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池加解拘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動力電池全自動加解拘束機。
背景技術:
2.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蓬勃發展,以及對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安全性和充電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提高汽車的續航里程,就需要提高動力電池能量密度,有些電池廠家為了提高電池的能力密度,就研制開發出高能量密度電池配方。高能量密度的電池在電池化成生產工藝過程中,產氣量大,如果氣體不及時的排出,容易造成電池殼體膨脹,影響電池外觀,性能。為了限制電池殼體膨脹,一般采用拘束托盤的方式對電池進行限制,尤其是在化成和靜置等生產工藝中,需要通過拘束托盤限制電池的膨脹。
3.電池通過拘束機構進行加壓后,需要對其進行解拘束的操作,使得電池能夠脫離電池托盤,現有的解拘束機構在解拘束過程中,電池工位的容納槽較大,在解拘束時,如果解壓塊不能與電池工位對應好,會出現個別電池工位出現無法解拘束的現象,影響電池的卸料。
技術實現要素:
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動力電池全自動加解拘束機。
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
6.動力電池全自動加解拘束機,包括電池托盤、加拘束機構,還包括對電池托盤進行解拘束的解拘束機構,電池托盤包括內橫設有兩組以上的壓板,每組壓板數量不少于兩個,相鄰的兩個壓板之間貼合設置有限位板,通過限位板和壓板形成電池槽,壓板兩端端面與限位板外側面平齊,每個壓板兩端均設置有插槽;解拘束機構包括位于電池托盤上方的多組插合件,插合件可升降地與插槽插接,每組插合件包括多個并排設置的插合塊,其中一組插合件的每個插合塊設置有兩個插合部,該組的每兩個插合部之間的間距與相鄰的兩組壓板之間的間距相同。
7.進一步的:解拘束機構還包括可升降的解拘束安裝框,解拘束安裝框包括前驅動板,前驅動板安裝有多組相互平行的解拘束驅動桿,每組解拘束驅動桿等距安裝有多個所述插合塊。
8.進一步的:插合部成型于插合塊底部,插合部分為左插合部和右插合部,插合件的數量為3組以上,位于最左端的插合件上的插合塊成型有所述右插合部,位于最右端的插合件上的插合塊成型有所述左插合部,位于內端的插合件上的插合塊同時成型有左插合部和右插合部,左插合部和右插合部對稱設置。
9.進一步的:插合件還包括嵌套在每組解拘束驅動桿末端的限位座,每個插合塊成型有供解拘束驅動桿穿過的驅動孔,相鄰的兩個插合塊之間通過
聲明:
“動力電池全自動加解拘束機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