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發明涉及紅土鎳礦濕法冶金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紅土鎳礦酸浸除鐵鋁溶液的鎳鈷沉淀方法。
背景技術:
2.紅土鎳礦濕法冶煉的主要工藝有常壓浸出和高壓浸出,通常為硫酸浸出,其中高壓酸浸工藝用于處理褐鐵礦型紅土鎳礦,浸出時間短,鐵浸出率低鎳鈷浸出率及回收率高,生產成本低等優點,近年來成為多數紅土鎳礦濕法新建項目的首選工藝。紅土鎳礦的高壓浸出工藝主要包括高壓酸浸、礦漿中和、逆流洗滌、中和除雜、鎳鈷沉淀等工序。鎳鈷沉淀工序針對是是紅土鎳礦高壓酸浸液在中和除雜之后的溶液,也被稱作紅土鎳礦酸浸除鐵鋁溶液。
3.現有技術中的鎳鈷沉淀工序多采用氫氧化鈉或者硫化物沉淀的方法,比如:專利cn101575676a中提出的一種沉淀除鐵和鎳鈷富集的方法,其中鎳鈷富集工序采用了硫化劑進行硫化沉淀,該專利在鎳鈷沉淀富集時,采用硫化劑,如硫化氫、過硫化氫、硫氫化鈉、硫化鈉、硫化鉀、硫化銨、硫化鎂、硫化鋅中的一種或幾種。硫化氫沉淀效果最佳,但是硫化氫劇毒,對操作和系統要求較高,而且硫化沉淀的中間產品后續處理較難。
4.專利cn102061387a公開了一種二段式沉鎳方法,向含有鎂的硫酸鎳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調整ph在7.5~8.5,反應溫度為20~80℃,反應時間為0.5~3小時,得到的沉淀與母液分離。沉淀進入下一工序,母液中加入naoh溶液,調整ph為9~10,反應溫度為20-80℃,反應時間為0.5~3小時,最后得到的沉淀與母液離后,返回攪拌浸出系統內循環。該專利直接用氫氧化鈉或者混合堿液沉淀鎳鈷,產物細小,沉降困難,導致產物的含水率較高。
5.專利cn101921001a中提出的從硫酸鈷溶液中制備氫氧化鈷的工藝,先用氫氧化鎂漿對硫酸鈷溶液在一次沉鈷槽進行第一次沉鈷,反應得到的一次沉鈷漿料經一次沉鈷緩沖槽后,得到的礦漿的30%~50%返回一次沉鈷槽中,剩余礦漿進行壓濾,壓濾得到的濾餅送干燥工序,干燥后的氫氧化鈷既為產品,濾液用氫氧化鎂進行第二次沉鈷。該技術直接以氫氧化鎂為沉淀劑,但是其堿性有限,雖避免了局部過堿的產生,但氫氧化鎂漿化后活性降低,造成沉鈷率低的不良影響。
6.總之,硫化氫法沉淀鎳鈷工藝被廣泛使用,具有沉淀率高,沉淀ph低,浸出液酸性條件不經凈化就可回收鎳鈷的優點。然而,硫化氫劇毒,使得安全和環保隱患非常大,沉淀得到的中間產品后續處理工藝也極其繁瑣。氫氧化鈉沉
聲明:
“紅土鎳礦酸浸除鐵鋁溶液的鎳鈷沉淀方法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