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天然葉綠素鐵鋁鹽的制備方法,并獲得天然葉綠素鐵鋁鹽(也稱鐵葉綠酸鋁)。該方法是以葉綠素鐵鈉鹽和鋁鹽為原料,以直接取代,一步制成。葉綠素鐵鈉鹽與鋁鹽按質量比分別溶于水中和緩沖溶液中。反應液pH值為7.5~9。將鋁鹽溶液緩慢加入到葉綠素鐵鈉鹽溶液中,以1000r/min左右速度磁力攪拌,室溫下使其反應充分。陳化,分離,50℃~80℃干燥,即可得到黑色(深墨綠色)葉綠素鐵鋁鹽。制備方法簡捷、成本低,不產生副產物,對環境無污染,產率高。合成所需原料均易得,價格低廉,且無毒無害,在醫療藥品、功能材料等方面均具有無限的開發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天然葉綠素鐵鍶鹽的制備方法,并獲得天然葉綠素鐵鍶鹽(也稱鐵葉綠酸鍶)。該方法是以葉綠素鐵鈉鹽和鍶鹽為原料,直接取代,一步制成。葉綠素鐵鈉鹽與鍶鹽按質量比溶于水中。將鍶鹽溶液加入到葉綠素鐵鈉鹽溶液中,以1000r/min左右速度磁力攪拌,室溫下使其反應充分。陳化,分離,50℃干燥3h,即可得到黑色(深墨綠色)葉綠素鐵鍶鹽。產率為75%~80%。通過制備中顏色變化和沉淀的生成以及UV譜圖、IR譜圖說明產物為葉綠素鐵鍶鹽。制備方法簡捷、成本低,不產生副產物,對環境無污染,產率高。合成所需原料均易得,價格低廉,且無毒無害,在醫療藥品、功能材料等方面均具有巨大的開發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一種TiN粉體制備的方法,屬于材料科學技術領域。首先,以四氯化鈦為原料、異丙醚為氧供體、無水二氯甲烷為溶劑,通過非水解溶膠-凝膠法制備出TiO2干凝膠。然后,以該TiO2干凝膠為鈦源,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蔗糖、聚丙烯腈(PAN)或聚乙二醇(PEG)為碳源,采用碳熱還原氮化技術在10~100ml/min的氮氣流量下以2~10℃/min的升溫速度經1200~1300℃反應0.5~5h后獲得氮化鈦粉體。本發明具有生產成本低,操作簡單,合成溫度較低和反應時間短等優點??蔀楦邷亟Y構部件、微電子、電容器、催化劑等領域提供一種新型功能材料,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涉及裝飾材料,特別是一種木塑微發泡地板及其生產 工藝。其原料配方:廢PVC粉100份;廢尾礦砂40-60份;木粉 10-20份;助劑10-15份;電氣石尾礦粉10-20份。其生產工藝: 按配方要求將原料進行混合,混合料經擠出機模腔擠出后,經真 空定型模冷卻定型,經牽引后切割成地板坯料,加工和表面涂裝 即為成品。本發明產品不變型,防水防火,配方中加有功能材料, 可源源不斷釋放負離子,它將使室內變成天然氧吧,有效克服了 目前市場上地板存在的甲醛超標的缺點,特別是在廢PVC粉和尾 礦砂、木粉中采用微發泡技術,使基材的密度進一步降低,達到 1.2g/cm3,使其具有良好的質感和紋絡。
本發明涉及一種超薄納米片組裝的納米花狀鎢酸鎂材料的制備方法,以鎢酸鈉和硝酸鎂為反應原料,以蒸餾水為溶劑,采用微波輻射法可控制備鎢酸鎂納米材料。所得鎢酸鎂納米花是由大量表面光滑的超薄納米片按特定方向有序組裝形成的空心結構材料,其中納米片的厚度為10~20納米、直徑為0.3~0.6微米,組合后納米花直徑為9~12微米。微波反應過程能夠促使材料均勻成核且具有無溫度滯后效應、反應動力學優異等優勢,為鎢酸鎂功能材料低成本規模制備及提升綜合性能奠定了必要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鎢酸鎂納米花具有結構新穎、形貌規整、結晶度高等特點,有望顯著提升其在光電、醫療及催化等領域的應用價值。
