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是關于一種從搖床尾礦中回收細粒級錫石的選礦方法,屬于選礦技術領域。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濃密機濃縮作業;(2)旋流器分級作業;(3)脫泥處理;(4)浮選除硫;(5)磁選除鐵作業;(6)旋流器濃縮作業:除鐵尾礦送入濃縮旋流器進行濃縮,得到旋流器沉砂和旋流器溢流;(7)錫石浮選作業。本發明對于錫石嵌布粒度粗細不均,單體解離度差,高鐵高硫高泥的細粒級錫石,可獲得錫精品位大于35%、錫富中礦品位大于2.5%,錫綜合回收率大于65%的技術指標。
本發明涉及鋰渣的綜合回收方法,具體涉及從鋰渣中回收鉭鈮錫稀有金屬元素的方法,屬于鋰渣回收技術領域。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回收率高的鋰渣綜合回收鉭鈮錫的方法。該方法首先對鋰渣進行制漿、分級和拋尾,再針對不同粒級進行重選、磨礦、磁選步驟得到鉭鈮錫精礦,不僅能大幅度降低選礦成本,提高分選效率,還能減少微細粒級鉭鈮錫礦物在尾礦中的損失,提高鉭鈮錫的回收率。對分級拋尾后的精礦根據粒度不同采用不同床面差異化搖床重選,可以大幅度提高鉭鈮錫精礦品位和回收率,降低搖床重選尾礦中細粒級鉭鈮錫礦物的損失率。
本發明涉及礦物加工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硫氧混合型金礦的選別方法。本發明提供的選別方法特別適合應用于硫化氧化礦物高度混合的金礦選別,磁選分流可有效降低難選金對高品質金精礦的影響,尼爾森分選和金浮選快速高效分選了高價值金精礦,離心重選大幅度降低了難選金的損失,細磨?氰化工藝大幅度提升了難選金的利用率。本發明方法可有效提升金的回收率,解決載金鐵氧化物與微細粒金難利用的技術難題,適合處理金的礦物賦存狀態復雜分散的硫氧混合型金礦。
本發明提供一種提升磷銅合金帶材導電率的方法,該方法主要包括配料、熔煉、鑄造、鋸切、加熱、熱軋、銑面、粗軋、切邊、熱處理退火、清洗、成品精軋步驟;其中,配料時,以質量百分比計,采用Cu≥99.90%、P 0.02?0.03%、Fe 0.002?0.01%、Bi≤0.001%、Sb≤0.002%、As≤0.002%、Pb≤0.005%、S≤0.005%的成分進行配比;熱處理退火時,平放于罩式退火爐中,在280?380℃的溫度下退火6?10h。本發明針對高磷銅合金制備工藝進行研究,在保證材料強度的情況下,提升其導電率,滿足其在輸變電市場的使用要求。
本發明涉及金屬表面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銅合金帶材的清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預脫脂、2)粗脫脂、3)熱水噴淋、4)精脫脂、5)冷水噴淋。該銅合金帶材的清洗方法,將一次脫脂分成3次脫脂,通過脫脂劑分解、刷子刷洗、不同溫度噴淋等多種方式相結合,能夠更加徹底地去除銅帶表面的軋制油,使銅帶表面清潔度達到≤25RFU,滿足高質量生產的需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銅合金絲線剪切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屬于銅線切斷領域,包括固定座、連接在固定座上的驅動組件、連接在驅動組件上的隨移部,所述隨移部包括飛移座、開設在飛移座內部的中空槽、連接在飛移座內部的剪切組件;所述剪切組件包括開設在飛移座內部的活動槽一、對稱滑接在活動槽一內壁的兩個滑座、分別連接在兩個滑座內的兩個磨損分攤部、固接在其中一個滑座一側并貫穿飛移座向外延伸的壓柱;通過磨損分攤部可以改變剪切刀具與銅合金絲線接觸的區域,新的刀刃區域參與剪切,原先的高磨損區可以不參與剪切并休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矯平方法,尤其是公開了一種用于鈦合金薄板的矯平方法,屬于鈦合金生產工藝技術領域。提供一種能有效消除對真空退火爐的依賴,顯著提高生產效率,明顯降低生產成本的用于鈦合金薄板的矯平方法。所述的矯平方法包括鈦合金薄板,所述的矯平方法先對鈦合金薄板進行真空壓裝包覆,然后將鈦合金薄板連同真空壓裝包覆件一起置于加熱爐內進行加熱壓矯獲得規定平整度的鈦合金薄板。
