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屬于工業爐窯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效低氮排放的熔煉爐燃燒明火加熱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2.我國熔煉爐數量居多且分布廣泛。多數熔煉爐存在能耗高、污染嚴重的特點,采用煤改氣之后雖然大幅度降低了粉塵、二氧化硫的排放,但是氣體燃料如天然氣、混合煤氣等燃燒時產生的氮氧化物(主要是no)仍不容忽視。高溫熔煉爐的爐膛出口煙氣溫度通常高達1000℃以上,為了提高熱效率,降低排煙熱損失,通常采用蓄熱體將煙氣的熱量回收并預熱空氣,但是形成的高溫空氣燃燒造成了火焰峰值溫度高達1800℃以上,熱力no急劇升高,氮氧化物的原始排放峰值甚至高達1000-3000mg/m3。隨著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工業爐窯環保標準的日益嚴格,現有技術要求熔煉爐no排放濃度不得超過100mg/m3,由此可見,對于高溫的工業窯爐來說,氮氧化物的治理問題迫在眉睫。除了氮氧化物排放之外,碳氫燃料的高能耗燃燒也排放了大量的co2,在碳中和、碳達峰背景下,如何降低燃料耗量,提升高溫熔煉爐熱效率,通過節能減少co2排放的方法非常值得關注。
3.氮氧化物的控制技術分為低氮燃燒技術和煙氣脫硝技術,包括燃料分級燃燒、空氣分級燃燒、煙氣再循環燃燒以及無焰燃燒技術以及燃燒后的sncr及scr脫硝。分級燃燒可降低nox排放30%-50%,煙氣再循環燃燒降低no排放15%-40%左右,但是對于分級燃燒來說一旦氣流組織不好,往往會造成熄火或者co排放濃度升高;煙氣再循環如循環比例不當同樣會帶來燃燒不穩定,燃燒和熱效率降低;無焰燃燒技術具有峰值溫度相對較低、爐內反應區擴大和溫度分布均勻的特性,被國際燃燒界譽為21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燃燒技術之一,no排放較之常規燃燒可降低70%以上,但其著火穩燃條件相對苛刻,要求爐膛壁面溫度達到燃氣自燃點溫度以上;采用尾部scr脫硝可以高效穩定脫除煙氣中的no,但是其應用條件也有局限,如需要具有合適的溫度窗口(一般在350-420℃)、合適的催化劑組分等,同時,尾部脫硝技術還面臨催化劑失效更換等運行成本昂貴的難題。
4.現有技術1公開了一種低nox排放的無焰燃燒裝置及其燃燒方法(申請號201911361988.3),該裝置考慮了工業窯爐常溫點火和窯爐低溫啟動,通過設置一次空氣環縫以穩定燃燒火焰,實現常溫點火和低溫穩定運行;并在空氣總管入口處設置空氣調節閥,調控一、二次空氣的比例以實現
聲明:
“高效低氮排放的熔煉爐燃燒明火加熱方法及系統”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