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屬于能源材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離子導電粘接劑、其電極、制備方法及電池。
背景技術:
2.在堿金屬電池中,較厚的電極能夠提高能量密度,而能量密度的增加則往往伴隨著功率密度的下降。這是因為隨著電極厚度的增加,孔隙率將降低,離子傳輸電阻也會增加,電極活性物質的利用率下降。傳統的含氟聚合物粘接劑如聚四氟乙烯(ptfe)或聚偏氟乙烯(pvdf)不具有任何的離子傳輸特性,離子只能通過曲折的離子傳輸通道擴散和遷移,造成電池極化大,高倍率性能差。此外,目前商用的液體電解質通常具有易燃的特性,可能引發電池燃燒、爆炸等安全問題,使用固體電解質代替液態電解質有望解決目前二次電池潛在安全性問題并進一步提高電池能量密度。但是固體電解質和電極界面接觸差,會導致電極活性物質利用率低,電池極化大,容量偏低。改善固態電池中電極和電解質的界面接觸,提高電極活性材料的利用率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3.因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離子導電粘接劑、其電極、制備方法及電池。本發明有效解決了傳統含氟聚合物粘接劑的無離子傳輸活性的問題,有利于制備高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的電極,并且制備方法簡單,可批量化生產。
4.在闡述本發明內容之前,定義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如下:
5.術語“pvdf”是指:聚偏氟乙烯。
6.術語“dmf”是指:n,n-二甲基甲酰胺。
7.術語“nmp”是指:n-甲基吡咯烷酮。
8.術語“dmac”是指:二甲基乙酰胺。
9.術語“thf”是指:四氫呋喃。
10.術語“dmso”是指:二甲基亞砜。
11.術語“lifsi”是指:雙氟磺酰亞胺鋰鹽。
12.術語“litfsi”是指:雙三氟甲磺酰亞胺鋰。
13.術語“liclo
4”是指:高氯酸鋰。
14.術語“nafsi”是指:雙氟磺酰亞胺鈉鹽。
15.術語“naclo
4”是指:高氯酸鈉。
16.術語“ncm111”是指:鎳鈷錳原子比為1:1:1的三元氧化物材料。
17.術語“lco”是指:鈷酸鋰licoo2。
18.術語“lfp”是指:磷酸鐵鋰lifepo4(lfp)。
19.術語“nca”是指lini
0.8
co
0.15
al
0.05
o2(nca)。
20.術語“nvp”是指磷酸釩鈉na
3v2
(po4)3。
21.術語“sup
聲明:
“離子導電粘接劑、其電極、制備方法及電池”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