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能源緊缺、全球氣候變暖等挑戰,太陽能光伏發電作為一種可再生能源來替代化石能源已是大勢所趨。我國的光伏行業近年來也進入快速發展期,光伏廢水處理日益受到關注。硅片生產環節是光伏產業的主要廢水產生來源之一。硅片生產廢水主要包含高濃度有機物(主要來源為切割冷卻液、脫膠劑和清洗劑)和懸浮物(主要為硅粉)。切割液有機物濃度高,且含有大量的硅粉,生化性很差;脫膠廢水有機物濃度和硅粉含量都很高,但生化較好;清洗廢水中有機物和硅粉都不高,但含有表面活性劑和雙氧水,具有抑菌性和生化毒性。一般采用混凝沉淀、氣浮預處理去除硅粉,并采用鐵炭微電解和水解酸化等手段改善和提高生化性后進行好氧處理,基本可以達到《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三級標準,但仍然存在填料板結,或生化池硅粉沉積、占地面積大、處理后廢水不能回用等問題。
某硅材料有限公司擬擴建年產1.15GW單晶硅片生產線,采用線徑更細的金剛線工藝而不是傳統的砂線切割工藝,導致廢水中含有大量難以沉降的超細硅粉,且由于生產工藝對切割冷卻液的要求,采用專利了的切割冷卻液配方,不再使用單一的聚乙二醇(PEG),生化性更差?,F有污水處理站處理能力滿足不了新的水量、水質要求,擬新建污水處理站,替代現有污水處理站。
1、廢水來源
該項目設計廢水進水包含經過板框壓濾的切割液廢水、脫膠廢水、清洗廢水、插片廢水、其他污水和生活污水。其中,插片廢水和清洗水的溢流廢水COD較低,可直接達標排放,主要超標污染物為硅粉引起懸浮物。根據水質特性,分為有機廢水和含硅廢水,處理規模分別為2400m3/d和1400m3/d,各股廢水設計水量和進水水質見表1。
尾水排放標準執行《黃河流域(陜西段)污水綜合排放標準》(DB61/224-2011)二級標準,同時滿足總量控制標準。具體指標值見表2。
為了滿足工藝清潔生產的要求,該工程還需對有機廢水進行處理并作為純水的原水補水進行回用。中水回用量要求為1200m3/d,要求系統整體回收率為50%,TDS≤500mg/L。
2、工藝設計
2.1 設計思路分析
2.1.1 分道分級處理
含硅廢水水量較大,硅粉含量較高而有機污染物較少,可簡單處理后即可滿足
聲明:
“全膜法處理光伏單晶硅片廢水回用技術”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