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負電極,其包括金屬基體和形成于金屬基體表面上的聚合物單離子導體涂層。金屬基體選自由鋰、鈉和鋅組成的組。聚合物單離子導體涂層由i)磺化的基于四氟乙烯的含氟聚合物?共聚物的金屬鹽或ii)具有初始聚合物骨架和連接到所述初始聚合物骨架的側接金屬鹽基團的聚合物金屬鹽形成。
說明了一種電池組電池(10)、尤其鋰離子電池組電池,該電池組電池具有正端子和負端子(5a、5b),該電池組電池具有殼,該殼包括底面(8)、至少四個側面(7a、7b)、尤其兩個短的側面(7a)和兩個長的側面(7b)和一個蓋面(9),并且該電池組電池具有安全閥(3),其中,所述電池組電池(10)在至少一個外表面(7a、7b、8、9)上包括尤其單層的電絕緣的膜(1),該膜至少局部地具有帶有反復的樣式的輪廓。
將通過碳酸亞乙酯與元素氟的氟化作用所得到的、含有按重量計不大于5%的HF的粗碳酸氟代亞乙酯通過至少兩個隨后的蒸餾步驟來進行純化。若希望的話,在進行蒸餾之前,可以在一個初步的HF去除步驟中例如通過汽提來去除大部分的HF。此外,若希望的話,可以通過使該粗混合物或第一蒸餾步驟之后所獲得的餾出物與一種HF吸附劑(例如硅膠)相接觸來進行一個第二HF去除步驟。所述蒸餾可以是分批地進行的。優選連續進行蒸餾。它產出了具有的HF含量等于或小于30ppm的純化的碳酸氟代亞乙酯。這種純化的碳酸氟代亞乙酯可以作為溶劑添加劑應用于鋰離子電池。
本發明涉及電解液,其包含非質子溶劑、作為導電鹽的鋰鹽和添加劑,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劑是含有可質子化的氮原子且可被水解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尤其優選使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3-氨丙基)-三丁氧基硅烷。
從氟甲酸氟烷基酯和一種醛(優選甲醛和乙醛)制備適合作為鋰離子電池中的添加劑或溶劑的碳酸氟烷基·烷基酯。通過本發明的方法制備的優選化合物是1,1’-二氟甲基碳酸酯和1,1’-二氟二乙基碳酸酯。
電化學電池,其包含:(A)至少一個陰極,其包含至少一種含鋰離子的過渡金屬化合物,(B)至少一個陽極,及(C)至少一個包含以下組分的層:(a)至少一種包含單體單元的聚合物,所述單體單元包含含氮的5員或6員雜環芳族結構單元或包含衍生自α-氨基膦酸或亞氨基二乙酸的有機基團,及(b)任選地至少一種粘合劑。
一種從作為雜質包括有二嗪化合物的粗制吡啶化合物制備高純度吡啶化合物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使粗制吡啶化合物與氫化鋁化合物反應的反應步驟以及將通過所述反應步驟得到的反應產物進行蒸餾的步驟。氫化鋁化合物最好為氫化鋁鋰以及氫化鋁鈉中的一種或二種。
本發明提供了形成電池活性材料的組合物和方法??蓪㈦姵鼗钚越饘訇栯x子和反應陰離子的溶液與燃料混合以產生前驅物混合物,所述前驅物混合物可用于合成沉積到基板上的電池活性材料。電池活性金屬陽離子包括鋰、錳、鈷、鎳、鐵、釩等等。反應陰離子包括硝酸鹽、醋酸鹽、檸檬酸鹽、酒石酸鹽、馬來酸鹽、疊氮化物、氨化物,及其他低級羧化物??梢允撬苄缘倪m當燃料可包括氨基化合物??商砑哟己吞且哉{整碳含量和燃料燃燒特性。進行放熱反應以將金屬轉換成為電池活性氧化物。
