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一種跳汰機除雜裝置,包括除雜鉤,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除雜簸箕、導流槽和除雜篩孔箱,所述導流槽包括底板和分別連接在底板的左側邊、右側邊上的左側板、右側板,該導流槽固定在配用跳汰機洗煤槽內,其底板浸沉入配用跳汰機洗煤槽的洗煤液,其左側板和右側板分別平行于配用跳汰機洗煤槽工作時的洗煤液水流方向;
所述除雜簸箕位于導流槽上游,該除雜簸箕包括底板、左側板和右側板,其底板后沿鉸接在所述導流槽的底板前沿上,其左側板和右側板分別連接在其底板的左側邊、右側邊上,除雜簸箕的底板前部鉸接連接在一個倒置驅動油缸的活塞桿下端上,該倒置驅動油缸上方的缸體根部鉸接固定,所述除雜篩孔箱固定在導流槽下游,除雜篩孔箱包括前壁、后壁、左壁、右壁和底板,五者共同圍成一個長方開口箱,其前壁設有缺口,并通過缺口與所述導流槽的下游端相銜接;
所述除雜鉤分成前組和后組,前組除雜鉤均勻固定在前橫桿上,前橫桿設置在除雜簸箕上游,后組除雜鉤均勻固定在后橫桿上,后橫桿橫架在所述導流槽中部上方,所有除雜鉤均呈L形,下部鉤尖朝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跳汰機除雜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雜簸箕和導流槽各有兩套,并排設置在除雜篩孔箱前方,兩套除雜簸箕的內側板為平板,兩套除雜簸箕的外側板由前板、后板組成,前板、后板形成字,兩套除雜簸箕的外側板的前板也呈字形,相應地兩套除雜簸箕的底板前部呈直角梯形,底板后部呈矩形。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跳汰機除雜裝置,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兩塊導流板,兩個導流板設置在除雜簸箕與前橫桿之間,呈字形。
說明書: 跳汰機除雜裝置技術領域[0001] 本發明涉及一種跳汰機除雜裝置。背景技術[0002] 現有的洗煤廠用跳汰機都是以人工采用除雜鉤去除煤中的棉沙、木塊等雜物,勞動強度大,且不安全。發明內容[0003]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克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種跳汰機除雜裝置。[0004]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跳汰機除雜裝置包括除雜鉤,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除雜簸箕、導流槽和除雜篩孔箱,所述導流槽包括底板和分別連接在底板的左側邊、右側邊上的左側板、右側板,該導流槽固定在配用跳汰機洗煤槽內,其底板浸沉入配用跳汰機洗煤槽的洗煤液,其左側板和右側板分別平行于配用跳汰機洗煤槽工作時的
聲明:
“跳汰機除雜裝置”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