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非金屬礦礦物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高白度硅灰石粉體及其制備方法。背景技術:硅灰石是一種單鏈硅酸鹽礦物,通常呈針狀、片狀、放射狀或纖維狀集合體,具有良好的介電性能、很高的白度、較高的耐熱及耐候性能,廣泛地應用于陶瓷、冶金、造紙、塑料、涂料等領域。特別是在陶瓷工業,硅灰石是一種理想的原料,可以大幅度降低其燒成溫度,縮短燒成時間,實現低溫快速一次燒成。不僅能夠大量節約燃料以降低產品成本,還能提高產品的機械性能、減少產品的裂縫和翹曲、增加釉面光澤、提高胚體強度,進而提高產品的合格率。高端陶瓷、日用陶瓷、陶瓷釉面等對原料的白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天然的硅灰石常伴生有石榴石、符山石等含色雜質及自身多種晶型,嚴重影響了硅灰石的燒成白度,使得硅灰石在高白度要求的陶瓷產品應用受限。盡管硅灰石制品領域的研究人員采取了多種措施以提高硅灰石的燒成白度,但高白度的硅灰石粉體依然少見,現有產品對原料的要求極高,市場供不應求,開發高白度的硅灰石粉體及其制備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技術實現要素:致色元素是影響天然原料燒成白度的原因,如鐵、鈦、錳等。硅灰石伴生的鐵鋁石榴石、符山石等是含鐵礦物;除此之外,天然硅灰石在形成過程中,因離子替換也會引入鐵元素;再一方面,在硅灰石加工過程中,表面粘附粉塵及設備磨損也會引入含鐵雜質。在發明人的前期探索中還發現,天然硅灰石的化學組分和晶相組成也是影響其燒成白度的重要原因,選取合適的硅灰石原礦,通過合適的方法控制其化學組分和晶相組成能夠獲得高白度的硅灰石粉體。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高白度硅灰石粉體的制備方法,其工藝流程圖如附圖1所示,包括以下步驟:(1)選取大理巖型硅灰石礦經破碎、篩分,水洗干燥,揀選剔除脈石礦物及雜物,獲得表面潔凈的硅灰石粗精礦;(2)選取表面潔凈的石英、長石、白云石中的至少一種輔助礦物原料碎塊與步驟(1)中的硅灰石粗精礦混合混勻,形成混合料;(3)將步驟(2)中的混合料研磨成60~100目的砂料;(4)將步驟(3)中砂料過篩后投入磁選機除鐵,得到磁性物和非磁性物,所述非磁性物即精砂;(5)將步驟(4)中的精砂研磨至所需細度,得到高白度硅灰石粉體。進一步地,步驟(1)中所述大理巖型硅灰石礦為硅灰石-方解石-石英體系礦石;所述揀選為人工揀選或光電選。進一步地,步驟(1)中表面潔凈的硅灰石粗精礦的粒徑為5~30mm;步驟(2)中所述輔助礦
聲明:
“實現高背景場強的永磁閉合磁系結構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