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術屬于碳納米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碳納米管導電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2.碳納米管是一種具有中空管狀結構和高的長徑比的一維納米碳材料,以六邊形排列的碳原子構成。其具有優異的導電性能、導熱性能、有高長徑比,在鋰離子電池應用當中能形成優良的導電網絡,既極大的降低電池內阻又能充分發揮活性材料的容量,在鋰離子電池應用中表現出優異的性能,如優異的循環性能、倍率性能及提升電池能量密度等,滿足高端數碼電子產品和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需求。
3.碳納米管是交織無序生長的一維納米結構,具有高比表面積,難分散的特點,現有的技術是碳納米管和分散劑添加到溶劑中,通過研磨、剪切力、分散后得到導電漿料后進行售賣,此方法制備的碳納米管漿料所含碳管量很低,一般只有2.0%-8.0%,溶劑含量高,有效物質少,在運輸上和客戶使用上造成很多不便,限制碳納米管的使用范圍,另外,分散劑等的使用對鋰離子電池等產品也可能造成潛在危害。
技術實現要素:
4.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碳納米管導電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旨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現有的碳納米管導電劑中碳納米管含量低、有效物質少、大量無效成分對應用產品造成潛在危害且難以運輸的問題。
5.為實現上述申請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6.本技術第一方面提供一種碳納米管導電劑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7.將干燥的碳納米管和研磨介質混合置入研磨容器內進行攪拌研磨處理,得到混合物,其中,攪拌研磨處理采用研磨容器內部帶有攪拌構件的研磨設備進行;
8.將混合物進行分離處理去除研磨介質,得到碳納米管導電劑。
9.進一步地,研磨介質包括瑪瑙、氧化鋯、碳化硅、氮化硅、硅酸鋯中的一種或多種;和/或
10.研磨介質包括球形或橢球型。
11.進一步地,研磨介質的粒徑為0.1mm-5.0mm。
12.進一步地,攪拌研磨處理在-10℃~35℃溫度條件下進行;和/或
13.攪拌構件包括棒式、扇葉式、盤管式中的一種或多種;和/或
14.進行攪拌研磨處理的碳納米管和研磨介質的質量比為1:50-1:300。
15.進一步地,攪拌研磨處理時,攪拌構件的轉速為200-600rpm,攪拌研磨處理的研磨時間為0.5h-5h,
16.進一步地,分離處理包括采用振動篩、回轉篩、離心式分離機、旋風分離機中的一種或多種分離器進行。
17.本技術第二方面提供一
聲明:
“碳納米管導電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