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鋰電池制造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定刀監測結構及裁切裝置。其中定刀監測結構包括刀座、定刀模組和定刀檢測組件,所述刀座上設有滑向套;定刀模組包括定刀模架和安裝于所述定刀模架上的定刀,所述定刀模架的端部滑動安裝于所述滑向套中;定刀監測組件安裝于所述滑向套中,并與所述定刀模架連接,適于通過監測所述定刀模架受到的相對作用力來表征所述定刀狀態。通過上述結構,不僅降低調試過程中的人力損耗,縮短安裝調試周期,同時還能夠實現裁切過程中第一刀具和第二刀具的狀態監控,便于及時調整。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間歇性聚合物涂覆隔膜,包括隔膜本體,所述隔膜本體的至少一個表面涂覆有聚合物涂層,所述聚合物涂層包括呈條狀相間涂覆于隔膜本體表面的高熔點聚合物涂層和低熔點聚合物涂層。本實用新型通過在隔膜本體的表面涂覆呈條狀相間分布的高熔點聚合物涂層和低熔點聚合物涂層,從而使低熔點聚合物涂層在溫度較低時起到隔膜與極片干粘結作用,當電芯注液后,低熔點聚合物發生溶脹,吸收電解液,提供鋰離子通道,但與極片粘結力變弱,此時高熔點聚合物溶脹低起到隔膜與極片粘結的效果,從而保證隔膜與極片始終具有較高的粘結力,避免出現電池封裝不良或隔膜與極片粘結不良等問題的產生。
本申請公開一種卷針套管、電池單體、電池、用電裝置和卷繞裝置。卷針套管的管壁上設有貫穿管壁的通槽,通槽從卷針套管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以容許卷針套管沿徑向擴張或收縮。本申請提供的技術方案能夠解決現有技術中電極組件因膨脹和收縮,使得電極組件坍塌,導致電極組件表面產生褶皺,產生析鋰現象,造成安全隱患的問題。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極組件、電池單體、電池及用電裝置。電極組件包括:第一極片,包括多個折彎段和多個層疊設置的第一層疊段,每個折彎段用于連接兩個相鄰的第一層疊段,折彎段具有引導部,引導部用于在生產時引導折彎段折彎;多個第二極片,第二極片與第一極片極性相反且包括第二層疊段,每個第二極片的第二層疊段設置于相鄰兩個第一層疊段之間;隔離膜,用于將第一極片和第二極片隔開,隔離膜包括多個隔離段,每個隔離段設置于相鄰的第一層疊段和第二層疊段之間。引導部能夠引導第一極片在預定區域折彎,降低第一極片和第二極片偏離預定位置的風險,減少析鋰。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于涂布裝置的墊片及涂布裝置,其中用于涂布裝置的墊片,在墊片的厚度方向上,墊片具有貫穿其的導流槽,導流槽的至少部分延伸至墊片的邊緣以形成開口,在墊片厚度方向的一側至墊片厚度方向的另一側的方向上,開口的兩側壁的遠離導流槽的至少部分側壁朝向遠離開口的方向傾斜。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涂布裝置的墊片,通過將導流槽的至少部分延伸至墊片的邊緣以形成開口,且在墊片厚度方向的一側至另一側的方向上,開口的兩側壁的遠離導流槽的至少部分側壁朝向遠離開口的方向傾斜,進而在對電池極片涂布時,可以將電池極片兩側的涂層削薄,使得漿料均勻分布在電池極片的表面,從而可減少漿料的浪費,提高鋰電池涂布的品質。
本實用新型屬于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卷繞結構的動力電池,其包括正極極片、負極極片、間隔于所述正極極片和負極極片之間的隔膜,以及電解液,所述正極極片和負極極片在其寬度方向上分別留有空白正極集流體區和空白負極集流體區,將正極極片、隔膜和負極極片卷繞成電芯后,所述空白正極集流體區和所述空白負極集流體區分居于電芯兩側,所述空白正極集流體區和空白負極集流體區分別通過第一金屬帶和第二金屬帶固定形成正極極耳和負極極耳。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增加了集流體大電流充放電時的分流能力,有利于電池的散熱,同時降低了電芯內阻;該卷繞結構操作簡便,易于動力電芯的連續生產,提高生產效率。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極片削薄裝置、極片成型設備以及極片。極片削薄裝置包括:削薄構件以及吸塵構件。削薄部件設置于極片的走帶路徑上,并用于將極片的部分活性物質從極片上剝離。吸塵構件用于與極片相對,并吸除從極片上剝離的活性物質。本申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能夠對極片上部分區域的活性物質進行削薄,同時迅速吸出剝離的活性物質,減少極片拐角區應力,降低極片析鋰風險,提高電池的安全性。
