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提供一種降低鋰離子二次電池的正極內部的反應不均且輸入輸出特性優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本發明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包含由LixAyMzPO4所表示的中心粒子及包覆所述中心粒子的表面的碳質覆膜,對拉曼光譜分析的1580±50cm?1的頻帶中的光譜的峰強度(I1580)與1360±50cm?1的頻帶中的光譜的峰強度(I1360)之比及R值(I1580/I1360)進行了5點測定時的平均值為0.80以上且1.10以下,對所述R值進行了5點測定時的標準偏差為0.010以下。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獲得放電容量高且循環特性優異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鋰離子二次電池用正極及鋰離子二次電池。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用正極材料,其包含中心粒子及包覆中心粒子的表面的碳質覆膜,在碳質覆膜的拉曼光譜分析中,在將1200~1400cm?1波數范圍中的光譜的峰強度設為D,將1400~1550cm?1的光譜的最低強度設為V,將1550~1700cm?1的光譜的峰強度設為G時,平均D/G為0.77~0.98且平均V/G為0.50~0.66,D/G及V/G的變異系數分別為2%以下。
本發明是關于一種具有層狀巖鹽型(α-NaFeO2型)結構的鋰鈷氧化物(LiCoO2);尤其有關一種改性鋰鈷氧化物。一種改性鋰鈷氧化物,當其被用作為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時,可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充電電位至4.4V。該改性鋰鈷氧化物包括鋰鈷氧化物顆粒及附著于該顆粒的表面上的ZrO2、TiO2、B2O3、Al2O3或Ga2O3。該改性鋰鈷氧化物是通過將鋰鈷氧化物顆粒浸漬于一含有Zr、Ti、B、Al或Ga的離子的水溶液,及煅燒該被浸漬的鋰鈷氧化物顆粒而制備。
本發明的鋰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是在鋰復合金屬化合物的表面具備包含鋰和鋁的金屬復合氧化物的包覆層的鋰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上述鋰復合金屬化合物由能夠摻雜和脫摻雜鋰離子的一次顆粒凝聚而成的二次顆粒形成,上述鋰二次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至少含有鎳和鋁作為除了鋰以外的金屬,并且滿足全部條件(1)~(2)。
本發明提供一種實現優異安全性的鋰離子電池的鋰離子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所述鋰離子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具有層狀結構,以如下組成式表示:Lix(NiyM1-y)Oz(式中,M為Mn和Co,x為0.9~1.2,y為0.8±0.025,z為1.8~2.4)。將使用以91wt%正極活性物質、4.2wt%粘合劑和4.8wt%導電材料制作的正極合劑所制成的鋰離子電池充電至4.3V后,將1.0mg正極合劑與將1M?LiPF6溶解于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甲酯(DMC)(體積比1∶1)的混合溶劑中制成的電解液共同以升溫速度5℃/分鐘進行差示掃描量熱測定(DSC),所獲得的第一放熱峰溫度T1(℃)與成為第一放熱峰強度的1/2處的溫度T2(℃)的差△T(其中T2<T1)滿足△T≧13(℃)。
本發明涉及一種鋰電極和一種包含所述鋰電極的鋰二次電池,并且更具體地,通過控制所述鋰電極中包含的表面氧化層的厚度和表面粗糙度并使用所述鋰電極作為鋰二次電池如鋰硫二次電池的負極,可以通過抑制與多硫化物的副反應而提高電池壽命。
本發明涉及一種磷酸鋰的制備方法,包括:使含鋰溶液穿過鋁類吸附劑而使鋰吸附于所述鋁類吸附劑的步驟;使蒸餾水或鋰濃度低于所述含鋰溶液的水溶液穿過所述吸附了鋰的鋁類吸附劑而收得含鋰解吸液的步驟;及向所述含鋰解吸液投入磷供應物質而收得磷酸鋰的步驟。
一種鋰離子電池用正極活性物質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準備混合物的工序,所述混合物含有(A)Li3PO4或Li源及磷酸源、(B)選自Fe源、Mn源、Co源及Ni源的組中的至少1種、水及沸點為150℃以上的水溶性有機溶劑,且以通過(A)和(B)以在混合物中為0.5mol/L以上且1.5mol/L以下的濃度制造LiMPO4的方式調整了(A)和(B);及生成LiMPO4微粒的工序,所述LiMPO4微粒通過使所述(A)和(B)在高溫高壓下反應而生成,其平均一次粒徑為30nm以上且80nm以下,其中,M為選自Fe、Mn、Co及Ni的組中的至少1種。
