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新型耐磨超硬冶金變頻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輥基體;輥基體的內部等間距周向分布有多個風葉筋,多個風葉筋沿輥基體軸向呈渦旋設置,輥基體的外側面設置有復合涂層,復合涂層由內至外依次設置有合金熔合層、熱障復合層以及表面工作層。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耐磨超硬冶金變頻輥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輥基體的外側面設置有螺旋粗化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耐磨超硬冶金變頻輥結構,其特征在于,該合金熔合層的厚度為0.15~0.30mm。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耐磨超硬冶金變頻輥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熱障復合層的厚度為0.30~0.50mm。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耐磨超硬冶金變頻輥結構,其特征在于,該表面工作層的厚度為1.0~1.2mm。 6.制作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變頻輥結構的變頻輥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工藝步驟如下: 首先,對坯料進行螺旋粗化,后進行預熱處理,預熱至250~320℃; 其次,將合金熔合層、熱障復合層以及表面工作層原料分別依次經氧乙炔氣體熱噴涂至其表面,后重熔操作,制得半熔合微冶金的復合涂層,重熔溫度控制在1000~1200℃; 隨后,立即轉至精爐內退火或者等溫回火再結晶處理,溫度控制在600~650℃之間; 最后,將退火或回火處理后的變頻輥冷卻至室溫,經機械精加工、靜動平衡處理,即制得成品。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變頻輥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該合金熔合層的組分按重量計包括:0.6~1.0份的C,15~17份的Cr,3.0~4.0份的B,3.0~5.0份的Si,10~15份的Fe,余量為Ni和微量殘余雜質,根據REC=(B+Si)/5(C+Cr)+Cr/6Ni計算,化學組分滿足0.11≤REC≤0.15。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變頻輥制作工藝,其特征在于,該熱障復合層的組分按重量計包括:0.45~0.65份的C,15~18份的Cr,3.0~4.0份的B,3.0~5.0份的Si,13~16份的Fe,2.5~3.5份的Co,余量為Ni和微量殘余雜質,根據REC=(B+Si)/5(C+Cr)+(Cr+Co)/6(Ni+Co)+Co/8(Ni+Co)計算,化學組分滿足0.13≤REC≤0.16。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
聲明:
“新型耐磨超硬冶金變頻輥結構及變頻輥的制作工藝”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