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簡易呼吸機氣囊儲氣袋干燥裝置,屬于醫療設備技術領域,用于解決儲氣袋在化學物質浸泡消毒后會殘留水分,烘干不徹底,且不易檢查是否漏氣的技術問題。包括連接端蓋,連接端蓋內設置有單向氣閥、密封塞、錐頭、頂桿和彈簧,連接端蓋上端套設有儲氣袋,連接端蓋下端固定有通風端蓋,通風端蓋內設置有加熱絲、風機、干燥劑層、過濾網、集水盒和隔板,連接端蓋和通風端蓋之間固定有密封圈;本實用新型通過風機吸入空氣,單向氣閥能防止氣體回流,使儲氣袋內氣體壓力逐漸增大并膨脹,便于檢驗是否漏氣;干燥劑層吸收空氣內的水分,加熱絲能加熱空氣,使干燥的熱空氣進入儲氣袋內,在散出時能帶離儲氣袋內的水分,起干燥作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固相微萃取用氧化硅中空纖維萃取棒的制備方法。該方法采用溶膠凝膠法在聚丙烯中空纖維的表面沉積多層氧化硅,然后高溫灼燒除去聚丙烯基質,得到氧化硅中空纖維萃取棒。萃取棒具有三維多孔結構,有較大的比表面積,涂層厚度可控,化學和熱穩定性好,在食品、藥物、環境、檢驗檢疫等領域均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復合材料PANI/Ti3C2Tx的制備方法,是將三元MAX相材料Ti3AlC2粉末先用氫氟酸溶液中進行化學刻蝕,得到層狀Ti3C2Tx材料;將單體苯胺通過質子酸摻雜,氧化劑氧化聚合得到導電聚苯胺PANI);之后將層狀Ti3C2Tx與導電聚苯胺按特定比例在液相中進行復合,最后進行干燥處理,得到復合材料PANI/Ti3C2Tx。該復合材料以層狀Ti3C2Tx作為支撐,導電聚苯胺的顆粒均勻分散于層狀Ti3C2Tx的層間及表面。電化學性能測試結果表明,以PANI/Ti3C2Tx電極材料為原材料制作的超級電容器,具有較高的比電容、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以及良好的循環性能和電化學穩定性,因此可作為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菲醌功能化氮摻雜多孔碳納米纖維網絡結構復合材料的制備,是先通過一步炭化活化聚吡咯制得氮摻雜多孔碳納米纖維網絡結構前體材料NCNFWs,然后再利用溶劑熱法將菲醌分子非共價修飾在NCNFWs表面,得到了具有優異電化學性能的電極材料。物理表征結果顯示,本發明制備的菲醌功能化氮摻雜多孔碳納米材料具有相互連通的納米纖維網絡結構,且菲醌分子成功修飾在了NCNFWs表面。電化學性能測試表明,該材料顯示出優異的電化學電容性能和倍率性能,作為超級電容器的電極材料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三維多孔硅-銀復合材料,屬于鋰離子電池領域。本發明以三維多孔硅為原材料,通過化學氧化法制得的三維多孔硅-納米銀復合材料中,納米銀均勻附著在三維多孔硅的表面和孔道內,從體積效應與導電性雙方面改進了三維多孔硅的具有儲鋰活性,從而大大該改善了三維多孔硅的電化學循環性能。實驗表明,以三維多孔硅-納米銀復合材料為負極材料制作的鋰離子電池,首次放電比容量在2000mAh/g左右,而且經50次充放電測試后,比容量仍然保持有755mAh/g,具有很好的電化學循環性能,在實際應用中具有很好的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薯豆套作種植的施肥方法,是基于豆科作物與根瘤菌形成根瘤固定大氣氮從而減少化學氮肥投入的原理,針對西北地區耕層土壤低碳(有機質)、貧氮、缺磷、較富鉀的養分特點,在測土配方推薦施氮量的基礎上減量30%施用氮肥,固定氮(N)磷(P2O5)鉀(K2O)比例為1 : 1 : 0.5,氮肥50%,磷肥100%,鉀肥70%,有機肥100%作為基肥;氮肥50%,鉀肥30%作為追肥,為西北地區薯-豆套作模式下作物增產、土壤培肥、環境友好的“三贏”局面提供了技術保證。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促進馬鈴薯、大豆增產,提高經濟效益;2、改良土壤狀況,培肥地力;3、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環境污染;4、調控營養,防治作物病蟲害。
