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濕法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電解錳的生產方法,尤其涉及一種環境友好的電解錳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2.我國電解錳的生產主要采用酸浸電解的濕法冶金工藝,如圖1,現有的電解錳生產方法中,包括浸出、除雜、電解的工序,浸出工序完成后所得浸出液由氨水中和并沉淀除鐵、鋁,二甲氨基二硫代甲酸鈉(sdd)除重金屬后得到含一定濃度的氨氮的硫酸錳溶液,然后硫酸錳溶液加氨水和硫酸銨后進入電解槽進行循環電解制備電解錳,為了節約成本和減少環境污染,將電解后的電解液用于碳酸錳礦石的浸出,在循環過程中氨氮和鎂離子會隨著循環次數的增加不斷累積至飽和狀態,影響電解進程,造成氨氮和鎂資源的損耗和污染,需要在氨氮和鎂離子達到一定濃度時開路排放或進行處理。在現有的電解錳的浸出工藝中,含氨氮電解液的循環使用使得氨氮進入浸出渣中難以去除回收利用,是傳統工藝中無法避免的缺陷,殘存在錳渣中的氨氮若不進行有效的回收,不僅污染環境,而且造成資源的浪費。另外,電解液中氨氮和鎂的濃度相對較高,進入循環之后隨著循環和電解的進行,在電解液中快速累積,需要處理比較頻繁,影響了水資源的循環,進一步造成資源浪費。
3.中國專利申請cn111592260a采用一種添加劑將成分復雜的電解錳渣中的可溶性銨鹽轉化為易分解的一水合氨再進行回收,中國專利申請cn110639158a采用磷酸鈣與低品位氧化鎂在弱堿條件下,將重金屬主要以磷酸鹽沉淀穩定固化,氨氮主要以鳥糞石穩定固化,但均未實現礦渣中氨氮的去除和回收,而且并不能解決水資源循環次數有限,不能合理利用的問題。
4.除此之外,電解液閉路循環,鎂離子同時會不斷累積。電解錳溶液中高濃度鎂的存在會降低電流效率,增加生產成本,還會與硫酸錳、硫酸銨一起結晶,造成電解液中有益成分損失;結晶嚴重時,還會堵塞流通管道,影響電解錳連續生產。問題嚴重時,必須將電解后的電解液開路排放一部分,以減少鎂的累積,但該法會造成廢水污染和錳的損失。部分企業采用沉淀法以氟化物除鎂,它的缺點在于工藝流程長,氟離子殘留,不利于循環利用。
5.因此,亟需一種環境友好,經濟效益好的新工藝解決目前電解錳的生產方法中存在氨氮和鎂在循環中累積嚴重造成循環有限使得水資源浪費以及氨氮和鎂處理或回收難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6.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本申請提供了一種電解錳的生產方法,該生產方法
聲明:
“電解錳的生產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