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是新能源制造及環境保護領域中的酸霧排放技術,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CETC14研究所發明的“富液閥控平滑”蓄電池(國家火炬)技術的延伸和改進。問題是,規定2014年后只能用污染較少的內化成,它雖優於外化成,但仍產生嚴重的無組織酸霧排放,有害工人健康及污染環境。原因是用開口富液杯或消開式化成,當隨著電流大、天氣熱、溫度高,酸霧仍然嚴重,而本發明是“零排放”。其理論是用堿式分子篩把酸霧、氣體分開。具體方法:1.阻、吸霧球;2.多層堿性分子篩,制成封閉富液杯,變無序為有序分離排放,達到污染“零排放”。既有益于生產工人健康也有利于環境保護。
聲明:
“鉛蓄電池內化成酸霧零排放富液杯”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