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屬于冶金工程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從紅土鎳礦中選擇性提鈧的方法。
背景技術:
2.鈧(sc)是稀土元素的一種,在地殼中高度分散,其平均地殼豐度為22g/t。鈧具有高活性、輕質、柔軟、高熔點等特點,廣泛應用于國防軍工、冶金化工、輕質耐高溫合金以及新能源材料等領域。目前,鈧主要應用于鋁鈧合金和鋯基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鈧的全球消費量約為每年15噸。鈧含量為0.002-0.005%的礦石可作為鈧提取資源,值得開發利用。黑稀金礦、鈧釔石以及硅鈹釔礦含有大量鈧,但資源短缺,難以滿足大規模工業開采的要求。然而,鋁土礦、銳鈦礦、黑鎢礦和紅土鎳礦等礦石資源中常伴生存在微量鈧,通常當作其他金屬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被回收利用。缺乏長期穩定的鈧生產來源,加之高昂價格限制了它的商業化應用。簡言之,工業應用正在等待充足、可靠和價格合理的鈧供應鏈。
3.紅土鎳礦含鈧量50g/t—600g/t,被認為是未來最有前景的鈧資源。高壓酸浸和常壓酸浸工藝是目前紅土鎳礦濕法冶金處理的兩種主流技術。近年來,常壓酸浸工藝處理紅土鎳礦由于設備投資少、反應條件溫和、技術風險低,已成為研究熱點。但常壓浸出液中鈧濃度低,鐵濃度較高,無法實現鈧與鐵的選擇性浸出分離,對后續提鈧提出了嚴峻挑戰。中和沉淀法是分離和富集鈧的常規方法。但它不適用于從紅土鎳礦常壓浸出液中回收鈧。隨著紅土鎳礦品位逐年降低,常壓酸浸工藝必將成為未來發展的趨勢,但亟需解決高雜、高酸體系選擇性提取微量鈧的難題。因此,開發常壓選擇性提取紅土鎳礦中微量高價值鈧工藝勢在必行。
技術實現要素:
4.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以上背景技術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種從紅土鎳礦中選擇性提鈧的方法。
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的技術方案為:
6.一種從紅土鎳礦中選擇性提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7.(1)將粒度為-0.074mm的紅土鎳礦進行常壓酸浸,得到浸出液和浸出渣;
8.(2)將步驟(1)后的浸出液采用p204和n1923組成的復合萃取劑進行萃取,得到含鈧有機相及萃余液;
9.(3)將步驟(2)得到的含鈧有機相進行反萃,得到富鈧溶液及有機相;
10.(4)在步驟(3)得到的富鈧溶液中加入草酸溶液進行反應,得到草酸鈧。
11.上述的方法,優選的,步驟(2)中,復合萃取劑中p204和n1923的體積比1~10:10。
12.
聲明:
“從紅土鎳礦中選擇性提鈧的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