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Co3O4?0.1g、氧化石墨烯0.1g;所述Co3O4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氯化鈷1~1.1g、尿素5~6g、水45~50g、乙二醇45~50g;所述氧化石墨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石墨粉1.5~2g、濃硫酸150~200g、KMnO4?8~10g、去離子水900~1000g、H2O2?18~20g;本發明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可防止材料基體破壞,提高了材料的循環使用性能,縮短了鋰離子的遷移路徑,鋰離子有效高速脫嵌,從而達到提高高倍率性能的目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氧化亞硅顆粒、鉀離子誘導歧化處理的氧化亞硅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制備方法及電池負極片的制備方法。氧化亞硅顆粒具有以下結構特征:1)含有以間隙原子形式存在的均勻分布的鉀元素;含有方石英晶體結構的二氧化硅顆粒;含有晶體結構的納米硅顆粒。鉀離子誘導歧化處理的氧化亞硅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1、備料稱取鉀鹽和氧化亞硅SiOx顆粒,將乙酸鉀溶于無水乙醇中,然后再加入氧化亞硅SiOx顆粒進行研磨,直至無水乙醇揮發完全,得到鉀鹽氧化亞硅SiOx混合料;步驟2、熱處理,得到電池負極材料。本發明制得的負極材料可以用于制備電池負極片,工藝簡單,成本較低,能顯著提升電池的循環穩定性和可逆容量。
本實用新型用于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分級工序中,具體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分級工序的定量緩沖除鐵加料裝置,包括四方錐形料斗,四方錐形料斗內壁設有兩個向下傾斜的磁性吸鐵擋板,磁性吸鐵擋板交錯設置在四方錐形料斗相對的兩個錐面上,四方錐形料斗底部的出料口設置調節板。本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分級工序的定量緩沖除鐵加料裝置結構簡單合理,四方錐形料斗內壁交錯設置磁性吸鐵擋板,可有效防止因原材料加入過快而引起的架橋現象;擋板設置磁性吸鐵材料,可有效去除原材料中的鐵粉,保證產品品質。
按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錳酸鋰生產用窯爐排廢氣裝置,屬于鋰電池正極材料錳酸鋰技術領域。包括第一換熱器和第二換熱器,第一換熱器上設有第一管程入口、第一管程出口、第一殼程入口和第一殼程出口;第二換熱器上設有第二管程入口、第二管程出口、第二殼程入口和第二殼程出口;第二管程出口連通第一管程入口;第一殼程入口連通旋風除塵器,第一殼程出口和第二殼程入口之間設有布袋除塵器,第二殼程出口連通煙囪;第二換熱器殼程內從上往下設有第一過濾板和第二過濾板。本實用新型通過兩級換熱器和旋風除塵器及布袋除塵器交錯布置,對排出廢氣凈化的同時,實現兩級熱能回收,熱能回收徹底,余熱利用率高。
本實用新型屬于鋰離子電池生產用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生產用內阻檢測測針位置調節固定裝置,包括支撐立柱,支撐立柱頂端固定有上橫梁,上橫梁上設有水平氣缸,水平氣缸底部設有滑軌;還包括平移滑塊,平移滑塊上設有與所述的滑軌相適配的滑槽,平移滑塊滑動設置在水平氣缸底部,平移滑塊與水平氣缸的伸縮桿固定連接,平移滑塊遠離水平氣缸的一端設有升降氣缸,升降氣缸的伸縮桿通過測針固定塊連接有測針。本實用新型使生產工序減少了勞動力,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降低了生產成本,符合現代化企業生產要求。