本申請涉及電池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電極組件、電池單體、電池和用電設備。電極組件包括:負極片,該負極片包括負極活性物質層和負極集流體,負極活性物質層包括第一主體區和第一削薄區,第一削薄區的厚度小于第一主體區的厚度;正極片;隔膜,設置于負極片和正極片之間,隔膜包括與第一削薄區對應設置的第一填充區;其中,第一填充區上設置有隔膜活性層,其中,隔膜活性層包括設置于第一填充區與第一削薄區之間的第一負極活性層。本申請的技術方案,能夠解決電極極片析鋰的問題,從而提升電池的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復合涂覆隔膜,包括基膜,所述基膜的一側或兩側涂覆有復合涂層,所述復合涂層包括陶瓷涂層和有機聚合物涂層,所述陶瓷涂層為非全覆蓋涂覆,所述有機聚合物涂層填充于陶瓷涂層之間。本實用新型通過將陶瓷涂層采用非全覆蓋涂覆,并使有機聚合物涂層填充于陶瓷涂層之間形成復合涂層,從而在提高鋰電池的安全性及循環性能的同時,也增加了隔膜對電解液親和性及儲液性能,提高了電池極片與隔膜的粘結性,無需采用逐層涂覆的方式,有效的減少隔膜阻抗,提升電池保液量;同時,通過陶瓷涂層作為框架鎖定有機聚合物涂層的位置,避免了因有機聚合物被擠壓移位造成的電池封裝不良或隔膜與極片粘結不良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屬于鋰離子電池制造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擠壓涂布機中使用的擠壓涂布頭,包括上部件、下部件,以及設置在所述上部件和下部件之間用于使所述上部件和下部件形成涂布狹道的腔體調整部件,所述上部件、下部件和腔體調整部件通過緊固部件固定連接。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腔體調整部件是根據特定涂布參數,特定涂布漿料流變特性,經流體動力學分析優化獲得的專用部件,更換產品型號時只需更換相應的腔體調整部件,即可得到最佳涂布效果,即一致的橫向和縱向涂布厚度,解決了腔體不可調式涂布頭適應性差、不經濟的問題,同時獲得了涂布一致性的提高和涂布質量的提高。
本實用新型屬于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池極耳連接結構,包括至少兩個電池、設置于兩個相鄰電池之間的中間隔板及安裝于中間隔板的鋁連接條,中間隔板的頂部設置有卡槽,卡槽內卡設有鋁基板,中間隔板兩側的電池極耳向鋁基板的方向折彎堆疊于鋁基板的上表面,鋁連接條卡入卡槽后壓緊電池極耳,且電池極耳與鋁連接條焊接。上述結構保證了鋁基板和電池極耳表面平整貼合,使得鋁基板在后續激光焊接時為極耳底部提供安全防護,更重要的是該結構絕緣性能好、電氣連接可靠,很適合安裝在軟包裝電池模組內。此外,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包含上述電池極耳連接結構的軟包裝電池模組。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二次電芯,其包括陽極極片、陰極極片和隔離膜,隔離膜間隔于相鄰的陰極極片和陽極極片之間;所述陰極極片和陽極極片均包括集流體、涂覆在集流體至少一個表面上的活性物質層和電連接在集流體上的極耳,活性物質層設有露出空白集流體的極耳凹槽,極耳固定在對應的極耳凹槽中;所述陽極極耳凹槽為未貫穿極片寬度方向的短凹槽,短凹槽三面封閉、一面開口;陰極極耳凹槽為貫穿極片寬度方向的長凹槽,長凹槽兩面封閉、兩面開口。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二次電芯具有能量密度高、減小析鋰、不易膨脹變形、焊接牢固等優點。