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抗高溫蠕變的高強高導銅鎳硅鈷鎂銀合金及其制備方法,合金成分為:Ni:1.0~2.6wt%,Co:0.5~1.6wt%,Si:0.3~0.9wt%,Mg:0.05~0.2wt%,Ag:0.5~1.5wt%,余量為Cu。制備方法包括:按照上述合金成分級質量百分含量配置原料,使用真空熔煉爐進行合金鑄造;對鑄錠進行固溶處理,隨后快速水冷至室溫,以保留合金的固溶狀態;銑去鑄錠的板表面缺陷后,對鑄錠進行熱軋;再經兩次冷軋、三次時效處理,空冷至室溫。本發明合金最高達到抗拉強度889.75MPa,屈服強度733.16Mpa,硬度265.5Mpa,導電率54.45%IACS,延伸率2.23%。
本發明涉及合金材料制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光伏的鋁合金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適用于光伏的鋁合金材料,包括按質量百分比計的如下組分,Si:0.75~0.85%;Mg:0.70~0.80%;Ti:0.05~0.20%;Zr:0.05~0.18%;Mn:0.01~0.03%;Fe≤0.10%;Cu≤0.03%;Cr≤0.05%;Zn≤0.05%;余量為鋁,其中所述鋁合金材料還滿足1.08≤Si/Mg≤1.18和0.10%≤Ti+Zr≤0.30%的條件。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適用于光伏的鋁合金材料,可用于鑄棒、鑄錠等產品,后續可用于高壓鑄造、擠壓鍛造等產品,其強度和韌性顯著提高。
本申請提供一種全固態電池及其制備方法、用電設備。該全固態電池包括正極片、負極片和位于正極片和負極片之間的電解質層;正極片包括正極集流體層和正極活性物質層,正極活性物質層的一側間隔涂覆有絕緣層,負極片的周向邊緣與絕緣層搭接。該全固態電池能夠改善使用過程的中的絕緣性能,達到降低短路風險的效果。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富集紅土鎳礦中鎳和鈷的方法,屬于火法冶金技術領域。本發明提供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紅土鎳礦粉末、NiFe2O4晶種和堿性調節劑混合,進行磁化焙燒,得到礦相重構產物;將所述礦相重構產物依次進行研磨和磁選,得到鎳鈷精礦。本發明以紅土鎳礦為原料,并添加堿性調節劑和NiFe2O4晶種,在磁化焙燒的過程中,促進尖晶石型鐵氧體顆粒的形成與長大,得到富含鎳鈷的礦相重構產物;對富含鎳鈷的礦相重構產物進行研磨,下一步進行磁選,得到含鎳鈷的磁性組分,即為鎳鈷精礦,實現了鎳鈷元素的高效預富集。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供適用于選礦工藝的精礦溶液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在高溫下使礦石與一種或多種金屬堿接觸的步驟。一種或多種金屬堿在高溫下可形成部分溶解或完全溶解礦石的超堿性介質。通常,一種或多種金屬堿為堿金屬堿,優選選自氫氧化鋰、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氫氧化銣或氫氧化銫;或堿土金屬堿,優選選自氫氧化鈣、氫氧化鋇或氫氧化鍶。一種或多種金屬堿在高溫下可形成部分溶解或完全溶解礦石的超堿性介質。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銻基負載吸附劑低堿耗解析方法,屬于濕法冶金領域。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一段解析。向負載吸附劑的漿液中添加堿液,當pH穩定到某一定值時過濾,濾液進行后續處理、濾渣返二段解析;2)二段解析。將濾渣再次調漿添加堿液調節pH值至8.0~9.5實現砷、銻、鉍的二段深度解析,濾液進行后續處理,濾渣為再生吸附劑返回吸附工序。通過上述控制策略,在第一段解析過程實現大部分吸附的砷、銻、鉍的解析,并且避免一段溶液進入緩沖pH區間,降低堿耗。在第二段進一步提高解析pH實現殘余砷、銻、鉍的深度解析,最終達到減少解析堿耗的目的,降低解析成本。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濕法冶金中的除鐵方法,屬于濕法冶金技術領域。本發明提供的除鐵方法通過在高壓反應中加入沉淀劑控制赤鐵礦的形成速度、以及采用特定的洗滌過程,既有利于提高赤鐵礦渣的純度,又降低稀土因夾雜而引起的損失。本發明采用的赤鐵礦法除鐵過程中未引入新雜質,降低了后續除雜難度及成本,提高綜合回收效益。同時通過赤鐵礦法除鐵得到的鐵渣為晶體結構,過濾性能好。得到的鐵渣為鐵紅粉,提高對鐵的利用率,增加經濟效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傾斜中厚破碎礦體中深孔采礦方法,屬于采礦技術領域。采場沿礦體走向布置,在水平方向上沿礦體走向將中段礦體劃分成數個采場,在垂直方向上將中段礦體又劃分成數個分段,采場整體回采方式采用分段礦房下向式回采方式,礦房結構采用菱形采場結構,在礦房的充填回風巷及鑿巖巷內分別施工下向扇形中深孔、上向扇形中深孔進行落礦,出礦從分段的下盤出礦巷出礦。采用本發明采礦方法,克服了破碎礦體采礦效率低的難題,不僅采場生產能力大,而且還具有工藝簡單、安全高效以及采礦作業成本低的突出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