本發明涉及一種金屬鈦或鈦合金超疏水表面的制備方法。本發明首先將金屬鈦或鈦合金機械拋光,再依次用乙醇、丙酮以及蒸餾水超聲清洗;然后置于堿液的反應器中進行水熱法反應;反應結束后用蒸餾水清洗,得到微納米結構粗糙化的鈦基表面;最后將低表面能的化學修飾劑旋涂到干燥好的鈦基表面,并在60-120℃熱處理0.5-2h,能夠得到鈦基超疏水性表面。將純水、酸或堿液滴加到制備的鈦基超疏水表面進行接觸角測定,接觸角均大于150°。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還原氧化石墨烯?聚多巴胺?谷胱甘肽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是將氧化石墨超聲分散于去離子水中形成均勻懸浮液;將鹽酸多巴胺溶解在pH=8.5?Tris?Hcl緩沖溶液中,再加入到氧化石墨懸浮液中,然后在60℃~65℃下攪拌22~24h,靜置,分離,水洗,干燥,得還原氧化石墨烯?聚多巴胺復合材料;繼續將還原氧化石墨烯?聚多巴胺溶于pH=8.5Tris?Hcl緩沖溶液中,超聲處理5~6h;加入谷胱甘肽及二氧化錳,室溫反應22~24h,過濾,干燥,即得黑色固體還原氧化石墨烯?聚多巴胺?谷胱甘肽。電化學性能的測試結果表明,本發明制備的還原氧化石墨烯?聚多巴胺?谷胱甘肽復合材料具有優異的電性能。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金屬銅表面超疏水處理方法,屬于化學技術領域。該方法是將清洗、干燥后的金屬銅浸入0.005~0.015M的12-羥基硬脂酸的甲醇溶液中,于室溫下浸泡60~80小時,在金屬銅表面形成微納米結合的粗糙表面結構,無需低表面能修飾便形成了超疏水表面。經測試,本發明處理的金屬銅金屬銅表面的接觸角約為155~162°,5μL的水滴在表面傾斜大約5°便可滾動。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利用玉米渣制備用于氧還原反應的非金屬催化劑的方法,屬于新材料技術領域。是將玉米渣洗凈、烘干,先于600~1000℃下高溫碳化,球磨罐球磨;再于HNO3溶液中浸泡20~24h,蒸餾水洗至中性后,加入FeCl3水溶液進行活化4~10h;烘干,球磨6~12h,在管式爐中氮氣保護下,于600~1000℃石墨化處理;最后用HNO3水溶液浸泡12~48h除去Fe;得本發明非金屬催化劑。通過電化學測試發現,本發明制備的催化劑具有比傳統商業碳粉XC-72更好的氧還原性能,作為催化劑材料應用于燃料電池氧還原催化中,具有催化活性高,成本低,清潔環保等優勢。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冷壓榨制取青稞胚芽油方法,是將青稞子粒進行精選→溶漲→機械擠出胚芽→分離胚芽→低溫干燥→冷壓榨胚芽油而得。本發明采用機械方式制取胚芽油,不需要任何化學助劑,有效避免了溶劑對胚芽油得污染;采用冷壓榨得方式制取胚芽油,有效地保留了青稞胚芽油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同時本發明制取青稞胚芽油的工藝簡單、成本低、胚芽油的得率高。經測定,本發明制取青稞胚芽油的得率一般在85-95%。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吳茱萸生物堿衍生物,化學結構式為:,該類化合物在細胞水平上具有與吳茱萸堿等已知抗癌活性化合物相當,甚至更高活性,本發明所公開的吳茱萸生物堿衍生物合成條件溫和,對水、氧氣等不敏感;反應原料易得、價格低廉。操作簡單,產物容易分離、純化,收率高,易于工業化生產等優點。本發明所制得的吳茱萸生物堿衍生物通過MTT法測定其對腫瘤細胞株和正常細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該類化合物結構較為新穎,抗癌活性顯著。
本發明涉及一種可降解聚(乳酸-谷氨酸)交聯微凝膠及其制備方法,屬于化學合成技術領域。本發明先采用乳酸、谷氨酸、均苯四甲酸酐為原料聚合得到乳酸-谷氨酸共聚物,再使(乳酸-谷氨酸)共聚物與聚乙二醇聚合得到的黃色粘稠狀的可降解聚(乳酸-谷氨酸)交聯微凝膠。經測定,微凝膠顆粒呈球形,能均勻的分散在水相中;微凝膠的粒度為500nm~3um;溶脹率為3~7;降解時間:10~15天。由于本發明制備的聚(谷氨酸-乳酸)共聚物交聯微凝膠具有可降解性和良好的藥物釋放特性,故可作為藥物載體。