一種鋰氟化碳電池正極材料氟化納米石墨的制備方法,屬于鋰電池正極材料技術領域。采用磁攪拌研磨法制備納米石墨作為前驅體,運用直接氟化法,氟氣和納米石墨材料在高溫下生成碳和氟兩種元素的插層化合物得到氟化納米石墨材料。該方法制備工藝簡單,工藝條件較為溫和,制備的氟化納米石墨結構穩定,與商品氟化石墨相比有著更高的電壓平臺和較高的比容量,并且克服了氟化碳材料開始放電時電壓滯后的問題。氟化納米石墨材料是一種性能優異的鋰氟化碳電池正極材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鈷基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步驟是:(1)、Co3O4的制備:在純Co3O4的典型合成中,將1.1g的CoCl2·6H2O和6g的尿素溶解在100mL混合溶劑(去離子水:乙二醇=1:1),強烈攪拌1小時;(2)、氧化石墨烯的制備:通過改進的Hummers法制備氧化石墨烯。首先,在冰浴下將2.0g石墨粉倒入200mL濃硫酸中;(3)、CoO/Co3O4/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在典型的過程中,將0.1g氧化石墨烯完全溶解在50mL去離子水中以形成溶液A;本發明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可防止材料基體破壞,提高了材料的循環使用性能,縮短了鋰離子的遷移路徑,鋰離子有效高速脫嵌,從而達到提高高倍率性能的目標。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鋰電池車電池倉干粉自動滅火裝置,其特征在于:由緩沖裝置(1)、滅火劑筒體(2)、固定部件(3)、噴口部件(4)、可旋轉噴管(5)、PLC控制器(6)組成;所述緩沖裝置(1)為一端有開口的桶狀結構,其內壁上設有緩沖單元(11),其外壁上設有溫度測試儀(12);所述緩沖裝置(1)外壁上還設有固定部件(3)。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可以直接設置在鋰電池車電池倉內,根據電池倉內溫度自行啟動滅火,能夠快速的滅火,避免了損失;同時,可以更加均勻的將干粉噴灑在電池倉內,迅速切斷火源的燃燒鏈,隔絕空氣,與鋰電池裸露在空氣中的易燃物發生化學反應,從而達到有效滅火的目的。
本發明涉及一種石墨烯/氧化錫共包覆錳酸鋰及其制備方法,以尖晶石型錳酸鋰為核,以氧化錫和石墨烯為共包覆層。本發明解決目前的包覆方法不能兼顧導電性和中和氫氟酸的缺點,該方法一步制備均勻石墨烯/氧化錫共包覆的錳酸鋰材料,制備方法簡單,設備條件要求低,制備的錳酸鋰電化學性能優良。
本發明屬于陶瓷色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廢舊鋰電池正極材料制備耐高溫黑色無機色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將廢舊鋰電池正極材料粉碎篩選后,得到粉料;(2)將步驟(1)所得的粉料與硝化劑進行硝化反應,得到硝酸金屬鹽;(3)將步驟(2)所得的硝酸金屬鹽焙燒后用水溶解,浸出后進行固液分離,將分離出的固體烘干后,得到黑色半成品材料;(4)向步驟(3)所得的黑色半成品材料中加入氧化鐵、氧化鉻和鉻鐵渣進行混合,混合后經煅燒、冷卻、破碎和研磨后,即得耐高溫黑色無機色料。本發明能夠將廢舊鋰電池有效回收利用,同時制備的黑色無機色料的耐熱性能夠達到1200℃以上。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鋰離子電池NCM811三元正極材料的制備方法,首先將三元前驅體與鋰源混合,然后進行一次燒結,然后進行粉碎與篩分,然后將篩分后的半成品B與酸性包覆劑混合,然后進行二次燒結,然后進行粉碎與篩分,完成后制得成品的鎳鈷錳三元正極材料;本申請省去了水洗處理以及干燥處理,改為在二次燒結中同時采用酸性包覆劑進行包覆改性,從而解決了傳統方法制得的成品的鎳鈷錳三元正極材料存在表面殘留鋰較多、pH較高、循環性能差等問題;且避免了水洗對一次燒結后的半成品的形貌產生改變,且省去了水洗設備及干燥設備,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縮短了產品制備周期,降低了能耗,還避免了在水洗以及干燥的過程中引入其它雜質。
本發明屬于鋰一次電池正極材料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氟碳電池正極材料制備領域,具體為一種鋰一次電池用復合氟化碳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該材料以高振實密度的多孔氟化碳材料及高石墨化度的氟化碳材料經球磨混合、再氟化后制得的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碳元素含量38?60%,氟元素含量40?62%,振實密度>0.8g/ml,混合質量比例范圍為1:0.1?1:10,該復合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積、高振實密度和高石墨化度。由于材料整體振實密度高,保證了材料整體高體積比能量;多孔氟化碳構成的離子擴散通道,有效的改善了電池放電初期的電壓滯后現象,提高了材料的整體放電性能。