本發明涉及采用超聲波化學沉淀合成超細ZnMoO4抗菌粉體的方法,屬于粉體的制備技術。鉬酸鋅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功能材料,然而作為抗菌材料的研究卻較少。本發明以Na2MoO4及Zn(NO3)2為原料配制不同濃度的混合溶液,在超聲條件下使反應物完成混合與化學沉淀反應,超聲反應時間在20-60min,溫度控制在30-60℃;后經過濾混合液剩余沉淀物、蒸餾水洗滌沉淀物及烘干等工藝過程,得到白色的超細ZnMoO4抗菌粉體。實驗表明:與傳統的固相法相比,超聲波法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和較低的溫度下完成產物的合成與粉體微觀形貌的控制。粉體的SEM圖像分析表明,超聲法制備的鉬酸鋅為較為均勻的帶針狀晶體的斜棱塊狀晶體,尺寸大約在1.5μm×2.5μm×1.5μm。本發明可以廣泛應用于抗菌紙、抗菌塑料及抗菌涂層等領域。
本發明為一種抗菌性能優于鎢酸銀的納米鎢酸鋅粉體的制備方法,鎢酸鋅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功能材料,因其具有優越的電學、光學、磁學等性質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本發明納米鎢酸鋅抗菌粉體采用制備過程簡單、反應溫度低、時間短的超聲波化學沉淀法制備,并與同條件下合成的鎢酸銀粉體抗菌效果進行比較。本發明以Na2WO4和Zn(NO3)2為原料配制一定濃度的混合溶液,在超聲波條件下,溫度在30-60℃,反應時間為10-50min,最終可得到直徑在70nm左右,顆粒分布均勻的白色無定形鎢酸鋅抗菌粉體。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菌種的測試中,鎢酸鋅抗菌粉體的抑菌圈直徑變化說明其抗菌效果優于同工藝條件下的鎢酸銀抗菌粉體。其將在抗菌紙及抗菌塑料制品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本發明涉及裝飾材料,特別是一種負離子生態地板及其生產工藝。該負離子生態地板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成:廢PVC粉100份;廢尾礦砂150-200份;電氣石尾礦粉10-20份;助劑8-10份。該地板生產工藝:按配方要求,先將原料進行混合,混合料經擠出機通過專用模具擠出成型,經過真空定型和水冷、牽引、切割、加工和表面涂裝成為成品。本發明采用擠壓成型,制造過程無污染,產品不變型,防水,防火,配方中加有功能材料,可源源不斷釋放負離子,它將使室內變成天然的氧吧,有效克服了目前市場上地板存在的甲醛超標,怕水等缺點,同時本發明的產品加工的廢料及廢棄的板材可回收利用,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
本發明涉及一種球層狀硫化銻薄膜制備方法,屬于液相沉積制備功能材料技術領域。技術方案:首先將分析純0.003molNa2S2O3·5H2O溶解于去離子水中,將分析純0.002molSbC13·2H2O溶解于濃HCl中,混合兩種溶液并定容至100ml,磁力攪拌溶液5min,滴加氨水調解前驅液不同pH值;然后將蒸餾水、丙酮、無水乙醇中超聲清洗30min、piranha溶液浸泡處理、氮氣吹干的玻璃基片置于薄膜前驅液中進行沉積;最后將不同沉積時間和不同沉積溫度制備的薄膜在一定溫度條件下進行2h熱處理,最終得到球層狀硫化銻薄膜。本發明采用液相沉積技術可以在玻璃基板上制備出層球狀的硫化銻薄膜,而且制備設備價格低廉、制備環境常溫常壓、制備工藝流程簡單。