本發明涉及化學農藥技術領域,公開了8?羥基喹啉錳配合物(M?1)~(M?9)(化學式Ⅰ)、鎂配合物(G?1)~(G?10)(化學式Ⅱ)及鎳配合物(N?1)~(N?8)(化學式Ⅲ)任一化合物在制備防治或抗油菜菌核病、番茄灰霉病、小麥赤霉病和稻瘟病的藥物中的應用。由于8?羥基喹啉具有廣泛的生物活性,在抗真菌方面表現出巨大的潛力,且金屬元素具有較好殺菌性能,本發明的8?羥基喹啉金屬離子配合物將二者生物活性有機組合,活性測試表明,本發明所述化合物表現出顯著的抑菌活性,可作為農用殺菌劑來開發。1)8?羥基喹啉錳配合物(M?1)~(M?9):2)8?羥基喹啉鎂配合物(G?1)~(G?10):3)8?羥基喹啉鎳配合物(N?1)~(N?8):。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太陽能反光膜,其包括基材和鋁膜,并在鋁膜上均勻涂有1ΜM~2ΜM厚的氟碳涂料。其制備方法是先用固體膠將基材與鋁膜粘合在一起,再采用靜電噴涂技術將氟碳涂料噴涂于鋁膜上,使鋁膜表面形成一層均勻,致密,光滑的保護涂層,大大延長了鋁膜的使用壽命;同時由于氟碳涂層化學穩定性好,能夠抗光催化劑的氧化還原作用,附著力牢固,不致于短期粉化、脫落。據測試,本發明反光膜的使用壽命在10~12年;本發明的太陽能反光膜,反光率高。經測定,本發明太陽能反光膜的反光率高可達85%以上。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穩定超雙疏表面的制備方法,是以醇-水混合溶液為介質,以酸或堿作為催化劑,有機硅烷混合物與納米粒子進行水解縮合反應,得到有機硅烷聚合物/納米粒子復合物懸浮液;再將有機硅烷聚合物/納米粒子復合物懸浮液噴涂于基底表面形成涂層,然后通過熱固化處理,既得穩定超雙疏表面。以5μL水滴和油滴測定接觸角和滾動角,結果:水接觸角> 160°,滾動角< 2°;癸烷接觸角> 155°,滾動角< 10°。采用細砂磨損、高壓水柱沖擊、有機溶劑浸泡、高低溫和紫外線照射等損壞超雙疏表面后,測定對水和油滴接觸角和滾動角的影響,發現本發明制備的超雙疏表面具有優異的機械、化學和環境穩定性。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具有高儲能活性的新型聚氨基蒽醌?還原氧化石墨烯復合電極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應用,首先,利用陽離子表面活性劑對氧化石墨烯進行插層改性,以提高其在有機聚合物環境中的分散性,進而實現氨基蒽醌單體在氧化石墨烯片層表面的富集與均勻聚合。其次,通過微波還原法,將復合物電極材料中經陽離子表面活性劑改性的氧化石墨烯(CGO)轉化為具有優異電導性的還原氧化石墨烯(rCGO),并利用質子酸對聚氨基蒽醌材料進行摻雜處理,最終制備出了具有優異電化學儲能性能的PDAQ?rCGO復合電極材料。經測試,該電極材料在1?A/g下比電容可達到772?F?g?1,在50?A/g下的倍率性能約為68%,50,000圈循環后電容保持率為98%,是一種極富潛力的電化學儲能材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1-萘酚/還原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的制備,屬于復合材料領域。本發明采用吸附還原的方法,將1-萘酚吸附到氧化石墨上,然后用硼氫化鈉還原氧化石墨,制得了1-萘酚/還原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1-萘酚通過π–π堆積作用吸附到還原氧化石墨烯上,有效的防止了石墨烯的團聚,同時為復合材料提供了贗電容,使得復合材料具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電化學性能測試表明,本發明制得的1-萘酚/還原氧化石墨烯復合材料具有高的比電容和優異的循環穩定性,是一種比較理想的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二氧化錳(MnO2)納米線材料的制備方法,是以高錳酸鉀(KMnO4)為起始原料,以天然石墨粉為還原劑,在水熱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錳納米線材料前體;再經洗滌、真空干燥而得。