本發明屬于選礦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搖床均勻上料裝置及供料方法,包括分配罐、均分罩,以及轉動連接均分罩的攪拌機構,分配罐及均分罩均為空腔結構且均分罩設置在分配罐內,均分罩的進料口設置有連通總礦管礦漿的進礦管,均分罩底部開設有多個下漿孔一,分配罐底部開設有多個下漿孔二,下漿孔二處固定延伸有連接管,連接管通過下料管連通搖床,均分罩腔底中間設置有錐臺狀斜坡,并且均分罩側壁底開設有湍流凹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提高上料裝置供料的均勻性。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礦山開采用礦石提升機及使用方法,涉及礦山開采技術領域,包括安裝于地面上的U形架,且所述U形架上設置有鋼絲繩,所述鋼絲繩的一端與收卷機連接,所述鋼絲繩的另一端與承載平臺連接,還包括自動下料單元,當所述承載平臺將裝有礦石的推車提升至地面時,所述推車自動從所述承載平臺上移動下來完成自動下料操作。在提升機上設置自動下料單元,可自動完成下料操作,大大提高提升機的工作效率,且在上料時以及下料之前,第一活動板均為斜向下設置,使得操作人員使用較小的力即可將推車推送至承載平臺上,同時也有利于推車在承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抗氧化耐腐蝕紫銅板材的制造方法,涉及紫銅板材制造技術領域,S1、原料預處理;S2、合金化處理;S3、冷軋與中間退火;S4、涂層處理;S5、質量檢測。本發明中,采用磁控濺射技術沉積氮化鈦涂層,并涂覆有機硅樹脂涂層,磁控濺射技術能精確控制濺射過程中的各項參數,能更精準地控制涂層的厚度和均勻性,避免出現類似熱浸鍍錫時厚度不均的問題,減少含錫廢水的產生,降低廢水處理時的工作量,同時涂覆有機硅樹脂涂層可進一步保證整體防護層的質量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晶體碳化硅加工廢水處理裝置及方法,涉及晶體碳化硅加工技術領域。本發明包括中和池,中和池頂部等距設置有若干投料管,中和池背面設置有酸水機構,中和池正面設置有堿水機構,中和池右端設置有輸送管,輸送管右端設置有絮凝機構,投料管內部下方通過彈簧滑動安裝有分料斗,分料斗外壁固定安裝有U形架。本發明通過上下運動的分料斗有效隔絕濕氣侵襲投料管內壁,避免藥劑凝結的同時,提升藥劑下落的均勻性,且轉棍自轉有效擴大藥劑的分撒范圍,提升藥劑與廢水的接觸面積,且能夠更快調節廢水的pH值。
本申請是關于一種金屬礦山井下超前探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采用瞬變電磁法預判水源的范圍及其相對位置,S2:采用鉆探法對預判水源的范圍及其相對位置進行驗證,S3:采用短探驗證,S4:將步驟S1,步驟S2,步驟S3獲得的數據金屬分析與綜合評估,S5:綜合步驟S4中的水文信息數據構建水源分布模型,并評估超前區域的水文地質風險;按照“物探為主、鉆探驗證、掘后對比”的預報體系,即通過瞬變電磁法、鉆探長距離探測及潛孔探測的方法,提升井下超前預報的精度和效率,降低涌突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