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銅礦酸性堆浸場生態修復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設置于堆浸渣礦堆表面的阻隔層、植被恢復層和保護層;
所述阻隔層的原料包括萃余液系統的中和渣和絮凝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礦酸性堆浸場生態修復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渣的pH為7-8;
優選地,所述中和渣包括硫酸鈣和氫氧化鐵;
優選地,所述中和渣的含水率小于等于6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礦酸性堆浸場生態修復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劑包括聚丙烯酰胺、鋁鹽聚合物、鐵鹽聚合物中的一種或多種;
優選地,所述絮凝劑的用量為100-150mg/每千克所述中和渣。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礦酸性堆浸場生態修復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阻隔層的厚度為0.4-1m;
優選地,所述堆浸渣礦堆的坡度小于等于45度。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礦酸性堆浸場生態修復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被恢復層包括播撒混合草籽的土壤;
優選地,所述植被恢復層包括所述中和渣、有機物和調節劑;
優選地,所述中和渣、所述有機物和所述調節劑的質量比為(45-55):(20-30):(25-35);
優選地,所述有機物包括城市河道底泥、生活污水處理底泥、粉碎農作物廢棄物中的一種或多種;
優選地,所述調節劑包括保水劑和粘合劑;
優選地,所述保水劑和所述粘合劑的質量比為(50-70):(30-5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銅礦酸性堆浸場生態修復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護層包括無紡布。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銅礦酸性堆浸場生態修復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銅礦酸性堆浸場生態修復系統的頂面和邊坡平臺設置有截排水溝。
8.一種銅礦酸性堆浸場生態修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將浸銅后得到的浸銅礦堆進行中和得到堆浸渣礦堆,然后依次設置阻隔層、植被恢復層和保護層。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和使用的物料包括氫氧化鈣水溶液;
優選地,所述氫氧化鈣水溶液的質量含量為20-25%;
優選地,所述中和包括:使用所述物料滴淋或噴淋所述浸銅礦堆;
優選地,所述滴淋或噴淋的強度為10-12L/m2·h,時間為5-7d;
優選地,所述中和的終點為:所述堆浸渣礦
聲明:
“銅礦酸性堆浸場生態修復系統和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