電化學性能測試表明,本發明制備的二氧化錳(MnO2)納米線材料顯示出較高的電化學電容行為和優良的倍容率,而且具有較好的循環穩定性,因此可以作為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另外,本發明制備二氧化錳納米線材料的過程簡單、工藝穩定、易于操作、質量可靠、成本低廉,質量輕,可再生,無污染等特點,作為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符合商業化的基本要求。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納米硅-聚噻吩導電復合材料,屬于鋰離子電池技術領域。本發明以納米硅為嵌鋰活性材料,以噻吩為導電單體,以氯仿為溶劑,以無水三氯化鐵為氧化劑,通過化學氧化法原位聚合而得。復合材料中,導電聚噻吩均勻包覆于硅納米顆粒的表面,納米硅顆粒具有儲鋰活性,導電聚噻吩從體積效應與導電性雙方面改進了硅基電極材料的循環性能。實驗表明,以其為材料制作的鋰離子電池,首次放電比容量在2300mAh/g左右,而且經50次充放電測試后,比容量仍然保持有501mAh/g,因而有很好的電化學循環性能,在實際應用中具有很好的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甲基綠修飾的還原氧化石墨烯的制備方法,是先將氧化石墨超聲分散于水中形成氧化石墨分散液,將甲基綠溶解于水中形成甲基綠溶液;再將氧化石墨分散液加入到甲基綠溶液攪拌均勻,加入水合肼作為還原劑,于80~90℃反應8~12h,產物冷卻至室溫,過濾,洗滌,干燥后,在空氣氣氛,200~300℃熱處理2~4h,得到最終產物。電化學性能測試表明,本發明制備的甲基綠修飾的還原氧化石墨烯表現出較高的電化學電容行為,優良的倍容率和良好的循環穩定性,因此是一種比較好的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另外,本發明復合材料的制備過程簡單、工藝穩定、易于操作、質量可靠、成本低廉,有利于推廣應用。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六邊形二氧化錳(MnO2)納米片材料的制備方法,是以馬鈴薯淀粉和高錳酸鉀(KMnO4)為起始原料,通過水熱反應制得六邊形二氧化錳(MnO2)納米片材料前體;前體經洗滌、真空干燥后,得到最終產品。電化學性能測試表明,本發明制備的六邊形二氧化錳(MnO2)納米片材料顯示出高的電化學電容行為和優良的倍容率,因此可以作為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另外,本發明制備六邊形二氧化錳(MnO2)納米片材料的過程簡單、工藝穩定、易于操作、質量可靠、成本低廉,可再生,無污染等特點,作為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符合商業化的基本要求。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菠蘿蜜核派生多孔碳材料的制備方法,是以菠蘿蜜核為原料,MgNO3為活化劑,通過簡單的浸漬手段制得生物質多孔碳材料前體再在氮氣氣氛中高溫煅燒得到最終產品。物理表征結果顯示,本產品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積和豐富的分級多孔結構。電化學性能測試表明,本材料顯示出高的電化學電容行為和優良的倍容率,適合作為電極材料應用于超級電容器。此外,本發明的多孔碳材料合成路線簡單,菠蘿蜜作為一種生物質廢棄物,來源廣泛,成本低廉,安全高效且綠色環保,能夠實現大規模生產,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錳鋼堆焊實芯焊絲,該實芯焊絲化學成分按質量百分比計為:0.8~1.1%C、0.6~1.0%Si、13~18%Mn、1.2~4.0%Cr、0.4~0.6%Mo、0.5~1.0%V,余量為Fe。其制造方法采用焊絲水平連續鑄造工藝,經熔煉、靜置、拉坯、二次冷卻、定長切絲、檢驗、包裝,直接得到合金化的實芯焊絲。該實芯焊絲配方合理,大大增加了堆焊層的初始硬度,使熔敷金屬的抗沖擊性能、耐磨損性能得到較大提高,且各種組分的氧化損失小,對環境損害小。適用于沖擊磨料磨損和高應力碾碎磨料磨損工況條件下裝備的關鍵耐磨零部件的堆焊、修復。
