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環保氧化石墨烯符合密胺樹脂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改性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備,(2)密胺樹脂反應液的制備,(3)含氧化石墨烯的密胺樹脂預聚體的制備,(4)氧化石墨烯/密胺樹脂復合材料的制備。本發明樹脂添加了氧化石墨烯,提高了樹脂的導熱性能,使得樹脂結構更加穩定,熱穩定性有很大的提高;通過添加麥飯石微粉、電氣石微粉,使得樹脂具有發射負離子和紅外線的作用,對人體有益,環保健康;本發明生產工藝能夠提高氧化石墨烯、麥飯石微粉、電氣石微粉的分散均勻性,復合材料表面和斷面都沒有明顯的顆粒團聚現象,提高了結合強度,提高了密胺樹脂的韌性和抗彎性能。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磁兼容實驗室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驟:步驟1.按設計要求建設的實驗室的母體結構;步驟2.對母體結構四周進行粉光平整;步驟3.在經粉光平整的墻壁上粘貼柔性電磁吸波材料;步驟4.完成對所述電磁屏蔽實驗室的對應設備銜接;其中,步驟3中所述柔性電磁吸波材料包括組分A和組分B組成的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是以組分A為基材,所述組分B均勻混合分布于所述組分A中,所述組分A與組分B質量配比可根據不同電磁頻率波段值調節,用于實現不同波段的電磁屏蔽。本發明相比于傳統的施工工藝,具有施工簡單快速、大量節省人力和材料成本,施工成本低廉,適配性高等技術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環保氧化石墨烯復合密胺樹脂的生產工藝,包括如下步驟:(1)改性的氧化石墨烯的制備,(2)復合三聚氰胺甲醛樹脂的制備,(3)含氧化石墨烯的密胺樹脂預聚體的制備,(4)氧化石墨烯/密胺樹脂復合材料的制備。本發明樹脂添加了氧化石墨烯,提高了樹脂的導熱性能,使得樹脂結構更加穩定,熱穩定性有很大的提高;通過添加麥飯石微粉、電氣石微粉,使得樹脂具有發射負離子和紅外線的作用,對人體有益,環保健康;本發明生產工藝能夠提高氧化石墨烯、麥飯石微粉、電氣石微粉的分散均勻性,復合材料表面和斷面都沒有明顯的顆粒團聚現象,提高了結合強度,提高了密胺樹脂的韌性和抗彎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子產品外殼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驟一、取碳纖維布使用熱固性樹脂浸泡3~7小時,取玻纖布使用熱塑性樹脂浸泡3~9小時;步驟二、取2~4層碳纖維布和1層玻纖布,依次交錯堆疊至達到一定的高度,得到復合材料疊構;步驟三、將上述復合材料疊構置于一模具的型腔中,對該模具加壓加熱使所述塑料層與所述復合材料疊融合,之后快速降低模溫和模壓,得到外殼結構,對所述模具加壓為2~4×105Pa,加熱的溫度為190~250℃。
本發明涉及一種柔性電磁吸波材料,主要用于電磁屏蔽屏蔽領域的一種復合材料,包括組分A和組分B組成的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是以組分A為基材,所述組分B均勻混合分布于所述組分A中,其中:所述組分A,以一種聚氨酯彈性體(POLYURETHANE ELASTOMER)的基材為連續相;以及所述組分B,以一種高透磁性性材料(High Permeability Powder)混合為分散相;以及所述組分A與組分B質量配比可根據不同電磁頻率波段值調節,用于實現不同波段的電磁屏蔽。本發明相比于現有屏蔽材料而言,具有成本低廉的,制造工藝簡單的,能適用于不同形狀材料的包覆屏蔽等技術優點,本吸波材料尤其還具有通過調節質量配比適應不同屏蔽波段的需求的技術優點。