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飲用水及其制造方法。旨在解決已有的飲用水中有益元素的品種和含量不足,和制造方法不能控制添加量的問題。本營養水中含有鉀、鈉、鈣、鎂、鐵、鋅、鍶、鋰、鍺、碘、氧、鈷、硒、溴、偏硅酸中的至少5種。制法是將天然水經過濾、離子交換、臭氧混合制得純凈水,再與人工礦化石或天然礦化石接觸溶解添加有益元素,再經碳精過濾去除異味殘物而制成。本營養水適用于作為飲用水、培植植物的原料水、動物的飼料水。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從銅冶煉廢渣中梯級回收鐵、銅及貴金屬的方法。首先將銅冶煉廢渣、還原劑碳粉以及堿物質燒堿和鈉鹽元明粉各原料分別粉碎處理至一定粒度,將上述原料充分混勻后造球,然后高溫條件下進行加堿和鈉鹽的還原焙燒,其中燒堿和元明粉的作用是降低渣的黏度,有利于渣中銅粒子的有效聚集和鐵組分向磁鐵礦相充分富集。焙燒完成后經磁選得到磁選精礦(鐵銅組分),然后采用尼爾森重選分離出磁選精礦中的銅及貴金屬。磁選尾礦可應用于建筑行業和制備優質磨料。該方法在還原焙燒時創新性的加入燒堿和元明粉,并引進尼爾森重選,實現銅冶煉廢渣中有價金屬的梯級回收,具有工藝簡捷、可實施性強、生產成本低、零排放等優點,為銅廢渣綜合利用開辟了新途徑,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十分可觀。
本發明公開了芬頓試劑及其制備方法,芬頓試劑,它由含鐵無機纖維組成,含鐵無機纖維包括氧化鐵和氧化亞鐵,其中氧化鐵的含量為2%-20%,氧化亞鐵的含量為1%-15%,且氧化鐵及氧化亞鐵的總含量為4%-35%,所述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選取原材料,所述原材料為含鐵的礦石或含鐵的礦渣或不含鐵的礦石和富鐵礦的組合,然后對原材料進行破碎;B、對步驟A中原材料進行加熱使其高溫熔融形成熔體;C、將步驟B中形成的熔體經拉絲漏板拉制成連續纖維或通過高速離心制成短纖維,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用于促進高COD、高毒性、成分復雜的有機廢水的處理,在廣泛的pH值范圍內和無機鹽條件下也能保持較好的催化性能,而且其重復使用效果更好,試劑需要再生的周期更長。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催化循環浸取技術從含鋁釩礦中提取五氧化二釩、氧化鋁或從石煤礦中提取五氧化二釩的方法。將含礦石粉碎后加入少量催化劑和水制成球狀顆粒送入焙燒爐中,在300-749℃條件下焙燒2-8小時。之后在50-110℃條件下對球狀顆粒用循環浸取液進行浸取。浸取后的母液經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煅燒后制成三氧化二鋁,冷卻時產生的冷凝液用于配置循環浸取液。提取鋁鹽后的母液經第二次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后,再提純、干燥即制得工業級五氧化二釩。如果以石煤礦為原料,直接將浸取礦石后的母液經蒸發濃縮、冷卻結晶、提純、過濾、干燥后制得五氧化二釩。本發明浸取液循環使用,具有清潔、經濟等特點。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灌渠治污裝置,涉及灌渠治污的技術領域,包括虹吸裝置;通過虹吸管將灌渠的礦山廢渣吸出,并自動排出至灌渠之外,可治理灌渠水體污染,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礦物廢渣對于灌渠的污染、影響生態環境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灌渠治污系統,包括塊石過濾池、碎石過濾池、活性炭過濾池和所述的灌渠治污裝置;通過多級過濾,依次把大顆石塊、碎石以及重金屬等污染物過濾掉,經過多級沉淀,實現了有效治理灌渠污染的效果,對于農田灌溉系統可以起到保護作用。
