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有色金屬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鋁基復合材料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術:
2.鋁合金由于具有輕質、中等強度以及良好的表面處理效果(如陽極氧化),因而被廣泛用于交通運輸、航空航天及消費性電子等領域。如6063鋁合金的典型屈服強度為230mpa,可用于建筑門窗料或者汽車內飾件;6061鋁合金的典型屈服強度為290mpa,可用于對結構強度有要求的部件;而更高強度的6系鋁合金如6013/6056鋁合金,則可用于航空航天等領域的高強部件;此外7系鋁合金的強度比6系鋁合金的強度更高,主要用于航空航天領域。6系及7系鋁合金相比鋼鐵更加輕質,但前者的彈性模量比鋼鐵低。
3.從抵抗材料變形的角度考慮,需要提高材料的彈性模量、屈服強度或者抗拉強度(最大均勻塑性),而彈性模量的提升對提高材料抵抗外力變形的效果更明顯。對于屈服強度或者抗拉強度,通過各種強化機理,如晶粒細化、時效強化、固溶強化等,都可以實現顯著提升,如專利cn110157962b公開了通過合金化的方式提高鋁材力學性能,以及專利cn104561860b揭示了通過淬火時效將鋁合金的抗拉強度提升至420mpa。而彈性模量則反映了材料原子間的結合能力,通過常規的方式并不能顯著提高。如6063鋁合金的彈性模量為69gpa,6061鋁合金的彈性模量為69gpa,7075鋁合金的彈性模量為72gpa,在將材料的合金化程度由~2wt%(6063/6061)提高至~10wt%(7075)的情況下,彈性模量只輕微地提升了4.3%,而且改變了材料的合金體系,由6系al-mg-si合金變為7系al-zn-mg-cu合金,由相對耐腐蝕合金變為不耐腐蝕合金;此外,這種通過提高合金化程度實現提高鋁合金強度的方式,也會降低材料的導熱性能,如6063鋁合金的導熱系數為210w/(m
·
k),而6061鋁合金的導熱系數為170w/(m
·
k),7075鋁合金的導熱系數甚至為130w/(m
·
k)。
4.在鋁合金的外部添加增強顆粒/粒子/纖維或者以自生成的方式加入上述物質,可顯著提升材料的導熱性能、彈性模量以及強度性能。如專利cn109628801a中通過熔煉碳化硅氣凝膠(5~50wt%)與純鋁粉的預制塊制備鋁基復合材料,復合材料的強度性能獲得較大的提高,但導熱系數反而出現下降,此外該專利采用真空鑄造的方式獲得復合材料不適合批量
聲明:
“鋁基復合材料及其加工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