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礦物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絡合-離子浮選法處理含氰廢水的方法。
背景技術:
氰化提金是黃金提取的傳統工藝,浸出過程產生的氰化廢水含有游離氫根離子cn-、銅氰絡合物cu(cn)43-、cu(cn)32-或cu(cn)2-、鋅氰絡合物zn(cn)42-、鐵氰絡合物fe(cn)64-或fe(cn)63-以及硫氰酸根(scn-)等,成分復雜、所含金屬種類繁多。氰化廢水如不排放直接外排至河流中,會對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造成人和動物中毒。
離子浮選技術自上世紀50年代末由sebba教授提出以來,在礦業工程、濕法冶金、廢水處理及化工等領域得到了廣泛的發展,主要是一種使離子與等當量或過量的表面活性劑反應生成沉淀物或絡合物等,再用泡沫浮選法回收的分選方法,其實質是利用表面活性劑在液-氣界面上所產生的吸附現象,使離子與表面活性物質形成可溶性絡合物或者難溶沉淀物附著于氣泡上。離子浮選法處理廢水的研究已有報道。例如,王永田等用膠質氣體泡沫和柱浮選法對模擬工業廢水中的cu(ⅱ)進行分離研究,可使cu(ⅱ)的去除率達99%以上(中國礦業大學學報,2003,32(6):629-631)。傅炎初等發現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作捕收劑,用離子浮選法對活性染料染色廢水進行浮選脫色處理,脫色率可達80%~90%,處理后廢水色度達到國家排放標準,且浮渣量極少(印染,1992,18(2):11-17)。離子浮選法因具有操作靈活簡便、占地面積小、污泥量少和富集比高等優點,而成為一種處理廢水的有效方法。
常用的含氰廢水處理方法主要分為凈化法、再生法及綜合回收法這三種。凈化法的主要方法有氰化物氧化消化法、直接破壞法等。專利cn107963775a公開了一種含氰化物的廢水處理方法,其主要是向ph為4.5-6.5的含氰廢水中添加酶活為10u/ml-30u/ml的漆酶,攪拌反應后進行過濾,處理后的含氰廢水氰根離子濃度不超過5ppm,符合直接排放的國家標準。但是漆酶價格貴、處理成本高。專利cn106348426a公開了一種含氰化物工業廢水的處理方法,其主要是采用濃度為10%的次氯酸鈉水溶液將氰根離子氧化成無毒無害的二氧化碳和氮氣,處理后的氰根離子濃度不超過5ppm,達到國家排放標準。但是次氯酸鈉對人體存在一定的危害。
由于cn-與cu+的累積穩定常數β2、β3和β4分別為24、9.2和30.7,因此,cn
聲明:
“絡合-離子浮選法處理含氰廢水的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