本發明涉及鋰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該材料的鋰二次電池用負極及鋰二次電池。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可以利用簡單步驟制造并且可以得到以下鋰二次電池的負極材料,所述鋰二次電池具有各種優異的電池特性,即極板強度高,浸液性良好,初期不可逆容量小,高電流密度充放電特性優異和循環保持率高。本發明使用了一種材料,其中兩種以上的不同的高分子材料分別附著在粒子(A)的不同位置,所述粒子(A)選自由碳材料粒子、金屬粒子和金屬氧化物粒子組成的組。
本發明的課題是獲得用于實現高容量與良好循環特性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作為其解決方案,本發明中使用如下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所述鋰離子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的特征在于:包含具有硅相、以及硅與金屬D的化合物相的多孔質粒子,上述多孔質粒子的空隙率為0.1~75體積%。該鋰離子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利用如下制造方法來制造,所述制造方法具備:工序(a)對硅、鋁和金屬D進行熔化;工序(b)將熔化的上述硅、上述鋁、上述金屬D的合金熔液以100K/sec以上進行冷卻形成合金粒子;以及工序(c)將上述合金粒子浸漬在堿性水溶液中,溶出上述鋁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公開了一種負極的預鋰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供給鋰離子的金屬片和隔板之間插置負極來制造簡易電芯,將所述簡易電芯浸漬在用于預鋰化的電解質中,及將浸漬在所述用于預鋰化的電解質中的簡易電芯設置在兩個聚合物襯墊之間,并在通過使用設有一對夾具的加壓部件在所述兩個聚合物襯墊的外側加壓的同時實施電化學充電,以執行所述負極的預鋰化,其中所述聚合物襯墊的厚度為所述加壓部件的夾具的厚度的60~90%。也公開了一種經預鋰化的負極及包含該經預鋰化的負極的鋰二次電池。
一種滿足下述(1)或(2)的至少一者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用負極材。(1)包含作為核的第一碳材、以及存在于所述第一碳材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且結晶性低于所述第一碳材的第二碳材,并且在X射線光電子能譜中在395eV~405eV的范圍內具有至少2個峰。(2)R值為0.1~1.0,且在X射線光電子能譜中在395eV~405eV的范圍內具有至少2個峰。
本發明涉及鋰離子電池用正極活性材料及其制造方法、鋰離子電池以及鋰離子電池系統。在應用尖晶石型鈷酸鋰作為鋰離子電池用正極活性材料之時,尖晶石型晶相不穩定且容易轉變為層狀巖鹽結構,容易損害電池特性。通過將尖晶石型鈷酸鋰的鈷的一部分置換為錳,從而謀求尖晶石型晶相的穩定化。具體而言,一種正極活性材料,其為在鋰離子電池中使用的正極活性材料,包含鋰與過渡金屬的復合氧化物,前述過渡金屬包含鈷以及錳并且以鈷為主體,前述復合氧化物具有由鋰、鈷、錳以及氧構成的尖晶石型晶相。
本發明的鋰離子電池用電極(100)具備集電體層(101)、和設置于集電體層(101)的至少一個面且包含電極活性物質、粘結劑樹脂及增稠劑的電極活性物質層(103),其中,使用凝膠滲透色譜(GPC)法并以普魯蘭多糖換算而算出的、從電極活性物質層(103)提取的所述增稠劑的重均分子量(Mw)為2000000以上。
將煤系和/或石油系(下稱煤系等)生焦炭和所述煤系等煅燒焦炭以重量比90∶10~10∶90的比例配合,對由此制成的焦炭材料進行燒成,得到體現出穩定的充放電特性且輸出特性、初始效率和容量維持率優異的新型鋰二次電池負極活性物質。
鋰離子二次電池用負極材包含根據相對壓為0.05~0.12時的水蒸氣吸附量算出的BET法比表面積(水蒸氣吸附比表面積)小于或等于0.095m2/g的碳性粒子。
將煤系和/或石油系(以下,稱為煤系等)生焦炭和上述煤系等焙燒焦炭按重量比計90:10~10:90進行配合,相對于該焦炭的合計量100重量份,按磷和硼換算計各自為0.1重量份~6.0重量份的比例添加磷化合物和硼化合物,對由此得到的焦炭材料進行燒成,獲得呈現穩定的充放電特性、并且輸出特性、初始效率和容量維持率優良的、新型的鋰二次電池負極活性物質。
本申請涉及一種鋰二次電池用復合活性物質,其包含具有多個空隙的基質和容納于空隙內的Si系材料?;|包含非晶態碳。Si系材料為Si或Si合金。
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用負極材,其包含滿足下述(1)和(2)的碳材料。(1)CO2吸附量為0.10cm3/g~0.40cm3/g。(2)亞麻籽油吸油量小于或等于50mL/100g。
