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涂炭漿料的制備系統、電芯和電池模組。
背景技術:
2.鋰離子電池的生產制造,是由一個個工藝步驟嚴密聯絡起來的過程。整體來說,鋰電池的生產包括極片制造工藝,電池裝配工藝以及最后的注液、預充、化成、老化工藝。在這三個階段的工藝中,每道工序又可以分為數道關鍵工藝,每一步均會對電池的最后性能的形成很大的影響。
3.在極片制造工藝階段,基材涂炭工藝的好壞在極片加工階段會影響到分切、模切和疊片(卷繞)工序?;耐刻恐饕纳茦O片的粘附力和柔韌性,涂炭異常導致極片粘附力下降,分切和模切工序的切口位置存在較高掉粉的風險;涂炭異常導致極片柔韌性下降,卷繞工序的有較高斷片的風險。在電池最終的性能方面,基材涂炭的好壞會影響到電池的電子導通性能,基材涂炭異常,電化學極化增大,電池循環壽命,倍率性能和安全性能均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4.涂炭漿料中的活性物質主要為“納米級”顆粒,如導電炭黑,碳納米管,石墨烯和導電石墨等。物料的粒徑越小,形狀越怪就越難以分散,經常在攪拌過程中二次團聚成大塊,不僅沒有起到良好的導電作用,還會影響電池的最終性能。
5.目前的涂炭漿料的制備工藝存在以下缺陷:(1)漿料制作效率低,顆粒分散效果差,涂炭基材成品表現為粘附力滿足設計要求,但是表面有較多的色差(sp分散效果差,有團聚);(2)局部溫升快和剪切力大均會破壞涂炭漿料中的分散劑和粘結劑,造成涂炭漿料的穩定性差,靜置或使用過程中有沉降和團聚的風險,涂炭基材成品主要表現為表面均勻無色差,但是粘附力不滿足設計要求。
6.有鑒于此,特提出本實用新型。
技術實現要素:
7.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涂炭漿料的制備系統,該系統采用攪拌裝置和磨砂裝置等裝置的配合,以大大提升生產效率,使涂炭漿料的品質更佳,涂炭漿料分散更均勻,穩定性更好。
8.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芯,具有優異的電化學性能。
9.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池模組,具有優異的循環性能、安全性能。
10.為了實現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11.一種涂炭漿料的制備系統,包括攪拌裝置、第一降溫裝置、砂磨裝置、第二降溫裝置、漿料緩存裝置、粒度檢測裝置和成品容納裝置;
12.所述攪拌裝置的出料口和所述砂磨裝置的第一入料口通過第一管路相連,所述第
一管路的外
聲明:
“涂炭漿料的制備系統、電芯和電池模組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