一種無機染色助劑,由含硅酸鹽的天然納米介孔 礦物材料或該礦物材料提取鉀、鎂、鋁后的礦渣制備,呈粉末 狀,粒徑為50~2000nm,比表面積至少為160m2/g,孔徑為3~60nm,SiO2的含量至少為99%。制備上述無機染色助劑的工藝步驟依次為礦物粉碎、除雜純化、過濾洗滌、干燥和焙燒。此種染色助劑兼具增深、固色與勻染的功能,并能很好地吸收油脂,與有機物構成的染色助劑相比,減小了環境污染,降低了廢液處理載荷。原料為天然納米介孔礦物或其礦渣,制備工藝簡單,因而成本低,性價比好。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灌渠治污裝置,涉及灌渠治污的技術領域,包括虹吸裝置;通過虹吸管將灌渠的礦山廢渣吸出,并自動排出至灌渠之外,可治理灌渠水體污染,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礦物廢渣對于灌渠的污染、影響生態環境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灌渠治污系統,包括塊石過濾池、碎石過濾池、活性炭過濾池和所述的灌渠治污裝置;通過多級過濾,依次把大顆石塊、碎石以及重金屬等污染物過濾掉,經過多級沉淀,實現了有效治理灌渠污染的效果,對于農田灌溉系統可以起到保護作用;本發明提供的灌渠治污方法,通過依次操作治理灌渠污染,經過多級排污處理,實現了有效治理灌渠污染的效果,對于農業灌溉以及生態環境均起到保護作用。
本發明涉及一種以天然陶土為原料的紫砂綠泥加工與燒制方法,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和人工色素,第1是選取w(SiO2)50%~70%、w(Al2O3)22%~33%、w(Fe2O3)1%~3%、w(K2O)1%~4%、w(CaO)< 1%的土狀?團塊狀陶土;第2是破碎物料;第3是將物料分別全部通過相應粒度的標準篩;第4是磁選除去機械鐵和鐵礦顆粒;第5是加入w(水)16%~20%潤濕物料并充分攪拌均勻;第6是真空練泥后密封陳腐30天以上;第7和第8是器皿制作和干燥;第9是按優化工藝燒制器皿,即可獲得淺黃~淺黃綠色綠泥紫砂制品。效果明顯,安全性好,工藝簡單,推廣容易,用途廣泛,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廢棄混凝土制備空心混凝土砌磚的制備方法,其方法步驟如下:A、利用廢棄混泥土制得再生粗骨料與再生細骨料;B、再生膠凝材料制備;C、混凝土砌磚材料配比:按照如下質量份數配比成混凝土砌磚材料:再生膠凝材料:550~700份;聚丙烯纖維:3~7份;水泥:300~400份;硅粉:50~70份;陶粒:40~55份;粘接劑:50~60份;成孔劑或發泡劑:5~8份;D、空心混凝土砌磚制備。本發明將廢棄混凝土破碎、篩選并按比例混合反應制造出再生膠凝材料,然后結合再生膠凝材料以及其他配比組份制備出空心混凝土砌磚,可以大面積推廣利用,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并且節約了大量的礦山資源,提高了廢棄混凝土的經濟價值。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制取高品質鈦白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將含鈦原料經過磨礦、酸解、沉降、洗渣、鈦液濃縮、水解、洗滌、鹽處理、煅燒和粉碎工藝過程,其中,采用固體過濾介質將濃縮后的鈦液在水解前進行凈化處理,以除去鈦液在酸解、濃縮過程中產生的膠體和固體雜質。因為根據本發明的方法更好地去除了鈦液中的膠體和固體雜質等,所以制得的高品質鈦白的消色力和白度均得以明顯提高。
本發明提供一種利用植物秸桿綠化石質邊坡的方法,其步驟是,將植物秸桿粉碎或切斷,使其長度≤4cm,再與植壤土、化肥和消毒劑按比例混合均勻;用錨桿和托板將網格固定在石質邊坡表面,并使網格與石質邊坡表面保持間隔距離;最后,用高壓噴射設備將混合物噴射到坡面上,形成護坡覆蓋層,噴射過程中加入水。該方法成本低,形成的覆蓋層抗侵蝕能力強。廣泛用于鐵路、公路、河岸、礦山、水電工程的石質邊坡的護坡綠化。
