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電極材料制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極、電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2.電極是電池中與電解質溶液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部件。電極有正負之分。為改善電極快充和低溫性能,以往采用軟碳或硬碳對石墨進行包覆。包覆過多時,首次效率降低太大。另外,包覆的活性碳層所形成的固固態電解質膜活性高,高溫下穩定性較差。
技術實現要素:
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極、電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提升電極的首次效率,固態電解質界面膜更加穩定,提升電極的循環穩定性、高溫穩定性以及低溫放電性能。
4.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極材料,包括電極主材、碳材和氟化鋰;其中,所述電極主材、碳材和氟化鋰的質量比為1∶(0.01~0.5)∶ (0.001~0.20)。
5.可選地,所述電極主材、碳材和氟化鋰的質量比為1∶(0.02~ 0.05)∶(0.002~0.005)。
6.可選地,所述電極主材、碳材和氟化鋰的質量比為1∶0.03∶0.003。
7.可選地,所述氟化鋰的粒徑為0.01~5μm。
8.可選地,所述氟化鋰的粒徑為0.02~0.2μm。
9.可選地,所述碳材的來源為蔗糖、樹脂、瀝青中的一種或多種。
10.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極,采用電極材料制成,所述電極材料包括電極主材和改性功能層,所述改性功能層包裹在所述電極主材表面上;所述改性功能層包括碳材和氟化鋰,所述氟化鋰混合在所述碳材中。
11.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極材料制備方法,應用于如上所述的電極材料制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
12.將氟化鋰加入到碳源中并攪拌,形成氟化鋰改性碳源;
13.將氟化鋰改性碳源與電極主材進行混捏,使氟化鋰改性碳源覆蓋電極主材表面,高溫碳化,得到電極材料。
14.可選地,所述料制備方法還包括步驟:
15.對電極材料進行振動篩分,高壓氣流破碎,使得電極材料通過網孔大小不同的篩網。
16.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電極,其特征在于,采用上所述的電極材料制備。
17.本發明的電極材料,其制作的電極由于氟化鋰材料優異的穩定性以及鋰離子傳導性,使得電解液在石墨界面上的副反應減少,首次效率得到提升的同時,固態電解質界面膜更加穩定,有效改善鋰離子電芯的循環穩定性和高溫穩定性;鋰離子傳導效率增強,降低鋰離子在石墨負極上嵌入、脫出的阻力,使得電芯的低溫放電性能得到改善。
具體實施方式
18.需要理解的是,
聲明:
“電極、電極材料及其制備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