本發明屬于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鋰離子電池用多孔一氧化硅負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將一氧化硅與氫氧化鈉混合后壓制成片狀,得到片狀復合材料;片狀復合材料進行熱處理,得到產物;產物粉碎后在去離子水中攪拌,經水洗、醇洗、干燥后,得到鋰離子電池用多孔一氧化硅負極材料。本發明使用氫氧化鈉與一氧化硅壓制成片后,增強氫氧化鈉與一氧化硅的接觸面積,便于兩者之間的反應;之后進行加熱反應,可實現一次成型,簡化生產過程,合成工藝簡單,熱處理溫度低,并且所獲得的多孔結構可以有效的緩解在充放電過程中較大的體積膨脹/收縮,具有優異的工業化前景。
一種雙乙二酸硼酸鋰的生產工藝,涉及化工領域和新能源領域,具體涉及高純度雙乙二酸硼酸鋰的連續生產。雙乙二酸硼酸鋰的合成方法中水相合成法對不銹鋼合成釜腐蝕極大,而采用搪瓷反應釜又無法滿足反應的溫度、攪拌強度要求。本發明包括:搪瓷反應釜中加入水,升溫至60~80℃,加入硼酸與草酸,升溫至80~100℃,加入碳酸鋰,升溫130~160℃脫水0.5~1h,升溫180~200℃脫水3~6h至漿狀或粉狀;所得漿體或粉體移至不銹鋼合成釜,升高溫度至220~260℃,脫水2~4h;降溫至60℃以下,加入有機溶劑溶解重結晶,得到雙乙二酸硼酸鋰固體。提高了產品質量和反應效率,降低了設備維護成本,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本發明涉及一種固相配位法制備磷酸亞鐵鋰材料的生產工藝,屬于電池材料領域,其特征在于首先取具有堿性的鋰鹽、鐵鹽和具有配位基團的富碳有機物混合,加入溶劑,循環球磨混合,然后加入磷鹽繼續球磨混合;再通過減壓干燥獲得前軀體干粉;最后在氣氛保護的高溫爐中,一次性焙燒晶化處理獲得含碳磷酸亞鐵鋰材料。此磷酸亞鐵鋰固相配位生產工藝有助于促進球磨擴散形成橄欖石型單一晶相、獲得的磷酸亞鐵鋰材料材料疏松多孔,顆粒均一、同時實現原位碳包覆保證材料具有穩定電池性能的獨特優點。具有廣泛的市場應用前景。
本發明屬于新能源材料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鋰離子電池正極用高分散性復合粘結劑的制備方法。該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聚乙烯吡咯烷酮接枝改性的導電碳材料和聚偏氟乙烯混合,聚偏氟乙烯質量占混合料總質量的40%?60%,聚偏氟乙烯的重均分子量范圍在90?110萬;將混合料加以150?300轉/分的速度球磨1?5h,制得高分散性復合粘結劑。本發明制得的復合粘結劑相比于現有技術中的聚偏氟乙烯粘結劑,具有粘附力強、分散性高、電化學穩定性好、加工性能優異等特點。該復合粘結劑應用于鋰離子電池正極中,可以簡化鋰離子電池加工工藝,顯著提升生產效率,提高鋰離子電池的電池容量、倍率性能,改善電池的循環穩定性。
本發明屬于電化學應用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石墨相氮化碳鋰硫電池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材料以三聚氰胺和尿素作為石墨相氮化碳的前驅體,利用馬弗爐550℃加熱獲得。通過熔融擴散法制備石墨相氮化碳/硫復合材料,然后按比例混合石墨相氮化碳/硫復合材料、導電炭黑、PVDF,邊滴加NMP邊研磨以獲得正極漿料,最后通過涂膜,真空干燥,壓片,沖片并在手套箱里組裝成CR2032扣式電池。本發明原材料廉價易得,成本低,易于制備。石墨相氮化碳作為鋰硫電池硫宿主材料擁有大比表面積,高氮含量,大比表面積可以良好的限制硫陰極體積的變化,高氮含量通過化學吸附的方式抑制了多硫化鋰的穿梭,大大提升了鋰硫電池的循環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主要應用于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鋰電池正極材料粉碎混合處理裝置,包括罐體,罐體頂部設置進料口,底部設置卸料口,罐體內豎直設置攪拌槳,攪拌槳頂部連接電機,攪拌槳包括攪拌軸,攪拌軸上從上至下依次設置矩形槳葉、第一柳葉形槳葉和第二柳葉形槳葉,對應矩形槳葉在罐體的內壁上設置擋料板。本實用新型使用靈活方便,改變了傳統的鋰電池正極材料混合不均勻和粒度分布不穩定,及無法保證不同批次間的一致性的弊端,實現鋰電池正極材料在不同方向下的充分混合,便于操作,便于提高產品質量、產品穩定性、一致性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涉及鋰硅合金生產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鋰硅合金的生產裝置,包括熔煉室和霧化室,熔煉室內設置有熔煉坩堝和保溫坩堝,霧化室頂部設置有高壓惰性氣體噴嘴,高壓惰性氣體噴嘴的進料口通過導流管與保溫坩堝底部的出料口連接,霧化室內的氣霧排出口與旋風分離系統連接。本實用新型所述的鋰硅合金的生產裝置,實現了連續化生產,提高了生產效率;熔煉及制粉過程均在真空保護罩中進行,且采用電磁攪拌替代機械攪拌,霧化噴粉造粒替代機械破碎造粒,減少了雜質的引入,整個生產過程安全、穩定,制備的合金粉末粒度分布均勻,得粉率高。