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藥水槽投放裝置,包括清洗機,清洗機的頂部固定連接有投放箱,投放箱內壁的頂部滑動連接有滑柱,滑柱的底部固定連接有連接管。本實用新型通過使用者啟動清洗機工作,然后在啟動電機,電機輸出端旋轉帶動轉桿旋轉,轉桿旋轉帶動凸輪旋轉,凸輪配合矩形框使固定框左右移動,固定框左右移動帶動連接桿左右移動,連接桿左右移動帶動連接管左右移動,連接管左右移動的配合噴頭噴灑清洗劑,清洗完成后的鋰電池通過傳送帶收集在收集板的內部方便儲存運送,解決了現有的投放裝置不具有均勻投放功能,導致清洗不徹底的問題,增加了投放裝置的工作效率,也減少了使用者工作時間,也提高了投放裝置的實用性。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吸粉機,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上端設有吸粉室,吸粉室左側中部設有極片入口;吸粉室內設有上層滾輪和下層滾輪,極片入口位于上層滾輪和下層滾輪之間的位置;上層滾輪外側套設有用于輸送極片的輸送帶A,下層滾輪外側套設有用于輸送極片的輸送帶B;輸送帶A和輸送帶B的外表面上均設有絨毛;吸粉室外側安裝有負壓鼓風機;殼體下端安裝有電機,所述電機通過鏈輪鏈條驅動連接上層滾輪和下層滾輪;電機通過傳送帶驅動連接鼓風機。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通過一個電機驅動滾輪和負壓鼓風機,簡化了工作流程,降低了設備成本;通過采用外側帶有絨毛的輸送帶,能夠徹底清除極片表面的粉塵,提高鋰電池的質量。
本實用新型屬于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池注液裝置,包括腔體、注液杯和注液泵,注液杯容置于腔體內,并且注液杯的輸出端設置于電池的上方,注液泵通過注液管與注液杯連接,腔體設置有抽真空管,抽真空管的輸入端連接有抽真空機,注液杯的側面設置有通孔,注液管的出口連接有注液頭,注液頭的出口位于通孔的下方。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增加了注液杯上的通孔以及設置于注液管輸出端的注液頭,注液杯上的通孔可以保證注液杯內外的真空度一致,使得電解液可以在重力作用下完全進入到電池里,大大提高了電池的注液精度;注液頭的設置可以縮短電解液在注液杯中移動的距離,從而減少電解液注入電池的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適用于鋰離子制造裝備領域,提供了一種新型導料裝置,其上體短接與下導料槽法蘭連接,法蘭板的四角內側面設有卡槽一,尖角板和側板上對應卡槽一的位置設有臺階一,尖角板下端的尖角由兩側弧形向下收縮形成;側板兩端設有卡槽二,尖角板的卡槽一內側設有臺階二,側板的臺階一與法蘭板的卡槽一卡接,尖角板的臺階一和臺階二分別與卡槽一和卡槽二卡接。該導料裝置采用卡扣式的連接方式設置下導料槽結構,該部分容易磨損,方便了更換,并且該部位采用拆卸的獨立結構,能夠單獨采用特殊的鈦板制造,其他部位采用較為便宜的材料,容易損壞的尖角板損壞時單獨更換尖角板即可,總體上降低了制造成本,也節約更換成本,有利于在生產中推廣應用。
本實用新型涉及鋰電池正極材料燒結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正極材料燒結用復合層加料裝置,包括殼體、篩網和刮板;所述殼體為上、下端均開口的長方體或正方體結構;所述篩網設置于所述下端開口處并與所述殼體的內底面相平齊;部分的所述刮板設置于由所述殼體的側壁所圍成的內腔中,所述刮板的下表面與所述篩網的上表面相接觸,所述刮板與所述殼體活動連接。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復合層加料裝置結構簡單,可有效控制復合層料的過篩量。
本申請涉及儲能器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芯以及二次電池。電芯包括第一極片和第二極片,所述第一極片與所述第二極片相對設置,所述第一極片設有第一凹槽,沿寬度方向,所述第一極片的投影與所述第二極片的投影無交疊區。本申請所提供的電芯,通過在第一極片上設置第一凹槽,在二次電池循環時,即使第一極片和第二極片發生了膨脹,由于第一凹槽的設置,能夠使擠壓出的電解液流動至第一凹槽內,因此,仍然能夠保證第一極片和第二極片之間的浸潤效果,從而盡可能避免鋰離子傳輸阻抗的增加,降低對二次電池動力學性能的影響。
