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一種抗高溫蠕變的高強高導銅鎳硅鈷鎂銀合金,其特征在于,該合金的成分及其質量百分比組成為:Ni:1.5%~2.8%,Co:0.5%~1.6%,Si:0.3%~1.0%,Mg:0.05%~0.2%,Ag:0.05%~1.5%,余量為Cu。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高溫蠕變的高強高導銅鎳硅鈷鎂銀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的質量百分比組成:Ni:1.86wt%,Co:1.1wt%,Si:0.62wt%,Mg:0.12wt%,Ag:0.5wt,余量為Cu。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抗高溫蠕變的高強高導銅鎳硅鈷鎂銀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成分的質量百分比組成:Ni:2.6wt%,Co:1.6wt%,Si:0.9wt%,Mg:0.2wt%,Ag:1.5wt%,余量為Cu。
4.權利要求1一種抗高溫蠕變的高強高導銅鎳硅鈷鎂銀合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按照合金成分及質量百分含量配置原材料,將除鎂以外的原材料加入真空感應熔煉爐的熔煉坩堝中;鎂原料置于熔煉坩堝上方的可下降銅管中,用于在真空環境中的二次加料;抽取熔煉爐內空氣至1.3~1.4×101Pa,然后通入氬氣使爐內壓強維持在0.04~0.05MPa;隨后開啟真空感應爐的感應加熱裝置,升高溫度,將熔煉坩堝中的原料完全熔至熔融態并保持3~4分鐘;之后降下裝有鎂顆粒的銅管使其在坩堝內熔化,等待2~3分鐘,確保各原材料充分熔化并均勻混合;將熔體澆入模具中得到鑄錠,隨爐冷卻后取出;
步驟2、對鑄錠進行固溶處理,固溶處理溫度為840℃~860℃,在該溫度下保溫5小時,隨后快速水冷至室溫,以保留合金的固溶狀態;
步驟3、銑去鑄錠的表面缺陷后,對鑄錠進行熱軋;熱軋溫度為760℃~800℃,保溫30分鐘,熱軋時,每道次壓下量為30%,將鑄錠熱軋到15mm;
步驟4、進行第一次冷軋,首先將厚度由15mm冷軋到2mm,每道次壓下量為20%,然后進行第一次時效處理:425~435℃下退火4小時;接著進行第二次冷軋,將厚度進一步冷軋至0.45mm,每道次壓下量為10%,隨后在 315~335℃下退火4小時進行第二次時效處理,最終將厚度冷軋至0.2mm;最后對0.2mm退火態合金帶材進行100~3
聲明:
“抗高溫蠕變的高強高導銅鎳硅鈷鎂銀合金及其制備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