本發明涉及一種以天然陶土為原料的紫砂紫泥加工與燒制方法,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和人工色素,第1是選取w(SiO2)50%~70%、w(Al2O3)20%~30%、w(Fe2O3)5%~11%、w(K2O)1%~4%、w(CaO)< 1%的土狀?團塊狀陶土;第2是破碎物料;第3是將物料分別全部通過相應粒度標準篩;第4是磁選除去機械鐵和鐵礦顆粒;第5是加入w(水)16%~20%潤濕物料并充分攪拌均勻;第6是真空練泥后密封陳腐30天以上;第7和第8是器皿制作和干燥;第9是按優化工藝燒制器皿,即可獲得淺紫~深紫色的紫泥紫砂制品。效果明顯,安全性好,工藝簡單,推廣容易,用途廣泛,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本發明涉及一種固井吸油型水泥漿及其制備方法,該吸油型水泥漿由以下各組分按重量份組成:100份水泥,45~58份淡水,0~30份加重劑,3~10份吸附劑A,0~5份吸附劑B,10~30份吸附劑C,3~6份降失水劑,0~0.8份緩凝劑,0~0.6份分散劑,0~0.2份消泡劑;吸附劑A為硅灰,吸附劑B為PVC樹脂,吸附劑C制備如下:將滑石礦破碎,磨成均勻粉體,再進行超精細磨;將其放置在馬弗爐中,氮氣氣氛,加熱至700℃,恒溫焙燒5?h;配制濃度為15%的鹽酸,加入粉體,均勻攪拌4?h,沉淀、過濾、洗滌、干燥。本發明既協調沖洗型隔離液的潤濕反轉作用,又顯著提高固井二界面的膠結質量與混漿污染后的封固能力,且成本低廉,過程可控,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城市污水處理廠剩余污泥和天然鈦鐵礦為原料,使用氯化鋅為活化劑生產活性炭的方法。具體工藝如下:首先將原料污泥干燥至含水率10%以下,并進行機械粉碎,過120目篩;將鈦鐵礦粉碎,過200目篩,以1.5%-2%的比例加入到原料(污泥)中,混合均勻;然后使用濃度為3mol/L的氯化鋅溶液將預處理后的原料(污泥)常溫浸漬24h后于80℃下烘干24h,固液比(污泥質量:氯化鋅溶液體積)為1:2;再將烘干后的污泥放入管式爐中(加熱速率為10℃/min;N2作為保護氣,流量為30L/h),升溫至525-550℃,進行一步碳化(同時碳化和活化),時間為40-60分鐘;將活化炭化物冷卻至室溫,經3mol/l的鹽酸溶液洗滌后,用70℃-80℃的水漂洗至中性;將漂洗后的產物烘干、研磨后可得活性炭成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無菌型水電站水面垃圾燃燒發電綜合處理系統,包括垃圾堆積倉、滅菌室、切割系統、混合攪拌機、壓縮機、干燥室、造粒機、燃料倉、燃燒室、助燃劑料倉、粘接劑料倉、鍋爐、以及汽輪機,燃燒室下方為灰燼倉、灰燼倉依次連接篩分機、粉碎機、融化池、金屬吸附回收池、過濾網、蒸發室、煅燒室、自然冷卻倉、研磨機、水箱、以及礦粉倉。本發明將垃圾無菌處理為新的燃料進行燃燒,燃料燃燒后產生熱量并使鍋爐產生蒸汽,推動汽輪機轉動發電,獲得了較為可觀的能源,燃燒后的灰燼通過合理的工藝和設備,可以轉換成具有較高利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水泥添加劑,而且具有很高的社會價值。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超緩凝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260?290份、粉煤灰30?45份、礦粉70?100份、硅灰12?24份、減水劑7?9份、緩凝劑7.2?9份、機制砂750?790份、碎石950?1000份、水170?180份。本發明通過對硅灰、水泥、粉煤灰、礦粉、機制中砂、碎石、減水劑、緩凝劑、水進行合理配比,各原料之間相互配合所得到的超緩凝混凝土強度大于40MPa,凝結時間大于100小時,為咬合樁等既需要混凝土強度,又要求較長凝結時間的混凝土施工提供了保證,對混凝土工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人體全面營養成分的方便面營養包,在現有方便面的基礎上,加入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的營養元素組合。本發明含人體全面營養成分的方便面營養包的制備方法,將多種營養元素組分根據不同人群對不同營養元素的不同需要,經過混合、粉碎加工而成。目前,方便面已成為國際性的方便食品。2003年全球方便面的消費量為652.2億份。然而,有研究資料證實,長期吃方便面的人群中,有60%患有營養不良,有54%患缺鐵性貧血,有23%缺乏維生素A,有20%缺乏維生素B2,還有20%缺鋅。而本發明的含人體全面營養成分的方便面能全面提高人體營養,滿足人體對不同營養的均衡需求。