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子產品金屬后殼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驟一、取碳纖維布使用熱固性樹脂浸泡3~7小時,取玻纖布使用熱塑性樹脂浸泡3~9小時;步驟二、取2~4層碳纖維布和1層玻纖布,依次交錯堆疊至達到一定的高度,并在其底部粘貼一層厚度1~2mm的鎢層,得到復合材料疊構;步驟三、將上述復合材料疊構置于一模具的型腔中,對該模具加壓加熱使所述塑料層與所述復合材料疊融合,之后快速降低模溫和模壓,得到后殼結構,對所述模具加壓為2~4×105Pa,加熱的溫度為190~250℃。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子產品面殼的制造方法,包括:步驟一、取碳纖維布使用熱固性樹脂浸泡3~7小時,取玻纖布使用熱塑性樹脂浸泡3~9小時;步驟二、取2~4層碳纖維布和1層玻纖布,依次交錯堆疊至達到一定的高度,得到復合材料疊構;步驟三、將上述復合材料疊構置于一面殼模具的型腔中,對該面殼模具加壓加熱使塑料層與復合材料疊融合,之后快速降低模溫和模壓,得到面殼結構;步驟四、根據面殼結構的形狀,首先在離型紙上打印油墨層,之后將該離型紙浸泡于水中2~6min,然后再取出油墨層與離型紙,將油墨層從離型紙表面剝離,將面殼結構于水中浸泡10~15min,再然后將剝離的油墨層覆蓋于面殼的外表面,最后干燥,得到電子產品面殼。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子產品外殼的成型方法,包括:步驟一、取碳纖維布使用熱固性樹脂浸泡3~7小時,取玻纖布使用熱塑性樹脂浸泡3~9小時;步驟二、取2~4層碳纖維布和1層玻纖布,依次交錯堆疊至達到一定的高度,得到復合材料疊構;步驟三、將上述復合材料疊構置于一模具的型腔中,所述模具包括模具面和形成于所述模具面上的凸起,在該復合材料疊構上預形成孔的位置涂抹膠體,所述預形成孔的位置與所述凸起對應設置,對該模具加壓加熱使所述復合材料疊融合,之后快速降低模溫和模壓,得到外殼結構,并將該外殼結構上的膠體去除,其中,對所述模具加壓為2~4×105Pa,加熱的溫度為190~250℃。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子產品外殼層疊結構的成型方法,包括:步驟一、取碳纖維布使用熱固性樹脂浸泡3~7小時,取玻纖布使用熱塑性樹脂浸泡3~9小時;步驟二、取2~4層碳纖維布和1層玻纖布,依次交錯堆疊至達到一定的高度,得到復合材料疊構;步驟三、在所述復合材料疊構的上表面設置至少一層塑料層,該至少一層塑料層的表面均具有圖像,且該至少一層塑料層上的圖像共同構成一完整的圖案,每層塑料層的厚度為20μm~50μm;步驟四、將上述復合材料疊構置于一模具中,對該模具加壓加熱使所述塑料層與所述復合材料疊融合,之后快速降低模溫和模壓,得到外殼層疊結構,對所述模具加壓為2~4×105Pa,加熱的溫度為190~250℃。
本發明涉及電池正極材料技術領域,具體為利用廢舊錳酸鋰電池正極材料重新提取錳化物,再制備新的正極材料,組裝制備鋅離子電池的方法。該方法將廢舊錳酸鋰電池直接分離出鋁箔,鋁箔可以完好地保存下來,減少了后期金屬的分離工序,同時分離出的錳化物混合體沉淀含有錳化物與有機粘結劑等,經煅燒后可生成碳基錳氧化物,重新作為鋅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可減小電極極化,提高電池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采用碳酸鈣復合材料處理廢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1)沉淀,導入廢水至廢水池并調節pH值,廢水中的不溶物利用重力沉降到池底;(2)過濾,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與過濾池進水口連通,過濾池與濾液池通過一級濾網隔開,一級濾網將廢水中目數大于濾網目數的物質過濾在過濾池中,所述濾液池內下部設有提液泵,提液泵入口設有二級濾網;(3)吸附,吸附池中間設有攪拌器,所述吸附池內有碳酸鈣復合吸附材料,分散在廢水中,通過攪拌器吸附后排放,底部設有刮泥裝置和污泥出口。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工業廢水的處理方法,其具有操作簡單便捷,成本較低,凈化廢水時吸附沉降速度快的優點。