本發明涉及制備用于堿金屬-硫-電池特別是鋰-硫-電池的陰極材料的方法,其中混合至少一種聚丙烯腈-硫-復合材料和元素硫,以提高該電池的電壓、電容和能量密度。此外,本發明還涉及堿金屬-硫-電池或堿金屬-硫-電池組以及儲能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觸控面板及其制備方法,該觸控面板是由一多個陣列排列的基本感測單元所構成,該基本感測單元包含一壓力感測晶體管及一選擇晶體管。壓力感測晶體管可包含一第一極、一第二極、一柵極、一遮光層、連接該第一極與該第二極的一通道、形成于該通道上的一絕緣層,和形成于該絕緣層上的一壓電材料,其中壓電材料可包含聚偏二氟乙烯、鈦酸鉛鋯、氧化鋅、鈦酸鋇、鈮酸鋰和鈦酸鉛。選擇晶體管包含一第一極、一第二極和一第三極,其中選擇晶體管的第一極可連接觸控面板的一感測電極、選擇晶體管的第二極可連接壓力感測晶體管的第一極,而選擇晶體管的第三極可為一柵極且可連接觸控面板的驅動電極。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超過現有的電解銅箔的、高溫加熱后的物理特性優異并適用于鋰離子二次電池的負極集電體用途的電解銅箔。為了實現該目的,本發明采用一種電解銅箔,其特征在于,常態拉伸強度為600MPa以上,350℃×1小時加熱后的拉伸強度為470MPa以上。并且,作為該電解銅箔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20mg/L~100mg/L的濃度含有分子量為10000~70000的聚乙烯亞胺、且氯濃度為0.5mg/L~2.5mg/L的硫酸酸性銅電解液。
提供能夠抑制循環后的DCR的上升的非水電解質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本發明的一個方案的正極活性物質中,在由至少包含Ni的含鋰過渡金屬氧化物形成的一次顆粒聚集而形成的二次顆粒中,在上述二次顆粒表面的、鄰接的上述一次顆粒間所形成的凹部,附著有稀土化合物的顆粒聚集而形成的稀土化合物的二次顆粒,并且上述稀土化合物的二次顆粒附著于上述凹部的互相鄰接的一次顆粒雙方。
根據本發明,提供能夠得到優異的電池特性的Si系合金負極材料和電極。該負極材料是一種由Si系合金而成的負極材料,是充放電時伴隨有鋰離子的移動的蓄電器件用的由Si系合金而成的負極材料,由Si系合金而成的負極材料具有由Si構成的Si主要相、以及由Si和Si以外的一種以上的元素構成的化合物相,化合物相具有包含由Si和Cr;或者由Si、Cr和Ti構成的相而成的相,Si主要相的Si微晶尺寸為30nm以下,由Si和Cr;或者由Si、Cr和Ti構成的化合物相的微晶尺寸為40nm以下,Cr和Ti的合計含量為21.1~40at.%,并且,Cr和Ti的比率即Cr%/(Cr%+Ti%)為0.15~1.00的范圍。
本發明以給電池裝置(BV)裝填電池單體(4.1,4.2,4.3,4.4,4.5)尤其是鋰離子電池單體的裝填裝置(1.1,1.2,1.3,1.4)為出發點,其具有:固定裝置(2.1,2.2,2.3,2.4),所述固定裝置具有用來固定電池單體(4.1,4.2,4.3,4.4,4.5)的固定構件(3.1,3.2,3.3,3.4);和裝填輔助件,其中所述裝填輔助件適合連接到電池裝置(BV)上并且適合用來給電池裝置(BV)裝填電池單體(4.1,4.2,4.3,4.4,4.5),其中所述固定裝置(2.1,2.2,2.3,2.4)具有冷卻裝置(5),所述冷卻裝置適合用來冷卻固定裝置(2.1,2.2,2.3,2.4)和電池單體(4.1,4.2,4.3,4.4,4.5)。
一種電池系統包括位于鉛酸電池電源系統(電池系統A)中的單元組,所述鉛酸電池電源系統耦接至具有不同化學組成(例如鋰離子系電池)的電池電源系統(電池系統B)。電池系統A及電池系統B分別互連于特定的陰極觸點及陽極觸點處以防止對所述不同的電池系統造成損壞,其中所述特定的陰極觸點及陽極觸點是基于在這些點處存在的電壓范圍而被選擇的。電池系統A在連接點處的最壞情況電壓范圍高于電池系統B的最壞情況電壓范圍。所述電池系統包括電池管理系統(BMS),所述電池管理系統監控每一單元層次的電壓并監控電池組層次的電流。BMS也可用以控制組A與組B之間的導電性,并用以保護電池系統A及電池系統B不會超出正常工作條件。
