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一種燃料電池用集成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部分(10),所述功能部分(10)設有至少兩層層疊設置的功能層,至少兩層所述功能層均為由導熱導電材料制成的多孔網絡結構,至少兩層所述功能層中的孔均為平均孔徑為微納米級的三維通孔,且至少兩層所述功能層中的所述三維通孔相貫通,以形成供氣、液傳輸的三維毛細孔道;
且以所述集成板設置于燃料電池的催化層外側的狀態為基準,所述功能部分(10)中的至少兩層所述功能層沿內外方向層疊設置,且至少兩層所述功能層中的所述三維通孔的平均孔徑還從外向內依次遞減,即:所述功能部分(10)中的所述三維通孔的平均孔徑呈現梯度分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電池用集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分(10)中,位于最外層的一所述功能層中的所述三維通孔的平均孔徑與位于最內層的一所述功能層中的所述三維通孔的平均孔徑相差至少一個數量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電池用集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分(10)由兩層所述功能層組成,將兩層所述功能層分別定義為第一功能層(101)和第二功能層(102),所述第一功能層(101)位于所述第二功能層(102)的內側,且所述第一功能層(101)中的所述三維通孔的平均孔徑為2~3μm,所述第二功能層(102)中的所述三維通孔的平均孔徑為35~40μm。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電池用集成板,其特征在于:位于最外層的一所述功能層的孔隙率為30%~90%;位于最內層的一所述功能層的孔隙率為40%~80%。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電池用集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部分(10)為一體式結構;
所述功能部分(10)中,至少兩層所述功能層的材質相同,至少兩層所述功能層的厚度均為30~100μm,且至少兩層所述功能層的厚度值相同或各不相同。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電池用集成板,其特征在于:還設有支撐部分(11),所述支撐部分(11)設置于所述功能部分(10)的最外層的一所述功能層外側上。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燃料電池用集成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撐部分(11)采用厚度為20~40μm的不銹鋼片;所述支撐部分(11)通過高溫燒結或焊接方式與所述功能層固定連接在一起。
8.
聲明:
“燃料電池用集成板及其制作方法、電池膜電極、燃料電池”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