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塑料復合材料墻面環保裝飾板,由若干塊塑料復合材料的裝飾板拼合而成,它包括位于墻面兩邊的兩塊固定板,以及位于兩塊固定板之間的若干塊扣緊板,每塊扣緊板的一側截有階梯式的兩層,下層為扣緊臺,上層為銳角榫槽,每塊扣緊板的另一側下方截有直角折面的豁口,上方端部為與榫槽對應的銳角榫頭,相鄰的兩塊扣緊板之間,通過一塊扣緊板的榫頭插入另一塊扣緊板的榫槽中扣緊固定;兩塊固定板與扣緊板相接的一側,分別與每塊扣緊板兩側的結構相同,兩塊固定板與相鄰扣緊板之間,也是通過榫頭插入榫槽的方式扣緊固定;扣緊臺與墻面之間通過若干個間隔成列的扣緊彎片相連。上述結構完全摒棄了化學涂料和化學粘膠,環保效果良好,同時,安裝后表面平整,相鄰裝飾板之間緊密相扣無絲毫縫隙,而且表面可以設計各種顏色圖案,非常美觀,另外,有效使用期較長,經濟耐用。
本發明涉及長石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含鉀長石的復合材料及其應用,本申請的復合材料包括:鉀長石粉、火龍果膠、蘆薈膠和海藻糖,其中,本申請的鉀長石粉經過本申請的處理工藝處理后,其電導率可以降到150μs·cm?1以下,具有良好的防酸、堿腐性能,其與火龍果膠、蘆薈膠和海藻糖復配后,具有良好透光率,加工而成的地膜具有透光率高,耐酸堿腐蝕能力強的特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墨烯密胺樹脂復合材料的制備工藝,涉及材料領域,本發明以聚乙烯醇為分散劑,制備出單分散的密胺樹脂實心球,與氧化石墨復合后,利用高溫熱處理法,首次合成了石墨烯/密胺樹脂空心球復合材料,在1A/g的電流密度下充放電,比電容達到625F/g,在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領域中具有許多潛在的應用前景;本發明工藝簡單,適合規?;I生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石墨烯/密胺樹脂空心球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涉及材料領域,本發明以聚乙烯醇為分散劑,制備出單分散的密胺樹脂實心球,與氧化石墨復合后,利用高溫熱處理法,首次合成了石墨烯/密胺樹脂空心球復合材料,在1A/g的電流密度下充放電,比電容達到625F/g,在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領域中具有許多潛在的應用前景;本發明工藝簡單,適合規?;I生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碳酸鈣增強硅橡膠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α,ω?二羥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膠10?30份、改性碳酸鈣30?60份、芳綸纖維5?10份、白炭黑5?15份、交聯劑4?8份、穩定劑1?3份、偶聯劑2?4份、催化劑0.1?1份、加工助劑3?6份和抗氧化劑0.5?1.5份。本發明采用獨特的原料配方及各組分的協調作用,制備的硅橡膠復合材料具有高強度、高韌性、抗沖擊性能強、耐高低溫、穩定性好、耐老化、阻燃性等優點,其加工工藝簡單、成本較為低廉,市場前景廣闊。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材料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芳香族聚酯/人造石廢渣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是由以下重量份數的原料組成:芳香族聚酯45?95份、人造石廢渣5?55份、抗氧劑0.1?1份、光穩定劑0.1?1份。