本發明屬于有機-無機復合長余輝發光材料的制備方法。首先以正硅酸乙酯的乙醇溶液,硼酸、硝酸鋅、硝酸鈣、硝酸鋁、醋酸錳的水溶液混合攪拌制成前驅體溶液,再引入螯合劑檸檬酸及催化劑硝酸,調節前驅體溶液的PH=0.5~2,繼續攪拌直到形成溶膠,放入60℃水浴靜置直至形成凝膠,再經40~60℃熱處理10~20小時,得到具有長余輝發光性能的有機-無機復合材料。在254NM短波紫外線輻照后,該材料發射出紅色的余輝。本發明所提供的有機-無機復合長余輝材料具有發光亮度強、持續時間長、透明度高等優良特性,可作為新的光學材料應用于信息、生物、電工電子等各種領域的光電功能材料,制備工藝簡單、成本低,有利于實現規模性生產。
本發明采用超聲共沉淀法及超聲-熔鹽法制備抗菌性能良好的鉬酸銀-鉬酸銅復合粉體,屬于粉體制備技術。鉬酸鹽是一種用途廣泛的功能材料,在光學、電學、磁學以及催化性能方面有大量的研究和報道,但作為抗菌材料的復合鉬酸鹽的研究比較少。本發明以Na2MoO4、Ag2(NO3)2及Cu(NO3)2為原料配制不同濃度的混合溶液,在超聲波條件下制備了性能良好的低溫合成的Ag2MoO4-CuMoO4抗菌粉體;然后再以Ag2MoO4-CuMoO4粉體為原料,以硝酸鈉與硝酸鋰的混合物為復合熔鹽,在熔鹽法工藝條件下制備了高溫穩定型的鎢酸銀-鎢酸銅復合抗菌粉體。粉體的SEM圖像分析表明,兩種方法制備的Ag2MoO4-CuMoO4抗菌粉體均為超細微米顆粒。本發明可以廣泛應用于抗菌紙、抗菌塑料及抗菌涂層等領域。
本發明提供一種微波輻射法制備鉬酸鑭納米管材料的方法,其以鉬酸銨和硝酸鑭為原料,以蒸餾水為溶劑。其中,鉬酸鑭納米管材料的外徑為50~150納米、壁厚為25~50納米。采用微波輻射法通過調控關鍵工藝參數,來調整產物的微觀形貌和尺寸控,因產物為奇特的納米級自組裝中空管狀結構,利于離子導體性能發揮;本發明的技術路線具有條件溫和、節能降耗、適合自動控制和連續化生產等特點。所制備的鉬酸鑭納米管材料可廣泛應用于固體電解質、氧傳感器、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等功能材料領域。
一種銅表面功能材料及制備方法,屬冶金材料技術領域,用于現有銅合金以及銅表面功能材料不適于工作于高爐風口、結晶器等惡劣工礦環境問題。特別之處是:它以金屬CU為基體,材料最外層為SIC,其CU與SIC之間為SI含量逐漸升高的CU-SI梯度分布層。本發明方法由配制熔鹽、電解制備CU-SI梯度層、CU-SI梯度層表面SIC的形成、材料冷卻等步驟組成。本發明CU表面功能材料的銅硅梯度層厚度約200ΜM~300ΜM,SIC層厚度約20ΜM~35ΜM。經檢驗,所述材料抗熱震性能較好,在銅基體一側水冷、表面功能材料一側在1600℃高溫環境下工作,體現出良好的抗氧化性、硬度、抗鐵液和熔渣腐蝕性,性能特點接近于SIC材料。該材料適合用于高爐風口、連鑄結晶器工況條件苛刻的場合。
本發明涉及一種碳基功能材料及其制備方法。碳基功能材料以活性炭、石墨烯復合物為載體,以功能納米粒子為填料負載在碳基材料表面或孔隙中,形成碳基材料裝載功能填料的復合結構。制備方法:將Zn粉、AgNO3水溶液、TiO2水溶液、氧化石墨烯水溶液、活性炭、表面活性劑按固含量質量比真空攪拌,混合均勻;將混合液置于密閉反應釜中,在130~200℃下水熱反應1?6?h取出,經過濾、離心工藝進行固液分離,分離后的固體經干燥處理得到碳基功能材料的前驅物;前驅物經煅燒處理最終制得碳基功能材料。本發明碳基功能材料具有合理的孔隙結構,良好的吸附性能,可用于有毒有害氣體的凈化,廢氣處理,殺菌抑菌,工業和生活用水凈化處理。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鋼渣基多孔地質聚合物吸附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既解決了目前制備地質聚合物的原料單一,極大的增加了制備成本的問題,又使得鋼渣得到利用,解決了鋼渣綜合利用問題以及廢水污染問題。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河北唐山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