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固體廢棄物資源化處理領域,具體涉及一種fenton法處理有機廢水所產生鐵泥的資源化利用方法。
背景技術
fenton氧化法是一種近幾年新興起的高級氧化技術,由h.j.fenton在1894年首次發現釆用fe2+/h2o2體系能氧化多種有機物。此后,多位學者對fenton法處理廢水進行了大量的研究。fenton法的氧化機理是,fe2+和h2o2組成fenton試劑,構成一個氧化體系。其主要作用有:一方面是對有機物的氧化作用,利用催化h2o2氧化分解生成具有極強的氧化性的oh;另一方面是混凝作用,fenton氧化反應中生成的fe(oh)3膠體具有絮凝、吸附作用,也可去除廢水中部分有機物,因此在廢水處理方面運用廣泛,尤其是在造紙業、化工、冶金行業和醫藥行業等,在處理復雜的污染水體方面具有操作方便的特點、成熟的處理工藝以及優異的性能。然而,fenton處理結束后會產生大量的團聚鐵泥,若未經處理而循環使用時,鐵泥將難以脫水,污泥量增多,增加處理成本,無法循環反應,而且鐵泥中除含有鐵及其氧化物外,還含有大量的有機雜質,若不能妥善處理,不僅會對環境帶來二次污染的問題,且會浪費大量的鐵泥資源。為防止資源浪費,防止鐵泥污染,水廠一般通過壓濾、絮凝等方法使鐵泥脫水,處理步驟繁瑣,費用較高,未達到有效利用目的。如果合理利用鐵泥,變廢為寶,提取回收,就踐行了環境友好和生態和諧的宗旨。因此需要合理利用鐵泥資源實現對鐵泥的回收利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fenton法處理有機廢水所產生鐵泥的資源化利用方法,實現fenton鐵泥的資源化循環利用。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fenton法處理有機廢水所產生鐵泥的資源化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將有機廢水經過fenton法和活性炭吸附處理后剩余的化學鐵泥敲碎成塊,于40~60℃干燥12~24h,然后研磨至粉末,得到初級鐵泥;
s2、取s1得到的初級鐵泥加入稀硫酸,在65~75℃條件下攪拌1~2h,然后抽濾,收集濾液和濾渣,其中,初級鐵泥與稀硫酸的質量比為1:1~1.5;
s3、將s2得到的濾渣于40~60℃干燥12~24h,接著放入瓷坩堝,在氮氣氛圍下,于200~800℃熱解1~2h,自然冷卻至室溫,得到碳粉末;
s4、將s3得到的碳粉末回用
聲明:
“Fenton法處理有機廢水所產生鐵泥的資源化利用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