用于可再充電鋰電池的正極活性物質包括:第一正極活性物質,該第一正極活性物質包括含有至少兩個團聚的初級顆粒的二級顆粒,其中初級顆粒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徑向布置的結構;以及具有獨個結構的第二正極活性物質。第一正極活性物質和第二正極活性物質均可包括鎳類正極活性物質。還提供了制備該正極活性物質的方法以及包括含有該正極活性物質的正電極可再充電鋰電池。
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用負極材,其包含石墨質粒子和碳粒子,所述石墨質粒子在相對于利用流式粒子分析儀所求出的圓形度的累積頻率分布中,從所述圓形度低的一側開始的累積頻率為10個數%~90個數%的范圍內的圓形度的標準偏差為0.05~0.10;所述碳粒子利用流式粒子分析儀所求出的平均圓形度小于或等于0.94。
本發明涉及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電極用粘合劑組合物,其是包含粒子狀聚合物及水溶性聚合物的鋰離子二次電池電極用粘合劑組合物,其中,水溶性聚合物包含烯屬不飽和羧酸單體單元20重量%~85重量%、羧酸酰胺單體單元0.1重量%~10重量%及交聯性單體單元0.1重量%~2.0重量%。
本發明涉及一種鋰金屬復合氧化物,其是具有層狀結構的鋰金屬復合氧化物,至少含有Li、Ni和元素X,上述元素X為選自由Co、Mn、Fe、Cu、Ti、Mg、Al、B、W、Mo、Nb、Zn、Sn、Zr、Ga、La及V構成的組中的1種以上的元素,由通過氣體吸附法得到的氮氣的吸附等溫線測定求出的物性值滿足條件(1)及(2)。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解質溶液添加劑,其包含:二氟磷酸鋰(LiDFP)、碳酸亞乙烯酯基化合物、以及磺內酯基化合物。此外,還提供一種包含電解質溶液添加劑的非水電解質溶液以及包含該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鋰二次電池。本發明的包含電解質溶液添加劑的鋰二次電池可以改善低溫輸出特性、高溫循環特性、高溫儲存后的輸出特性、以及溶脹特性。
本發明提供一種容易制造且不易發生充放電循環特性劣化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的制造方法。該鋰離子二次電池用負極材料的制造方法包含以下工序:對包含樹脂殘留型的部分剝離型薄片化石墨和Si粒子的原料組合物進行加熱,使Si粒子摻雜于部分剝離型薄片化石墨的工序,所述樹脂殘留型的部分剝離型薄片化石墨具備一部分石墨烯被剝離的結構,所述樹脂殘留型的部分剝離型薄片化石墨如下得到:使將樹脂固定于石墨或一次薄片化石墨而得到的組合物中的樹脂發生熱分解,從而使石墨或者一次薄片化石墨剝離,并使所述樹脂的一部分殘留;準備含有所述摻雜了Si粒子的部分剝離型薄片化石墨、粘合劑樹脂以及溶劑的組合物的工序;對所述組合物賦形的工序。
本發明的鋰復合金屬化合物是由組成式(I)表示的鋰復合金屬化合物,其中,當在使用了CuKα射線的粉末X射線衍射測定中將在由2θ=18.7±1°的范圍內顯示衍射峰的微晶直徑定義為La、將在2θ=64.5±1°的范圍內顯示衍射峰的微晶直徑定義為Lb時,上述La與上述Lb之比(La/Lb)為La/Lb≤1.3。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導電性碳良好地分散的鋰離子二次電池電極用導電材料糊。本發明的鋰離子二次電池電極用導電材料糊的特征在于包含分散劑(A)、分散劑(B)、導電性碳和溶劑,上述分散劑(A)是以每1分子的平均計具有2個以上且15個以下的芳香族烴單環、具有2個以上且15個以下的含有硫原子和氮原子中的至少一者的官能團的化合物,上述分散劑(B)包含異噻唑啉系化合物。
本發明涉及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用多孔膜組合物,其是包含第一粒子狀聚合物的鋰離子二次電池用多孔膜組合物,其中,所述第一粒子狀聚合物具有核殼結構,該核殼結構具備核部、和局部地覆蓋所述核部的外表面的殼部,所述核部由相對于電解液的溶脹度為5倍以上且30倍以下的聚合物形成,所述殼部由相對于電解液的溶脹度高于1倍且4倍以下的聚合物形成。
本發明提供鋰離子二次電池間隔件用組合物,其含有具有功能性官能團且分子量為50000以下的第1化合物、和液體介質,第1化合物的含有比例為40質量%以下,表面張力為15mN/m以上且30mN/m以下;以及鋰離子二次電池間隔件用雙組分組合物,其包含含有第1化合物和第1液體介質的第1組分和含有第2化合物和第2液體介質的第2組分,第1化合物具有功能性官能團且分子量為50000以下,第2化合物可與第1化合物反應且分子量為50000以下,第1組分和第2組分分別以40質量%以下的比例包含上述的化合物且表面張力為15mN/m以上且30mN/m以下。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其他有色金屬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