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一種在置換法回收硫代硫酸鹽浸金液中金時降低金屬耗量的方法,屬于濕法冶金、貴金屬回收領域。
背景技術:
2.金的濕法提取工藝中,硫代硫酸鹽浸金方法是最有希望替代氰化法的無毒環保工藝。但從浸出溶液中回收au(s2o3)
23-仍具有挑戰性。在氰化法工藝中被廣泛應用的活性碳吸附法,在硫代硫酸鹽浸金工藝中卻沒有效果,這種現象被歸因于au(s2o3)
23-與活性炭之間的親和力不夠。為了提高活性炭對au(s2o3)
23-的吸附效果,近年來學者研究了對活性炭負載不同的有機掛能團進行改性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在活性炭表面嫁接有機官能團不僅改性工藝復雜,并且提高了該方法的成產成本。
3.置換沉積的方法也被多數學者用來研究從浸出溶液中回收金,而該方法也有一定的缺陷。大量實驗結果表明,采用置換法時,還原劑的用量要遠大于化學反應所需要的計量,才能達到滿意的結果。還原的過量消耗除了這些試劑容易在硫代硫酸銨溶液中溶解之外,還和金的提取工藝密不可分;金的溶解過程都有相應的氧化劑參與,例如氰化物浸金體系中的氧氣,硫代硫酸鹽浸金體系中的cu
2+
,硫脲浸金體系中的fe
3+
;只要有氧化劑存在,還原的金單質就會再次溶解,因此極大地增加了金屬沉淀劑的耗量。
4.采用添加氟化物或edta的方法,之所以能夠減弱氧化劑的影響,是因為這些陰離子可以和三價鐵離子或二價銅離子形成絡合物,降低了溶液的氧化還原電位;但這一方法使得過濾分離之后的浸出液無法返回浸出階段循環利用。
技術實現要素:
5.為了要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置換法回收硫代硫酸鹽浸金液中金時降低金屬耗量的方法,該方法通過外加電位使硫代硫酸鹽浸金液中的氧化劑cu(nh3)
42+
轉換為了一價的cu(s2o3)
35-,降低浸金液的開路電位,再加入鋅粉置換回收金,置換完成后,通過過濾分離,浸出液中的cu(s2o3)
35-在空氣氛圍中又可自發轉換為cu(nh3)
42+
,恢復溶液的開路電位,滿足循環利用的需求。
6.本發明所述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1)搭建工作電極、輔助電極和參比電極分置于物理空間隔離的三個區域的三電極電解池體系,三個電極之間電化學聯通。
7.(2)將含氧化劑的硫代硫酸鹽浸金液置于工作電極區域,在輔助電極區域加入相應的電解質溶液,參比電極區域
聲明:
“在置換法回收硫代硫酸鹽浸金液中金時降低金屬耗量的方法”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