鋁青銅合金及其制備方法,按重量百分比計量其成分為:Cu75∽82%,Al13∽16%,Mn0.8∽2.5%,Fe2.5∽5.0%,Co0.2∽2.0%,Ni0.4∽2.0%,Zn0.4∽1.2%,Re0.2∽2.5%,雜質≤1.0%。本發明的制備方法是按上述成分進行配料,將配好的原材料裝入電爐中,在大氣氣氛中進行熔化,熔清后送入惰性氣體進行預精煉,在1250℃保溫,進行化學精煉并加入純稀土進行終脫氧,含氣量檢驗合格后加入覆蓋劑,在1260℃保溫3-5分鐘,在1160-1200℃之間進行澆注。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撬裝油田污水綜合處理裝置,包括依次連接的電動刮油沉降撬、加藥反應撬、壓濾氣浮撬、一體化沉降撬、臭氧反應過濾綜合撬、臭氧發生撬,還包括與壓濾氣浮撬連接的粗?;?。該套撬組針對油田采油污水、壓裂返排液、鉆井廢液設計,可有效去除廢水的懸浮物,石油類,化學需氧量含量,滿足國家及中石化集團公司對環境保護的相關要求,設計處理能力20m3/h。該設備為進一步升級改造作相應的配置預留,以利于進一步升級改造后,提高相關水質檢測指標的處理能力。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植物多糖提取物還原金屬鹽制備金屬納米材料的方法,是將金屬鹽與植物多糖提取物按混合,加水攪拌使其充分絡合,再加入堿液繼續攪拌,然后置于微波中進行微波處理,冷卻,洗滌,干燥,即得金屬納米材料。本發明制備金屬納米材料中,植物源性多糖提取物作為還原劑和支撐材料,具有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安全性,能夠有效地減少有毒化學品使用,對環境起到了保護作用,同時能夠克服金屬納米材料合成后的團聚缺陷,具有較大的應用潛力。將其作為電極修飾材料,構建葡萄糖傳感器應用于葡萄糖的檢測,選擇性好、靈敏度高;對埃希氏桿菌屬、金黃色葡萄糖球菌、根霉菌、毛霉菌等具有較高的抗菌率,具有明顯的廣譜抗菌性。
本發明屬于納米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紅光發射的稀土離子摻雜上轉換納米材料,其化學式為NaYF4:Yb3+/Er3+,其中NaYF4為基質材料,Yb3+和Er3+為摻雜的稀土離子。所述上轉換納米材料的微觀形貌為立方塊,粒徑大小在40?80nm之間,具有立方相結構,同時兼具在水溶液中均勻分散、紅光發射強度高的特點,在生物標記、細胞成像以及生物醫學檢測等方面應用,具有獨特的優勢,還提供了該上轉換納米材料的制備方法,其可在十幾分鐘內可控合成紅光發射的上轉換納米材料,簡單快速,與傳統的上轉換納米材料制備方法相比,大大縮短了反應時間,提高了合成效率,可有力推進上轉換材料在生物醫學領域的廣泛應用。
一種防水防銹和減振的系桿拱橋吊桿,屬于系桿拱橋技術領域。包括上錨頭(1)、下錨頭(4)、吊桿桿身(2)和防水罩(3);上錨頭(1)和下錨頭(4)位于吊桿桿身(2)的端部,通過固定端螺母(13)相連;防水罩(3)焊接在吊桿桿身(2)上,防止雨水流入下錨頭(4);透明不銹鋼保護罩(5)可以保護下錨頭,方便從外面直接觀測錨頭狀況,下保護罩內填充黃油(11),防止錨杯(6)生銹,且在下保護罩的內壁安裝溢水報警器(18),可提醒及時檢修;套在固定端螺母(13)上的鋅環(9)能利用電化學陰極保護原理防止固定端螺母(13)生銹;吊桿桿身(2)中的橡膠減振塊(17)能降低吊桿的振動,提高吊桿的使用壽命。
中冶有色為您提供最新的甘肅蘭州有色金屬化學分析技術理論與應用信息,涵蓋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說明書、技術領域、背景技術、實用新型內容及具體實施方式等有色技術內容。打造最具專業性的有色金屬技術理論與應用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