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鋰電池回收利用,具體涉及一種從廢舊鋰電池磁選分離正負極 粉的方法。
背景技術:
2.自2014年開始,我國新能源汽車開始大量普及,產銷量位居全球第一, 且新能源車年產銷量逐年上升,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603 萬輛,約占全球新能源汽車總量的50%。按新能源車鋰動力電池5~8年的使用 年限計算,2020年以來,中國每年都會面臨大量的鋰動力電池報廢回收。
3.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退役量約20 萬噸,2025年累計退役量預計約78萬噸。從舊鋰電池中回收其所含鋰、鈷、 鎳、錳等有價金屬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4.動力電池需要的鈷、鎳、鋰等原材料都是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但中國在 鈷、鋰和鎳等有色金屬的礦產儲藏量方面尚不能滿足國內需求,目前80%的鈷 以及70%的鋰、鎳資源都依賴進口,顯然從舊鋰電池中回收利用有價金屬是解 決國內需求的重要途徑。
5.目前絕大多數舊鋰電池回收利用還是采用傳統方法,拆解pack包后,進 行破碎熱解分離,最終以正負極混合黑粉為產品。如中國發明201811288947.1 涉及一種廢鋰離子電池破碎分選工藝,最終得到的只是正負極混合粉。中國發 明201810711557.4涉及一種鋰電池的物理法回收工藝,最終得到的也是正負 極混合粉。
6.然而,采用正負極混合黑粉作為濕法冶金的原料進行回收有價成分,在工 藝合理性和減少碳排放兩方面都是極不合理的。在后續濕法冶金過程中,負極 石墨粉不含鎳鈷錳只含鋰元素,在已經還原焙燒的前提下只用水浸出,即得到 含鋰離子溶液,而正極物料的鎳鈷錳需用強酸和還原劑浸出,才能得到含鎳鈷 錳離子的溶液。負極粉和正極粉所含有價成份不同,應采用不同的處理工藝。 而負極石墨粉與正極粉料混合一起進行處理,有如下不合理:一方面負極粉占 黑粉體積一半,降低了浸出設備的處理能力,其次負極所含鋰元素在有價金屬 的萃取和分離過程中流失,導致鋰的回收率偏低;三是石墨粉只能作為不溶渣 排出,會夾帶正極中的有價元素和浸出酸,多消耗浸出物料,增加了回收成本, 又降低有價成分的回收率,最后因夾帶金屬和酸,石墨粉渣有被定為?;返?風險。以上幾方面說明回收工藝只產出正負極混合黑粉的不合理性。
7.目前舊鋰電池濕法回收企業更傾向于處理已分離的正極粉和負極粉。
8.從廢舊鋰電池回收過程中分別
聲明:
“從廢舊鋰電池磁選分離正負極粉的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