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壓鑄件技術領域,具體說是一種鋁鎂合金壓鑄件表面處理工藝。
背景技術:
本發明涉及表面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鎂鋁合金的表面處理,在工業生產中,經常利用該處理方法進行鎂鋁合金的表面處理。特別是在筆記本電腦外殼的生產中,鎂合金材料以其優秀的剛性和重量一直廣受關注。其中,壓鑄型鎂鋁合金(如az91d)的加工資源相對豐富,加工過程比較簡便可控,適合大規模量產。具體使用時,由于工業生產和實際需要,通常要在壓鑄鎂鋁合金的表面進行壓印處理,現有采用的技術一般為高溫壓印處理。
然而,現有的處理方法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由于印膜的特殊性,在壓印過程中經常會有偏位的情況產生,導致壓印的圖案的不準確,另外在工作結束后難以去除薄膜以及限位柱,使得工作程序繁瑣不便;同時,印膜在使用時,對壓印空間分隔的密封性不佳,影響壓印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鋁鎂合金壓鑄件表面處理工藝。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鋁鎂合金壓鑄件表面處理工藝,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s1:表面噴砂:采用尺寸為50μm至125μm的噴涂砂料對鋁鎂合金壓鑄件的表面進行噴砂處理,待噴砂處理完成后,利用砂紙對噴砂后的鋁鎂合金壓鑄件的表面進行打磨處理;
s2:第一次噴涂:在s1的基礎上,將原子灰和固化劑按比例3:1混合調配均勻后形成一號噴涂劑,并利用噴涂設備,將該一號噴涂劑噴涂到鋁鎂合金壓鑄件的表面上,其噴涂后鋁鎂合金壓鑄件的厚度為0.2mm-0.3mm;
s3:第二次打磨:在s2的基礎上,待噴涂過一號噴涂劑的鋁鎂合金壓鑄件實干后,用砂紙對該鋁鎂合金壓鑄件的表面進行打磨,并將s2中第一次噴涂一號噴涂劑后的厚度打磨為0.1mm至0.2mm;
s4:第二次噴涂:在s3的基礎上,將原子灰和固化劑按比例2:1混合調配均勻后形成二號噴涂劑,然后,將s2中的噴涂設備清洗后對鋁鎂合金壓鑄件的表面噴涂二號噴涂劑;其噴涂的厚度為0.2mm-0.3mm;
s5:第三次打磨:在s4的基礎上,待噴涂過二號噴涂劑的鋁鎂合金壓鑄件的表面實干后,用砂紙對其鋁鎂合金壓鑄件的表面進行打磨,直至所述鋁鎂合金壓鑄件的的表面平整;然后,將聚酯主色漆、固化劑和稀釋劑按照1:1:0.2的重量比例混合后,對鋁鎂合金壓鑄件的表面進行噴涂,形成厚度為40μm至60μm的面漆層;最后,將形成面漆層的鋁鎂
聲明:
“鋁鎂合金壓鑄件表面處理工藝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