本申請涉及混凝土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具有高工作性的C30混凝土及制備方法,具有高工作性的C30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水泥198?233份,粉煤灰78?103份,礦粉25?35份,中砂835?960份,水164?174份,粘度調節劑3.6?5.8份,泵送劑4?9份,減水劑5?5.7份,皂苷類引氣劑3.6?4.8份,碎石980?1060份。其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將水泥、粉煤灰、礦粉、中砂和適量水攪拌;步驟二,再加入泵送劑、粘度調節劑、減水劑和引氣劑和剩余水攪拌;步驟三,最后加入碎石攪拌均勻。本申請的混凝土具有優異的工作性,可泵送性強,混凝土成型后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大體積混凝土及其制備工藝,包括水泥230~235份、粉煤灰110~120份、水160~165份、礦粉75~80份、中砂850~860份、粒徑為5~25mm的碎石735~740份、粒徑為5~10mm的碎石220~225份、改性劑1~1.5份、緩凝劑0.001~0.005份、減水劑7~7.8份。粉煤灰、礦粉的加入減少了水泥的摻入量,減小水泥在水化過程中的放熱,同時添加改性劑選擇共聚甲基丙烯酸、共聚異戊烯聚氧乙烯醚能與水泥絡合或減水劑絡合,能夠改變水泥的水化程度,推遲水泥水化高峰期,使用在大體積混凝土中能錯峰水化。整體選擇上述組分不但減小了水泥水化放熱,同時使水泥水化高峰期延緩,避免了溫度急劇變化所影響的溫度收縮,進而避免大體積混凝土的開裂現象。
本發明提供一種石英砂的微生物除鐵工藝,屬于石英砂的選礦工藝領域。本發明利用黑曲霉素菌對粉碎后的石英砂進行浸出除鐵,并對浸出的各個參數進行優化,可以去除石英砂顆粒表面的薄膜鐵或浸染鐵,使得Fe2O3的去除率在76%以上,精選后石英砂中Fe2O3的品位低達0.006%。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可提高脫硫渣粉品位的脫硫渣粉處理方法及一種有利于燒結生產的脫硫渣再利用方法。該脫硫渣粉處理方法是將脫硫渣粉球磨后進行磁選。該脫硫渣再利用方法包括對脫硫渣進行破碎,再磁選選出大塊的渣鐵,剩下的為脫硫渣粉,將脫硫渣粉球磨后進行磁選,所得高鐵料配入燒結料。針對脫硫渣粉品位低且不穩定的特點,采取一種先進行球磨然后進行磁選的方法,使脫硫渣粉中鐵、渣有效分離,從而提高脫硫渣粉的含鐵品位,實現了把低品位的廢物料變為一種高品位的優質含鐵原料,即高鐵料,經上述處理后所得高鐵料再配入燒結,有利于燒結生產。尤其適合于釩鈦磁鐵礦的脫硫渣處理時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錳鐵渣制備水泥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原料破碎:對主要組成為石灰石、錳鐵渣、頁巖、砂巖、鐵礦石的原料進行破碎,分別得到石灰石顆粒、錳鐵渣顆粒、頁巖顆粒、砂巖顆粒、鐵礦石顆粒;(b)原料預均化:將步驟(a)得到的各種顆粒進行分層堆放;(c)生料制備;(d)生料均化;(e)預熱分解;(f)熟料燒成;(g)熟料粉磨:對燒成后的熟料進行降溫冷卻,然后將熟料粉磨至所需的粒度,完成水泥生產。本發明能夠改善生料的易燒性,提高熟料質量,提高入窯分解率,提高回轉窯運轉率,降低熟料燒成熱耗、水泥綜合電耗,增加水泥產量,能較大幅度降低水泥的生產成本。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負氧離子瀝青復合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粗細碎礦石123?161份、負氧離子植物添加劑31?52份以及瀝青砂膠12?25份;所述粗細碎礦石的粒徑為20mm?28mm。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的瀝青復合材料通過在瀝青組合物中添加植物添加劑,使得鋪裝的路面能夠長期無源釋放負氧離子,能夠持續6個月至1年進行無源釋放負氧離子,釋放的負氧離子含量在3000以上,清除甲醛、苯、氨、TVOC等有害物質,高效降塵,快速沉降空氣中的PM2.5等小顆粒懸浮物,環保天然。