本實用新型涉及鋰電池制造技術領域,涉及一種切刀驅動裝置及裁切設備,驅動裝置包括追隨驅動組件、裁切驅動組件、切刀驅動桿和連桿副;其中所述切刀驅動桿與所述追隨驅動組件連接;所述連桿副的第一連接端與所述裁切驅動組件連接,第二連接端與所述切刀驅動桿連接。上述傳動通過將運動副由直線副變更為由連桿副形成的旋轉副,減少了因摩擦產生的金屬微粒,緩解了驅動結構在追切料帶時掉落因掉落金屬微粒造成電池安全隱患的問題。
本申請涉及鋰離子電池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動力電池頂蓋及其動力電池。動力電池頂蓋包括頂蓋片、第一電極單元以及第二電極單元,頂蓋片上設置有翻轉片連接孔以及一體成型的第一連接部,第一電極單元包括翻轉片、導電片以及絕緣件,絕緣件上設置有第二連接部以及導電片連接部,翻轉片密封翻轉片連接孔,導電片位于翻轉片的下方,并與翻轉片電連接,絕緣件通過第一連接部與第二連接部的配合固定在頂蓋片的下方,導電片通過導電片連接部與所述頂蓋片絕緣固定。動力電池包括動力電池頂蓋。本申請所提供的動力電池能夠有效防止導電片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斷裂、失效或者變形。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池管理系統供電電路,其包括電池管理系統、繼電器、控制電源和供電電源,控制電源能夠通過繼電器控制供電電源與電池管理系統連通。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無需附加專用的開關便可以自動控制和切換狀態,對動力鋰離子蓄電池的電池管理系統進行供電,保證電池管理系統在電動汽車處于行駛運行和充電兩種狀態時正常工作,具有較低的制造成本和較長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涉及鋰電池加工設備零件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無筋式吸嘴結構,所述吸嘴為圓柱形結構,所述吸嘴對應圓柱形的兩端部具有開口,所述吸嘴內部設有分別與兩端開口相連通的空心管道,所述吸嘴的材質為可形變的彈性材料,所述吸嘴一端開口為第一喇叭口,所述第一喇叭口的內側壁呈倒圓角結構且所述倒圓角結構的圓角半徑為3mm,所述第一喇叭口的端口邊沿具有倒圓角結構且所述倒圓角結構的圓角半徑為0.5mm,所述第一喇叭口的最大直徑為16mm,所述第一喇叭口的最小直徑為3.4mm。采用本實用新型,能夠提高吸嘴支撐強度的情況下,防止在吸嘴處形成電解液積液。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二次電池,其包括殼體、頂蓋板、第一電極組件和側板。殼體內置有電解液,頂蓋板裝配于殼體。第一電極組件收容于殼體并具有兩個第一側面,且各第一側面為弧形面。側板具有:主體部,設置于第一側面與殼體之間;以及第一凹槽,設置于主體部面向第一側面的一側并與第一側面貼合。由于側板填充了第一電極組件的第一側面與殼體之間的間隙,當二次電池側放時,殼體內部游離的電解液的液面能夠顯著提升,從而避免了第一電極組件的拐角位置由于電解液不足而發生析鋰問題,進而改善了電解液對第一電極組件的浸潤效果,提升了二次電池的循環性能及安全性能。
本實用新型涉及鋰電池加工設備零件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星形吸嘴結構,所述吸嘴上設有與電池注液口連接的連接腔,所述吸嘴內設有與所述連接腔連通的空心管道,所述連接腔與所述空心管道具有連接部,所述連接部的表面設有垂直于連接部表面向內部凹陷的星形凹部,所述星形凹部的內表面為斜面,所述空心管道設于所述星形凹部內且與星形凹部連通,所述斜面的傾斜方向為從星形凹部的頂面朝所述空心管道所在位置傾斜。采用本實用新型,能夠提高吸嘴支撐強度的情況下,防止在吸嘴支撐結構處出現電解液積液的情況。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福建寧德有色金屬材料制備及加工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