本發明屬于鋰離子電池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吡咯并吡咯衍生物在鋰離子電池上的應用。采用有機電極制備鋰離子電池,將吡咯并吡咯衍生物作為制備有機電極的材料。按照電池外殼、鋰片、電解質溶液、隔膜、有機電極、墊片、彈片的順序組裝,即得鋰離子電池。本發明吡咯并吡咯衍生物鋰離子電池獲得高比電容、高循環穩定性,顯著地改善了因為羰基本身特性受限導致電壓較低以及小分子結構易分解帶來的穩定性差的缺點,為低成本的高容量、高穩定性的電極材料制備提供了思路。
本發明涉及一種多孔錳酸鋰正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屬于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本發明所述的多孔錳酸鋰正極材料,具有錳酸鋰的立方正尖晶石結構,化學式為LiMn2?xMxO4,其中,M為Al、Mg或Nb中的一種元素或者多種元素的組合,x為0.03~0.09。所述的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Mn源、Li2CO3、M按照Li:Mn:M=1.04~1.08:1.93~1.95:0.05~0.07的摩爾比混合均勻,然后在高溫下燒成,自然降溫,然后過篩。本發明所述的多孔錳酸鋰正極材料,其電芯具有優異的倍率性能,完全滿足各種電動工具對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需求;本發明同時提供了簡單易行的制備方法,利于工業化生產。
一種鋰電池隔膜涂覆特種氧化鋁的制備方法,屬于化學品氧化鋁生產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制備步驟為:以??Al(OH)3為原料配制偏鋁酸鈉溶液,將偏鋁酸鈉溶液靜置水解反應后稀釋;然后將稀釋偏鋁酸鈉溶液加熱至56℃~63℃后向溶液加入??Al(OH)3晶種,溶液溫度迅速升高,當溫度升至69℃~72℃時立刻通入純凈的CO2,進行種分、碳分的混合分解,分解完畢得到漿液;漿液進行固液分離、洗滌、干燥、煅燒,無需進行砂磨、氣流粉碎即得到純度高、結晶度高、α?Al2O3含量高、原晶粒度合適且晶粒圓潤度好的高純納米氧化鋁,規格滿足鋰電池隔膜涂覆要求。
本發明屬于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制備技術領域,具體提供一種可調控低溫燃燒法制備富鋰正極材料2x/3Li2MnO3·(1?x)LiMO2,(0<x<1,M=Ni,Co,Mn)的方法。該方法按以下步驟進行:將鎳鈷錳金屬鹽按照化學計量比溶解于溶劑中,加入一定量的還原劑和添加劑,攪拌均勻,滴加適量氨水調節PH,得到溶液A。將溶液A加熱蒸發一定時間后,置于加熱爐中,在300?700度時使其燃燒,得到粉末B,將B收集研磨,置于馬弗爐下高溫700?1100度煅燒5?24h,冷卻后球磨過篩,即得到富鋰正極材料。該制備方法簡單快速,能將各元素在溶液中達到分子水平混合,可制備出超細的納米級材料,且能耗低,通過參數可對反應進行調控,大大降低了富鋰正極材料的合成成本,其倍率性能和循環性能也得到明顯提高。
本發明屬于金屬加工的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鋰硼合金的加工工藝。該工藝為:首先將鋰硼合金錠放入擠壓模筒中擠壓成一定規格的合金帶坯;將得到的合金帶坯放入真空處理爐中進行熱處理加工;冷卻后再將其放入輥軋機上輥軋成產品,將產品封裝入五層復合鋁塑袋中。該加工工藝與傳統的合金直接軋制加工工藝相比,增加了冷擠壓與熱處理兩道工序,使鋰與硼在合金中重新分布,從而使材料的成分更加均勻,提高了合金材料的熱穩定性;而且在擠壓機上增設抽真空和冷卻系統,避免合金與雜質氣體的接觸及因溫升造成的材料翹邊開裂等問題;輥軋工藝中增加的切屑機及裁邊機保證了合金產品的純度及規整度。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低膨脹系數鋰霞石及其制備方法,先以聚苯乙烯為模板,正硅酸乙酯水解反應得到中空二氧化硅;然后將氧化鋁和氧化鋰置于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銨溶液中浸漬處理,得到帶正電荷的氧化鋁和氧化鋰,將中空二氧化硅置于過氧化氫酶溶液中浸漬處理,得到帶負電荷的中空二氧化硅;再將帶正電荷的氧化鋁和氧化鋰、帶負電荷的中空二氧化硅與預處理的β?鋰霞石均勻混合,燒結即得。
