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書: 1.用于冷卻軋機機座(1)的軋輥(5)的冷卻裝置(7),該冷卻裝置(7)包括:
?用于接收和給出冷卻劑的冷卻梁(13);
?其中,所述冷卻梁(13)具有多個全射束噴嘴(21),所述全射束噴嘴布置在所述冷卻梁(13)的給出側(19)上,該給出側面對所述軋輥(5)且平行于所述軋輥(5)的軋輥軸線(17)延伸,通過所述全射束噴嘴能夠分別將所述冷卻劑的冷卻劑射束以近似恒定的射束直徑從所述冷卻梁(13)沿給出方向(23)朝向所述軋輥(5)給出,?其中,所述冷卻梁(13)的給出側(19)與所述軋輥(5)的表面間隔50mm到500mm,沿著平行于所述軋輥軸線(17)的方向彼此相鄰的全射束噴嘴(21)的噴嘴間距(d)沿著該方向變化,所述噴嘴間距(d)在所述冷卻梁(13)的給出側(19)的中間區域中最小,其特征在于刮除器(15),該刮除器用于從所述軋輥(5)刮除冷卻劑,其中,每個冷卻裝置的冷卻梁和刮除器被緊固在冷卻裝置的擺動裝置上,使得冷卻梁和刮除器能夠共同地朝軋輥擺動以及從軋輥離開地擺動,全射束噴嘴(21)在給出側(19)上被布置在多個噴嘴排(39)中,這些噴嘴排分別平行于軋輥軸線(17)延伸,在每個噴嘴排(39)中,彼此相鄰的全射束噴嘴(21)的噴嘴間距(d)相對于中軸線(37)對稱地發生變化,使得噴嘴間距(d)在給出側(19)的中間區域中最小,并且相對于給出側(19)的邊緣區域拋物線形地增加,噴嘴間距(d)在每個噴嘴排(39)的端部上是在該噴嘴排(39)中部的兩倍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卻裝置(7),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梁(13)被劃分成用于接收冷卻劑的至少兩個彼此分開的冷卻劑腔(25至27),其中,每個冷卻劑腔(25至27)與所述冷卻梁(13)的給出側(19)的一子區域(29至31)相對應,在所述子區域中布置多個全射束噴嘴(21),通過所述全射束噴嘴能夠分別將冷卻劑射束從所述冷卻劑腔(25至27)朝向所述軋輥(5)給出。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冷卻裝置(7),其特征在于,第一冷卻劑腔(25)與所述冷卻梁(13)的給出側(19)的第一子區域(29)相對應,其中,所述第一子區域(29)相對于所述冷卻梁(13)的給出側(19)的垂直于所述軋輥軸線(17)的中軸線(37)是鏡面對稱的。
4.根據權
聲明:
“軋機機座的軋輥的冷卻”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