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屬于冶金行業富鐵固廢高值化利用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利用鋼鐵企業含鐵固廢進行綠色提取進而制備高附加值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方法,特別適合于富鐵固廢資源中鐵主要以fe
3+
的形式存在,鐵含量≥40%、雜質元素cao、mgo、sio2、al2o3、有機質等雜質含量不高于15%的冶金含鐵塵泥資源化利用。
背景技術:
2.隨著石油、煤炭、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資源逐漸消耗殆盡,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如核能、太陽能、電能等,正逐步成為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熱點以及行業布局的重點發展方向。以便宜、便捷的電化學儲能裝置為例,鋰離子電池因其具有循環壽命長、使用安全性高以及對環境更加友好的特點,應用發展十分迅速。2020年,我國鋰電池產量達到了近500億只,同比增長150%以上;動力電池產量達到217gwh,已經成為了最大的消費端,預計2025年甚至可以達到1000gwh以上。這不僅對鋰電池生產技術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應用前景,同時也為鋰電池材料性能的提升和成本的優化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3.以鋰離子電池本身為例,其正極材料與負極材料相比往往占有較大比例。因此,鋰電池正極材料性質直接影響鋰離子電池性能的優劣,其成本也直接決定整套電池成本的高低。近年來涌現出的一批鋰電池正極材料中,磷酸鐵鋰因具有容量大、耐高溫、壽命長、價格低等優點,被廣泛地應用于各種大容量儲能原件及大功率動力電池設備中,是目前綜合性能最好、最有應用前景的儲能材料。隨著磷酸鐵鋰材料在電動汽車及儲能電池方面的大力開發利用,其市場規模與市場容量將會得到進一步擴大,推廣應用前景非常廣闊。擴大制備磷酸鐵鋰材料中鐵源的可適用范圍、優化磷酸鐵鋰的制備工藝,是解決其市場問題及成本問題的關鍵。冶金企業產生的大部分固廢資源中,具有豐富的fe資源,如果能將其作為合成磷酸鐵鋰的原料,不僅能為鋼鐵企業解決迫在眉睫的固廢處理難題,更可以從源頭上大幅降低磷酸鐵鋰的生產成本,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十分明顯。以電爐除塵灰為例,其中含有大量的fe、zn資源,鐵含量(以fe2o3計)和zn含量(以zno計)分別可以達到40%及10%以上,是一種典型的大宗富鐵危廢。然而,受技術水平的制約以及日趨嚴格的環保政策的限制,現階段主要處理方式主要為配入轉底爐或回轉窯中進行回收利用,這不僅造成了fe、zn資源的嚴重浪費,更帶來了一系列較為嚴重的環境問題。
聲明:
“用冶金行業富鐵固廢制備鋰電池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的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