提供了使電解質在鋰離子(或類似類型)電池體中通過電解質溶液與存在的電池隔膜反應而直接膠凝的能力。這樣的過程一般源自電池隔膜結構中存在合適的納米纖維,其在存在合適的電解質制劑的情況下具有膨脹的潛能。如此,可能在電池隔膜中提供穩固的凝膠用于更長時間的活力和發電的能力,而不用在電池體引入之前使電解質在外部膠凝。使用這樣的所得電池的方法,以及包括這樣的自動膠凝電池隔膜/電解質組合的電池也包括在本發明內。
在制備正極混合物糊料的步驟(S1)中,正極混合物糊料(10)是通過除了正極活性材料(11)、導電材料(12)、粘合劑(13)、磷酸鋰(14)和溶劑(16)之外還混合酸化合物(15)而制備的。
氧化錳納米粒子,其具有包括Μn3O4的化學組分,并具有海綿樣形態和約65至約95納米的粒子尺寸,所述納米粒子可以通過在溫度約200至約400攝氏度的含氧環境中進行約1至約20小時的煅燒形成。所述具有前述物理特性的特定氧化錳納米粒子可以用于電池組件,特別是鋰電池的陽極以增強性能。
本發明提出由多孔性碳制造的便宜產品,其多孔結構適合用來保持電極成分,尤其適合作為鋰硫二次電池的電極材料,和提出一種方法,其具有下列方法步驟:(a)提供由無機材料制成的模板,該模板含有球形納米粒子和孔洞,(b)以第一種類碳的前體物質滲透模板的孔洞,(c)加以碳化,于納米粒子上形成具有第一微多孔性的內層,(d)以第二種類碳的前體物質滲透模板剩余的孔洞,(e)將前體物質加以碳化,在其內層上產生一層具有第二微多孔性的外層,其微多孔性較第一微多孔性為低,以及(f)移除模板,以形成具有層狀復合結構的碳產品,其結構包含一個由碳所構成的內層,該內層具有第一較高的微多孔性并含有向著空腔的開放表面,以及具有一個由碳所構成的外層,該外層具有第二較低的微多孔性并含有背對空腔的開放表面。
本發明涉及電極、二次電池、電池組、電動車輛和電力存儲系統。(A)正極的正極活性物質包括由LiaM1bPO4(M為Fe等,0≤a≤2,b≤1)表示的磷酸鋰化合物。(B)由壓汞法測量的正極的細孔分布指示在孔徑等于或大于約0.01微米并小于約0.15微米的范圍內的峰P1,并指示在孔徑為從約0.15微米至約0.9微米內的峰P2。(C)峰P1的強度I1和峰P2的強度I2之間的比值I2/I1為從約0.5至約20。(D)正極的孔隙率從約30%至約50%。
交聯多層多孔聚合物隔膜電池分隔件??山宦摼巯N組分(聚乙烯、聚丙烯或者乙烯-丙烯共聚物)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共擠,以形成用于鋰離子電池單元的兩層分隔件隔膜,或者三層分隔件隔膜。在三層分隔件隔膜中,可交聯聚烯烴形成為分隔件的外部面,以便緊靠電池電極的相面對的表面放置。聚合物材料最初包含塑化劑油,其從共擠隔膜中被去除,并且共擠隔膜也被拉伸,以獲得層狀隔膜中合適的開孔結構,從而被液態電解質適當地滲透。交聯聚烯烴層在高溫下提供強度并且熔化較少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層向分隔件隔膜提供熱擊穿承受能力。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合成取代的氨基環己酮衍生物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驟:將通式(II)的化合物與有機鋰化合物反應,以形成通式(III)的化合物。
