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氧化鋁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采用幾內亞鋁土礦生產氧化鋁過程中的赤泥沉降分離方法。
背景技術:
2.鋁土礦是生產氧化鋁的主要原料,是一種主要由三水鋁石、一水軟鋁石和一水硬鋁石組成的礦石。幾內亞鋁土礦是一種優良的三水鋁石型鋁土礦,在拜耳法生產氧化鋁過程中表現出的加工方法簡單、消耗成本低、產品質量好的優點已被共識。但在使用過程中發現相較于其他鋁土礦,幾內亞鋁土礦還存在礦石成分波動較大、粒度較細、易水解、壓縮性能差等缺點。
3.拜耳法生產氧化鋁的工序包括:原料、溶出、沉降、分解、蒸發、焙燒,而在沉降工序中現在基本上是采用的沉降槽來進行赤泥的液固分離,具體地,現有的拜耳法的沉降工序由多個個沉降槽組成,溶出礦漿首先經過1個沉降槽進行液固分離(稱分離槽),粗液部分進入下一個工序,赤泥和一部分粗液由分離槽的底流打到下一個沉降槽進進行洗滌(稱洗滌槽),一共需要進行多次洗滌,才能使赤泥中的附液堿達到合格的指標。赤泥沉降過程中添加絮凝劑,是目前氧化鋁工業普遍采用且行之有效的加速赤泥沉降的方法。氧化鋁生產中廣泛采用的是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絮凝劑如聚丙烯酸鈉、聚丙烯酰胺等,將絮凝劑溶液和待分離除去赤泥的槳液按比例分別導入一混合器中,混勻,再注入到一容器的中部,被絮凝沉降的赤泥進入容器下部的沉降區,從容器赤泥排出口排出,除去赤泥后形成的澄清液進入容器上部的澄清區,從容器溢流排出。但是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采用幾內亞鋁土礦生產氧化鋁時,赤泥沉降分離過程中細微浮游大量增加,導致葉濾機壓力,液量通過困難,為滿足生產需求,絮凝劑投加量大幅上升,導致消耗大幅上升,因此,當以幾內亞鋁土礦為原料生產氧化鋁時,探求一種適合其赤泥沉降分離的絮凝劑以及添加方法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要素:
4.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采用幾內亞鋁土礦生產氧化鋁過程中的赤泥沉降分離方法,絮凝劑混合效果好,減少了絮凝劑投加量,降低了消耗。
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6.一種采用幾內亞鋁土礦生產氧化鋁過程中的赤泥沉降分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7.s1.制備絮凝劑:準備絮凝劑,并分別將絮凝劑加水攪拌使其充分溶解,得到絮凝劑溶液。
8.s2.分離:采用泵將配制好的絮凝劑溶液輸送到分離沉降槽,分離沉降,分離出的濾液送去粗液槽,分離出的濾餅即赤泥送入一次洗滌沉降槽。
聲明:
“采用幾內亞鋁土礦生產氧化鋁過程中的赤泥沉降分離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