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電池負極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石墨篩上物的處理方法、人造石墨及應用。
背景技術:
2.近年來,人造石墨因其高比容量、接近金屬鋰的低工作電位、低成本和環保等優點而被廣泛用作商用鋰離子電池的負極材料。隨著電動汽車和數碼類鋰離子電池產品的發展,人們對于快充性能要求越來越高。較小的平均粒徑人造石墨,可通過縮短鋰離子的擴散長度來提高充電速率,這一點在鋰離子嵌入石墨的速率與在高c率下相應的脫嵌速率有明顯優勢。低粒度石墨成品然而低粒度石墨成品是通過篩分除磁工序獲得,篩下物作為最終制得高功率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低粒度石墨成品必然會導致篩分收率過低,產生很多的大粒徑篩上物,篩上物粒徑大擴散長度長,受制于石墨中緩慢的固態li
+
擴散,通常在高c率下達到較低的充電容量,不能直接用于鋰離子負極材料。若不能有效解決篩上物的利用問題,不僅提高企業生產成本,還會造成資源浪費。
3.目前,針對石墨成品篩上物的改性方式,主要以整形-分級工藝或粉碎-再次碳包覆工藝為主,整形-分級工藝會帶來產品比表面積增加,導致首效過低,尤其是碳包覆人造石墨的無定型碳被破壞,導致有機溶劑與石墨本體直接接觸,會造成電解液與鋰離子共嵌入,導致人造石墨本體層狀結構剝離,材料粉化,sei膜消耗更多的鋰,使得電池負極的首效偏低,循環性能不斷降低;粉碎-再次碳包覆雖然能降低比表面積,但是該工藝會造成放電比容量減少且制備過程復雜,制備成本偏高。
4.因此,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有必要開發出一種石墨篩上物的處理方法。
技術實現要素:
5.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石墨篩上物的處理方法,通過本發明的處理方法能夠制得粒徑減小的人造石墨,且比表面積較小,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具有優良的放電比容量和首效。因此,不僅實現了石墨篩上物的回收利用,且能降低企業生產成本。
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第一方面提供石墨篩上物的處理方法,包括步驟:
7.(1)將石墨篩上物物料進行混捏,得到物料a;
8.(2)將所述物料a進行第一次篩分,取篩上物,采用分散機對其進行分散解聚,獲得物料b,其中,所述分散機的轉速為100-400r/min,分散解聚的時間為10-90min;
9.(3)將所述物料b進行第二次篩分,取篩下物。
10.本發明的石墨篩上物的處理方法,將石墨篩上物物料進依次進行混捏、第一次篩分、分
聲明:
“石墨篩上物的處理方法、人造石墨及應用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