本發明涉及到一種自密實混凝土制備工藝,以下組份按重量計:水160?175份、水泥250?260份、粉煤灰115?130份、礦粉38?45份、中砂1000?1050份、碎石800?850份、分散劑0.5?0.8份、增稠劑0.01?0.2份、減水劑7.5?8.0份。本方案中所記載的自密實混凝土中采用的砂石骨料均采用粒徑較小的碎石和中砂,其中的粉煤灰、礦粉、水泥等與水混合后具有較好的黏結性,且這幾種物質的狀態均為粉末狀,粉質細膩,因此在澆注成型時其中的填充度較好,且制備的混凝土在固化成型后表面孔隙、空洞較少,平整度較高,粗糙度較低。通過添加專用改性外加劑,使其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分散效果,且不出現集料和漿體分離的現象,全過程無需振搗,具有良好的填充效果。
本發明涉及一種以天然陶土為原料的紫砂紅泥加工與燒制方法,第1是選取w(SiO2)45%~60%,w(Al2O3)15%~23%,w(Fe2O3)17%~23%,w(K2O)1%~4%,w(CaO)< 1%的土狀?團塊狀陶土;第2和第3是破碎物料并分別全部通過相應粒度標準篩;第4是磁選除去機械鐵和鐵礦顆粒;第5是分別加入w(高嶺土)3%~8%;第6是分別加入w(水)16%~20%潤濕物料并充分攪拌均勻;第7是真空練泥后密封陳腐30天以上;第8和第9是器皿制作和干燥;第10是按優化工藝燒制器皿,即可獲得紅泥紫砂制品。效果明顯,安全性好,工藝簡單,推廣容易,用途廣泛,經濟社會效益顯著。
本發明涉及油田、采礦和地質勘探鉆井用的單牙輪鉆頭。它主要由鉆頭體和一個牙輪組成,牙輪布齒面為回轉面,回轉面由兩個主錐面和三個副錐面組合而成,也可由一個曲面和二個錐面組合而成?;剞D面的軸線與牙輪軸承軸線重合,回轉面母線中的一段相對于鉆頭旋轉軸線對稱。本發明的優點是:牙齒的運動方式由牙輪的外形及相關結構參數所決定,可根據地層巖性,靈活設計牙輪形狀;牙輪輪尖體積較大,增加了布齒面積,提高了牙輪強度;鉆頭破碎巖石形成的井底中心區域比外部區域深,使牙輪的前端埋入井底中心區域,阻止了鉆頭向井底中心的滑移,可以達到使鉆頭運動穩定,防止井徑縮小的目的。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瀝青混合料的制備工藝,包括制取玄武巖纖維、制取廢輪胎顆粒、制取碎石、加熱瀝青、制取礦粉和混合,混合時,以重量份數計,瀝青:25份,碎石:7份,廢輪胎顆粒:16份,玄武巖纖維:38份,礦粉:8份。在瀝青混合料中加入了玄武巖纖維,來提高瀝青混合料的強度、耐高溫和耐低溫的性能,無論是北方的冰雪天氣,還是南方太陽的曝曬,都不會破壞用本發明制成的路面,路面平整度好,也不會留下車轍,消除車轍帶來的安全隱患。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C35水下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涉及混凝土制備技術領域。該C35水下混凝土,按質量份數包括以下組成成分,水泥250?420份;含泥量<2.54%的砂子380?750份;粒徑6?18mm的碎石100?250份;燒失量為1.50%?1.60%的礦粉50?80份;燒失量為4.74%的粉煤灰50?110份;活性劑30?65份;減水劑40?80份和水200?420份,一種C35水下混凝土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將配比好的水泥、砂子、碎石和水加入攪拌機內進行攪拌,得到一級混合物;S2,將礦粉與粉煤灰率先添入一級混合物內拌和30min。該C35水下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混合機構在基于彈力復位時對混凝土起到再次推動作用,進一步促進減水劑與混凝土的混合效果,使得減水劑在混凝土內分布均勻。
本發明公開了效果持久的內墻涂料抗菌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制備長度為1?3厘米的硫酸鈣晶須;獲取以下原料:中藥廢渣、遠紅外陶瓷粉、納米二氧化鈦、紅輝沸石礦物、硝酸鹽、硫酸鹽、硫化鎘、天然榆樹皮、二氧化硅;將獲得的中藥廢渣、遠紅外陶瓷粉、納米二氧化鈦、紅輝沸石礦物、硝酸鹽、硫酸鹽、硫化鎘、天然榆樹皮、二氧化硅混合、干燥后放入粉碎機中進行粉碎,得到混合物;將硫酸鈣晶須與混合物混合,放入粉末混合機中,充分混合均勻即得所需抗菌劑。本發明所用物質均有良好的抗菌抑菌作用,抑制和殺滅細菌、真菌、霉菌,效果較好。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四川成都有色金屬通用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