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屬于熱鍍鋅行業廢鹽酸處理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熱鍍鋅廢鹽酸液氯化亞鐵、氯化鋅分離處理劑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2.我國在熱鍍鋅市場龐大,表面處理廢鹽酸液產生量約500萬m3/a。在廢鹽酸液中含有雜質(cr、cu、ni)等、并含有130000mg/l feci2和10000~100000不等的znci
2 mg/l,但對熱鍍鋅廢鹽酸處理方法,基本上都采用中和法、焙燒法、樹脂吸附法、擴散滲析、萃取法等,但在以上處理工藝中都存在不同程度問題。
3.焙燒法通過加溫將廢酸液的水與酸全部蒸出來而達到排水時無金屬離子目的,但由于鹽酸沸點低,在蒸發時鹽酸就與水蒸氣一同排出,嚴重污染環境,但也有對鹽酸回收,但回收投資成本較高、鹽酸價值很低,在投入與產出中不匹配,在焙燒后,feci2、znci2和其它雜質混在一起是危廢,而危廢處理成本極高。
4.樹脂吸附法是通過樹脂有選擇性對物質的吸附,可吸附鹽酸和其它種類酸,但存在著在吸附酸的同時,也吸附一些金屬離子(feci2、znci2、cu
2+
等),對產生的固廢和焙燒法接近,還是不能分開,形成危廢,最主要是在處理工藝中使用大量的反沖洗清水,導致吸附出來酸通過反沖洗清水稀釋后,酸濃度起來越低,使生產工藝水量不平衡,對多余水還是要通過中和排放,未能真正達到處理效果,浪費水資源和造成二次污染;
5.擴散滲析法膜一面是正極、一面是負極,在處理過程中利用清水在通道中置換,每處理一立方廢酸要使用一立方以上清水,在分離znci2時也存在feci2,同時feci2中也存在znci2的反滲現象,造成固廢混淆成為危廢,也造成二次污染;
6.萃取法是比較好的方法,但由于萃取含鋅量低,在萃取時每組只萃取5000~8000mg/l,在反萃時用水量大,因無前道處理工藝,只能少量用于助鍍液,主要是水量不平衡,無法全部使用,對用不完的還是按危廢來處理。
7.在本發明之前,這些熱鍍鋅廢鹽酸處理時,都是使用中和法、焙燒法、樹脂吸附法、擴散滲析及萃取法等方法,針對廢酸處理有著一定的作用,但是,對于處理過程中存在著缺陷,一是用水量不平衡;二是仍然產生危廢;三是處理成本高,四是造成二次污染和浪費資源。
8.在利用除雜后的熱鍍鋅廢鹽酸取樣到實驗室進行試驗,用量杯取出5000ml,經檢測鹽酸濃度6%、fecl
2 130000mg/l、zncl260
聲明:
“熱鍍鋅廢鹽酸液氯化亞鐵、氯化鋅分離處理劑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