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活性污泥的培養工藝,活性污泥是經PAM脫水處理之后的干污泥,將其投入SBR池中,加入部分豆制品廢水,補充清水至預定水位,采用加入工業葡萄糖作為微生物的補充碳源,加入磷酸二氫鉀作為磷源,加入尿素作為補充氮源,按照進水濃度和池水量及公式(BOD5∶N∶P=100∶5∶1)計算,加入營養液,悶曝氣兩天后沉淀2h,然后,每天進水一次,以不同濃度的進水負荷對污泥進行培養馴化,通過投加碳酸鈉使混合液pH保持在6.5~8.5之間。經過20多d的培養馴化,污泥顏色逐漸由黑色變成黃褐色,沉降性能良好,SV30為25%~40%,SVI為70~90,出水COD小于100mg/L,通過鏡檢發現污泥成分以菌膠團占優勢,并且出現小口鐘蟲、輪蟲、枝蟲和漫游蟲等。表明污泥已基本馴化成熟。
聲明:
“活性污泥的培養工藝”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