本文涉及以熔鹽溶劑形式存在的可溶性雙功能氧化還原劑電解質溶液,這種電解質溶液可用來制備電光裝置,所制備的電光裝置對于紫外線輻射具有更好的穩定性。溶劑中含有鋰離子或季銨陽離子以及全氟化磺酰亞胺類陰離子,其中全氟化磺酰亞胺類陰離子選自于:三氟甲基磺酸根陰離子(CF3SO3-)、雙(三氟甲基磺?;?亞胺陰離子((CF3SO2)2N-)、雙(全氟化乙基磺?;?亞胺陰離子((CF3CF2SO2)2N-)和三(三氟甲基磺?;?甲烷陰離子((CF3SO2)3C-)。
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形成在金屬鈦上的、表面介 電常數大的穩定的復合鈦氧化膜的小型、大容量且漏電流少的 鈦電解電容器。上述復合鈦氧化膜形成在金屬鈦基體表面上, 為下式Mx (TiO3) y (這里的M為選自鋰、鎂、鈣、鍶、鋇及鑭中 至少一種的金屬離子,x等于 TiO3的原子價,y等于金屬離子 M的原子價)表示的復合鈦氧化物的膜,該膜的厚度在5μm以 下并且由平均粒徑為5-250nm的粒子構成。該鈦電解電容器 使用具有該復合鈦氧化膜的金屬鈦基體作為陽極。
本發明公開一種二次電池用陰極材料及其制造方法。該陰極材料包括磷酸錳鋰LiMnPO4/氟磷酸錳鈉Na2MnPO4F復合物,其中LiMnPO4和Na2MnPO4F具有不同的晶體結構。此外,陰極材料的制造方法可以通過水熱合成在單一步驟中完成,其大大降低制造時間和成本。此外,在本公開中,可以通過碳包被使陰極材料的導電性改進,從而提供具有優異的電化學活性的陰極材料。
新富勒炔的制備,其為包含一個或多個炔官能度并可能包含額外的官能團如羥基,鹵素基,酯,鹵代酯基,苯基,寡聚(乙二醇),全氟化烷基鏈等的富勒烯(如:C60,C70,C80等)。公開了兩種預期的制備路線。相比導致副反應和低產率的以往最初的Steglich反應,第一種路線為使用特別設計的反應器在需要的溶劑中Fischer酯化。相比使用會以不可控方式向C60中添加多個可能加成的以往最初的鋰有機物或其他Grignard試劑,第二種路線使用具有降低的親核性和較高穩定性的乙炔化合物Grignard試劑。
本發明制備乙酸,同時抑制了羰基化反應器內的碘化氫的濃度上升或生成、和羰基化反應器的腐蝕。所述乙酸制備方法包括:在包含金屬催化劑(銠催化劑等)、離子型碘化物(碘化鋰等)和碘甲烷的催化劑體系的存在下,使甲醇與一氧化碳在羰基化反應器中連續反應的反應步驟,在該方法中,(i)相對于反應器內的液相全體,金屬催化劑濃度保持以重量基準計為860ppm以上,水濃度保持為0.8~15重量%,碘甲烷濃度保持為13.9重量%以下,且乙酸甲酯濃度保持為0.1重量%以上,和/或(ii)相對于反應器內的液相全體,金屬催化劑濃度保持以重量基準計為660ppm以上,水濃度保持為0.8~3.9重量%,離子型碘化物濃度保持為13重量%以下,碘甲烷濃度保持為13.9重量%以下,且乙酸甲酯濃度保持為0.1重量%以上。
本發明涉及制造具有導電孔的器件的方法和通過以下步驟制備的具有導電孔的器件:制備至少包括二氧化硅、氧化鋰、氧化鋁、和氧化鈰的光敏玻璃基底,對包括一個或多個孔的設計布圖進行掩模以在光敏玻璃基底上形成一條或多條導電路徑,將光敏玻璃基底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活化能源,將光敏玻璃基底暴露于其玻璃化轉變溫度以上的加熱相至少十分鐘,將光敏玻璃基底冷卻以將暴露的玻璃的至少部分轉化為結晶材料從而形成玻璃晶體基底,以及使用蝕刻劑溶液蝕刻玻璃晶體基底以在器件中形成一個或多個用于導電的凹陷或通孔。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其他有色金屬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