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節能環保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脫硫漿液余熱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2.濕法脫硫技術是指:脫硫塔內石灰石漿液與進入脫硫塔內的煙氣接觸混合,煙氣中的二氧化硫與脫硫塔內漿液中的碳酸鈣以及氧氣發生氧化反應,生成二水硫酸鈣(石膏),脫硫后的煙氣進入煙囪排出。但是,濕法脫硫在排煙過程中損失的熱量較多,其損失的熱量大約占鍋爐供熱量的10%左右。
3.為了減少鍋爐煙氣損失的熱量,現有技術中,通常在脫硫塔內降低漿液的溫度,使得漿液與高溫的煙氣熱交換,對煙氣的余熱回收。具體為:漿液在間壁式換熱器傳熱面的一側流動降溫,外部循環水在另外一側流動為漿液降溫,再對循環水進行余熱回收。該技術弊端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漿液中含有的固體較多(例如硫酸鈣),在換熱面容易結垢,會引起堵塞、換熱效率下降。二是降溫后的漿液回收煙氣余熱,會將煙氣中的水蒸氣冷凝,增加脫硫塔內的水量,影響水平衡。
4.申請號為cn201910301291.0的一種鍋爐漿液余熱回收系統,包括:脫硫塔、閃蒸器和熱泵;所述閃蒸器內設有噴淋器;所述脫硫塔分別與所述噴淋器和所述閃蒸器內的蒸發室連通,形成漿液循環回路;所述閃蒸器的蒸汽出口與所述熱泵連通,經所述蒸汽出口流出的蒸汽與所述熱泵中的制冷劑發生熱交換,以使所述蒸汽冷凝形成冷凝水。本發明實施方式提供的一種鍋爐漿液余熱回收系統,一方面對脫硫塔內漿液閃蒸,并將閃蒸后的漿液傳輸回脫硫塔,可以獲得漿液的余熱;另一方面,閃蒸得到的蒸汽通過熱泵直接回收蒸汽余熱,提高了漿液余熱利用的效率,降低了熱泵的成本。
5.但是上述一種鍋爐漿液余熱回收系統對漿液余熱回收時一方面沒有對漿液進行氣液分離處理,不利于漿液回收最大化;另一方面漿液的廢水沒有及時處理收集和后期的利用。
技術實現要素:
6.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脫硫漿液余熱回收裝置,由鍋爐、噴硫塔、噴淋裝置和液氣分離裝置組成;所述鍋爐通過漿液出口閥門和噴硫塔連接,噴硫塔上端安裝噴淋裝置,噴淋裝置通過水泵分別和噴硫塔中的脫硫塔出水閥門以及液氣分離裝置中的儲水池連接。
7.進一步地,所述噴淋裝置包括水泵、止回閥、存儲裝置、水位報警器和壓縮機,水泵一端通過管道和儲水裝置的脫硫塔出水閥門連接,水泵另一端通過水泵出水閥門和存儲裝置一端連接,存儲裝置另一端連接壓縮機;壓縮機一端通過壓縮進口端和存儲裝置連接,壓縮
聲明:
“脫硫漿液余熱回收裝置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