本發明制備的復合材料,具有較好的綜合力學性能、加工性能和尺寸穩定性,且整個制備過程未帶入其他溶劑,極大的方便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屬于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PTT/人造崗石廢渣復合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該復合材料由以下原料及重量份數制備:對苯二甲酸二甲酯100份,人造崗石廢渣5?50份,丙二醇80?100份,酯交換催化劑0.01?0.5份,聚合催化劑0.01?0.5份。本發明制備的復合材料,制備方法為熔融縮聚,由于聚合過程體系粘度較低和劇烈的機械攪拌,加上人造崗石廢渣表面包覆的不飽和樹脂,使得人造崗石廢渣在聚合體系中分散均勻,獲得的復合材料綜合力學性能優異,耐熱性和成型收縮率均有明顯的改善。更重要的該方法制備的一種PTT/人造崗石廢渣復合材料是一種不需要借助任何溶劑的原位聚合方法,極大的方便工業化生產。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反向建模的碳酸鈣填充復合材料力學性能預測方法,包括制備不同填充工藝下的復合材料試驗樣品;測試樣品拉伸力學性能,得到填充復合材料的彈性模量;對樣品進行分層切割及掃描,得到二維分布狀態;利用逆向工程軟件對二維分布圖像進行逆向建模,得到三維幾何模型;將得到的三維幾何模型導入到有限元模擬軟件中,施加一定的載荷約束條件,計算材料相應的力學性能。本發明可以準確得到碳酸鈣顆粒在填充復合材料基體中的實際分布狀態,克服顆粒隨機分布或者理想分布模型中存在的與實際分布狀態的偏差,避免由于幾何模型的偏差引起的性能預測誤差。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改性高嶺土?ABS耐腐蝕、防爆裂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改性高嶺土15?25份、ABS樹脂35?50份、改性PC3?8份、納米碳化物5?10份、玻璃纖維4?9份、石墨粉2?5份、馬來酸酐接枝PP0.5?1份、引發劑1.2?2.5份、抗氧劑1.1?1.8份、潤滑劑0.8?1.2份、偶聯劑0.6?0.9份干燥混合攪拌均勻,得到混合物,將混合物投入到雙螺桿擠出機中,經熔融、擠出、造粒得到改性高嶺土?ABS耐腐蝕、防爆裂復合材料。本發明的復合材料機械性能優良,具有較好的耐腐蝕、防爆裂性能,極大地增強了ABS復合材料的實用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BP神經網絡的碳酸鈣填充復合材料設計方法,包括制備試驗樣品;測試力學性能參數;生成代表性體積單元,計算三維盒維數;收集各類不同的填充工藝參數及對應的各個力學性能指標,整理成數據集;進行BP神經網絡系統建模;采用GA算法對初始BP神經網絡進行優化,利用數據集中的訓練集進行模型的訓練;計算誤差百分比;可將BP神經網絡模型用于碳酸鈣填充復合材料的工藝設計及性能預測。本發明可以克服二維圖像難以反映不同填充工藝參數下代表性體積單元結構特征的缺陷,科學設計碳酸鈣粉體填充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的填充工藝參數,提高碳酸鈣粉體填充聚合物基復合材料設計研發效率,可以將研發周期縮短至一半。
本發明擬利用一些本地特色礦產資源碳酸鈣及農產品淮山葉碳量子點(RCQDs)構建一種生物相容性好可視化pH控釋的CaCO3?RCQDs載藥體系。并通過考察不同pH值下阿霉素(DOX)釋放的量及體系納米粒子的分解程度,對CaCO3?RCQDs載藥體系的性能進行了評價。本發明方法利用地方特色礦產資源碳酸鈣及農產品淮山葉為原料,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毒性低、可降解性好、成本低、原料來源廣泛等優點;促進本地特色礦產資源的開發及利用,提高特色資源的附加值;得到的CaCO3?RCQDs?DOX納米載藥體系具有生物相容性好、熒光可視化、pH控釋放藥物和高效的負載能力優點,能滿足腫瘤治療中靶向藥物遞送和可控釋放的需求,可廣泛應用于高效抗腫瘤治療等醫學領域中。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廣西賀州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