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工業危廢處理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微生物法處理含氰廢渣系統。
背景技術:
2.隨著現代工業的發展,氰化物的用量與日俱增,生產使用氰化物越來越多,隨之也產生了大量的含氰廢物。氰化物是劇毒品,嚴重污染環境,所以含氰廢渣的處理廣受關注。
3.目前在現有技術中,大多采用焚燒和氧化方式處理,但焚燒法需要熱量高,耗費高,且高溫轉化過程中易產生二次污染,去除率不高;氧化法大多采用藥劑噴淋方式,此方法去除率高,但伴隨著大量含氰廢水的產生,產生二次污染,再通過其它工藝去除廢水中的氰化物,增加了工藝的復雜性及成本。然而,專利cn206966305u一種含氰廢渣植物修復裝置中采用導流板、填料層、粗粒礫石填料、細粒礫石填料、土工布、修復層等來凈化含氰廢渣;專利cn205436597u一種含氰廢渣處理裝置中含氰廢渣破碎和臭氧氧化處理;現有技術中還有采用微生物法,但是微生物種類很多,發明人發現曲霉菌在合適條件下對氰化物分解并產生氨氣,而且氨氣物體特性是極易溶于水,產生氨水,氨水可以有很多種用途,所以發明人結合現有技術的特點利用曲霉菌處理含氰廢渣中的氰化物,設計出一種去除廢渣中的氰化物的系統,既高效又無二次污染,又能對產生的氨氣進行再利用,創造經濟價值。
技術實現要素:
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知現有的含氰廢渣處理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為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微生物法處理含氰廢渣系統,能夠提高含氰廢渣中氰化物的處理效率,同時減少對環境的二次污染,還可對產生的氨氣再利用。
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微生物法處理含氰廢渣系統,包括破碎倉、螺旋輸送器a、微生物處理罐、氨水箱、螺旋輸送器b、濾水斗;
6.所述破碎倉上端設置進料口,下端通過電磁閥c與所述螺旋輸送器a進料端連通,且其內部還設置用于破碎廢渣的碾壓輥,所述碾壓輥設置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碾壓輥之間互相平行且相互配合;
7.所述微生物處理罐通過送料管、電磁閥a與所述螺旋輸送器a出料端連通,且其上端設置進藥口和出氣口,且其內部還設置螺旋攪拌機;
8.所述氨水箱上端設置進水口,下端設置出水管,且其內部設置曝氣管,所述曝氣管通過輸氣管路與所述出氣口連通;所述出水管上設置檢測口和電磁閥d;
9.所述螺旋輸送器b進料端通過管路和可移動門與所述微生物處理罐連通;
10.所述濾水斗可拆卸的密封連通安裝在所述
聲明:
“微生物法處理含氰廢渣系統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