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靶主要應用于裝飾鍍膜、電子鍍膜、太陽能電池等領域,隨著我國中低端銀靶技術的逐步透明化、成熟化,市場快速發展,中低端銀靶的生產附加值不斷降低,中低端銀靶生產企業已經處于微利階段,只有持續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才能在市場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要降低銀靶的生產成本,產品損耗率的降低是成本降低的關鍵。豫光金鉛的銀靶產品生產初期,銀靶損耗率持續居高不下,針對這一情況,企業生產人員查找癥結,采取措施,降低了生產損耗率。
1 現狀
豫光金鉛銀靶生產初期,統計連續3個月的生產數據,損耗率平均為0.66‰。而公司參照同行業制定的目標為“小于0.4‰”,遠高于目標。在銀靶生產過程中,生產人員按照要求對邊角料、碎屑、砂光泥中銀均進行了收集回收,但損耗率還是批批超標。解決生產損耗成為了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務。
2 運用QC工具,查找損耗原因
針對以上問題,銀靶車間生產人員召開緊急會議,決定運用質量管理(QC)工具進行損耗降低的嘗試。車間在一天內篩選人員成立了共計10個人的攻關小組,首先聘請專業的質量管理專業人員進行管理工具培訓,并逐一考核。大家在較短的時間內初步掌握了QC工具的應用原則和方法。車間負責人根據現狀制定了詳細的工作計劃:計劃在3個月時間內將銀靶生產損耗率降低到0.4‰以內。
圖1 原因分析討論會
問題的解決,找準癥結是關鍵。小組成員連續召開兩天會議,運用“頭腦風暴法”,大家暢所欲言,對損耗率高的問題進行原因分析,按照軋制、整平、剪切、砂光、研磨、鋸切、熱處理、機加工等工序將大家能夠想出的原因都一一按照“人、機、料、法、環、測”分類繪制到原因分析魚刺圖上[2],每個工序繪制一張因果分析魚刺圖,然后對各個圖的“原因”進行整理,統計填寫入表格,共整理出了56條末端因素。
圖2 繪制的原因分析魚刺圖
大家對56個末端因素進行逐一分析,排除不可抗拒客觀因素,也排除已經采取了措施的因素,其余因素通過大家按重要度投票選、現場調查、查閱各工序以往的生產記錄,最后確認出:“熱處理過程工件與爐底摩擦”、“電子天平計量失準”、“軋制工序人員送料歪”、“軋制過程中掉銀屑不易收集”、“使用不適宜模具導致廢料多”、“研磨損耗回收不徹底”、“鋸切機無沉淀過濾槽”等12
聲明:
“運用QC工具,降低銀靶生產損耗”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