本發明屬于電池回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廢棄電池回收再生制備鋰電池三元正極材料的方法。從廢鋰離子電池正極極片上刮下廢三元正極材料粉末,煅燒,得到前驅體;將前驅體與鋰鹽混合,球磨,得到混合粉末;將混合粉末煅燒,即得。本發明采用煅燒和球磨相結合的方法重生廢三元正極材料,煅燒可以除去材料中混有的粘結性衰減的PVDF和導電性減弱的科琴黑等雜質,得到潔凈的三元材料前驅體,為接下來的實驗步驟奠定了良好基礎;球磨可以使三元材料前驅體粉末與鋰鹽充分混合,使其更加均勻;球磨之后再煅燒,可以使Li嵌入到三元材料前驅體的晶格中去,重生為三元正極材料,其形貌、結構以及電化學性能都有較大的提升。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應極寒環境的鋰電池光伏充電系統及視頻監控系統,屬于輸電線路監控技術領域;所述適應極寒環境的鋰電池光伏充電系統,包括低溫加熱電池、太陽能板、與太陽能板連接的太陽能控制模塊,低溫加熱電池包括蓄電池、加熱模塊、低溫加熱控制模塊,所述蓄電池外部設置有保溫層,所述加熱模塊均勻分布在蓄電池內部;所述適應極寒環境的視頻監控系統,包括視頻監控終端和視頻服務終端,所述視頻監控終端電連接上述的適應極寒環境的鋰電池光伏充電系統的蓄電池,所述視頻服務終端信號連接所述電源監測單元;為輸電線路的視頻監控終端提供穩定電源,保障國網系統運維人員的正常維護工作。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鋰電池用存放裝置,包括存放箱,所述存放箱的頂部活動連接有蓋板,所述蓋板底部的中心處粘合連接有密封墊,所述蓋板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卡緊裝置,所述卡緊裝置內側的底部與存放箱外側的頂部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密封墊、第一彈簧、移動板、滑套、滑桿、限位板、第二彈簧、緩沖柱、緩沖板、緩沖塊、第三彈簧、固定塊、第一滑槽、第一滑塊、緩沖墊、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塊相互配合,達到了對鋰電池彈力緩沖減震的優點,使鋰電池在進行存放時,能夠有效的對鋰電池進行彈力緩沖減震,避免了鋰電池容易出現震動損壞的問題,延長了存放裝置的使用壽命,能夠滿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一種液相共結晶結合機械合金化制備磷酸鐵鋰的工藝,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1)濕法球磨:將各種原料混合在,在濕法球磨機中球磨3-5小時,球磨后原料粒徑控制在100目,原料中Fe、Li、PO43-、分散劑和參雜元素的摩爾比為1∶1∶1∶0.01-0.015∶0.005-0.007,其中,鐵源取自:草酸鐵、三氧化二鐵或磷酸亞鐵;鋰源取自:LiH2PO4或Li2CO3;磷源取自;NH4H2PO4或LiH2PO4;分散劑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參雜元素為氧化釔、氧化鈦和氧化鉻的任意混合物;2)干燥:將球磨后的原料干燥;3)預燒:將干燥后的原料在300-400℃下預燒4-6小時;4)干法球磨:向上述原料中添加1-2wt%的淀粉,干法球磨至300目;5)高溫燒結:在溫度為650-700℃下燒結8小時;6)粉碎得磷酸鐵鋰成品。本發明的工藝適合于工業大規模制備,產品粒徑均一,導電性能好。
一種基于電動式飛輪、燃料電池及鋰電池的復合儲能系統,其特征在于能夠兼顧車輛對儲能系統的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效率以及長使用壽命要求。車輛起步工況下,借助飛輪電池和鋰電池高功率密度優勢,可彌補燃料電池啟動時間長劣勢;中高驅動需求功率下,借助飛輪電池和鋰電池高功率密度優勢,不僅可滿足整車功率需求,而且可防止燃料電池大電流放電,延長其使用壽命,并提高系統工作效率;制動工況下,借助飛輪電池和鋰電池高功率回饋優勢,可回饋整車全部或部分制動能量,提高整車能量利用效率。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山東淄博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