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污泥技術經過數年的發展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在污泥實際處置方面出現了幾種不同的技術路線,本文分別對幾種投加技術和使用進行了簡單的分析總結。
1 污泥泵送直噴協同焚燒技術
污泥直噴入窯協同技術是最早開始試驗發展的技術之一,其核心是利用柱塞泵解決了80%含水率污泥的較長距離輸送問題,在水泥協同焚燒處置城市生活污泥的發展歷程上是一個不可逾越的技術階段。
1.1 處置工藝
主要工藝流程是:80%含水率的城市生活污泥經汽車運輸至廠內之后,卸車至污泥儲存車間的污泥暫存接收倉內,污泥暫存接收倉內設置有污泥破拱滑架,滑架來回往復運動可以避免污泥在料倉內的結拱架橋。暫存的污泥經過倉底的雙軸螺旋給料裝置后進入到液壓驅動柱塞泵內,污泥經污泥柱塞泵推送后經過除渣器后進入污泥霧化噴槍,經過污泥霧化噴槍充分霧化之后噴入到分解爐內進行焚燒(流程見圖1)。污泥除渣器與污泥霧化噴槍屬于選配方案,在一些項目上并不是都有配備。
從發展歷程上來看,污泥直噴焚燒大致經歷了不同選點分解爐噴入、優化選點噴入以及優化加入點霧化噴入等幾個階段。
最早的的污泥泵送直噴入窯是將污泥直接利用柱塞泵輸送至窯尾煙室內噴入,在國內拉法基、華新、南方水泥等都有使用案例。由于污泥進入煙室后會直接沿著煙室斜坡滑落至回轉窯內,滑落過程中污泥的水分基本沒有汽化蒸發的機會,這就造成幾乎所有的水分都是直接在回轉窯的物料中實現汽化蒸發的。高溫生料粉內部迅速充氣后流速會加快,分解帶生料快速的涌向燒成帶,加大燒成帶負荷,給燒成過程帶來巨大波動。再加上柱塞泵的料流本身就是脈沖性質,每次輸送都會造成一個惡劣循環,這就勢必造成水泥窯內工況的急劇惡化,給熟料產質量帶來巨大的影響。
在飽受污泥處置的影響之后,各個水泥企業在實踐生產中在污泥泵送的基礎上也做了有益的嘗試和改造,最終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下表是幾個廠家處置改造實踐的一個統計。
通過統計來看,80%污泥直噴目前最好的方式是JDHC的“分解爐中部噴入+二代污泥霧化噴槍”的組合方式,在水泥窯稍作減產的基礎上,可以達到日處理280t污泥的水平,其耐火澆注料使用周期和系統排放指標都沒有受到影響。
在分解爐中部和頂部同時都采用一代霧化噴槍進行分散的廠家其效果也尚可,可以保證絕大部分污泥不會跌穿縮口進入到回轉窯的現象,系統稍作減產就可以實現表中所列的處置量。
這里特別要說明的是
聲明:
“幾種水泥窯處置污泥方式的分析與對比”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