋯碳合金鑄錠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一、將鈮粉、鋯粉、碳化鈮粉進行混合;二、將混合粉末在真空燒結爐中進行燒結;三、將燒結條進行捆綁,然后進行焊接;四、進行第一次真空電子束熔煉;五、進行第二次真空電子束熔煉;六、將二次合金鑄錠經扒皮至表面無肉眼可見缺陷,得到成品鈮鋯碳合金鑄錠。本發明通過將鈮粉、鋯粉、碳化鈮粉混合后進行燒結形成燒結條,不僅降低了制備合金的原料成本,而且使得制備的鑄錠成分均勻性好,脫除原料中帶有的氧,減少了熔煉次數,采用低成本的原料,解決了合金原料貴,成分分布不均的問題,極大降低了原料的成本,有效提高了成分的均勻性,制備出的鑄錠成本較低,均質性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Ti35鈦合金鑄錠的制備方法,將滿足國標要求的Ti粉及Ta粉按一定要求配比進行配料、混料后冷等靜壓制成TiTa合金料坯,經真空燒結、熔煉,制得成分均勻的TiTa中間合金,將其車削破碎制成合金屑,按一定配比與海綿鈦進行混料、壓制成電極塊,真空等離子焊接后進行多次真空電弧爐熔煉,制備得無鉭不熔塊的高均勻Ti35合金鑄錠,作為后處理設備制造的重要原材料。本發明一種Ti35鈦合金鑄錠的制備方法,解決了現有鈦合金鑄錠規格較小,鑄錠橫、縱向成分均勻性差、鑄錠成品率低及出現鉭不熔塊風險較高的問題,實現了Ti35鈦合金鑄錠大規格連續化生產。
本發明公開一種柱狀陣列多孔表面結構、制備方法及其射流相變冷卻方法,在真空條件下,將銅粉顆粒鋪到具有凹穴陣列的模具上,升溫至800±10℃真空燒結,燒結結束后自然冷卻到室溫,將燒結好的銅粉顆粒燒結物取下就得到表面具有柱狀陣列的多孔介質熱沉,即換熱板;在換熱板上設置射流板,構成柱狀陣列多孔表面結構。由于多孔介質熱沉的表面存在大量凹穴,這些凹穴能夠大大降低表面成核所需的活化能和過熱度,從而降低沸騰起始過熱度和壁面溫度。由于多孔介質和柱狀陣列的毛細作用,換熱表面的液膜更新速率極快,從而抑制了氣膜的生成和傳熱惡化的發生。在該技術方案下,能夠實現低過熱度條件下的高熱流密度換熱,從而保證電子器件的安全運行。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低溫促進木質生物碳石墨化的方法,具體為:首先,制備木質生物碳并進行預處理,將木質生物碳粉浸漬于鹽溶液中,浸漬鹽溶液由金屬鹽與去離子水混合而成;放入真空箱中進行浸漬,過濾,烘干,重復進行1~3次,得到浸漬后的木質生物碳復合材料;最后放入真空燒結爐中進行燒結,即可得到石墨化程度高的木質生物碳。利用浸漬?烘干的方法將金屬鹽緊密的包覆在生物碳的表面,隨后經過碳熱還原,還原出過渡金屬,金屬在低溫條件,通過催化機制提升了木質生物碳的石墨化程度。本工藝與其他促進石墨化工藝相比,無需在高溫即可達到一定石墨化程度,降低了成本,且制備過程簡單,無污染物產生。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陜西有色金屬冶金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