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濕法冶金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硫代硫酸鹽浸金方法及應用。
背景技術:
黃金是一種極為重要的戰略金屬資源,由于其在工業生產、經濟運行、國家經濟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被稱為“金屬之王”。目前全球黃金的生產工藝主要是氰化法,處于主導地位。然而氰化法也始終存在著一些缺點:一方面,氰化物的毒性及其對環境和人類的影響正被公眾密切關注,有一些國家和地區已經立法規定嚴禁使用氰化物作為浸出劑;另一方面,隨著黃金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易處理金礦資源日趨減少,而難處理金礦石的回收利用顯得越來越迫切。目前世界黃金產量的30%左右來自難處理金礦,今后這種比例將進一步升高。而對這些含碳、砷、銅的難處理金礦采用氰化工藝,金回收率普遍較低。因此尋找一種高效、無毒、環保、經濟的無氰浸金技術己成為黃金濕法冶煉領域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
近年來科研人員對無氰浸金技術進行了大量研究,研究了如鹵素法、硫代硫酸鹽法、硫氰酸鹽法、硫脲法等諸多提金方法。在這些無氰浸金技術中硫代硫酸鹽法具有無毒、低廉、使用簡單方便、受各種離子影響小等優點,在處理含碳、砷、銅等氰化法難處理礦石方面有較大優勢,被認為是一種具有良好應用前景的無氰浸金技術。
在傳統的銅氨硫代硫酸銨鹽浸金工藝中主要發生以下反應:
au+5s2o32-+cu(nh3)42+=au(s2o3)23-+4nh3+cu(s2o3)35-
但在cu(nh3)42+在促進金浸出過程的同時,還會發生以下副反應:
2cu(nh3)42++8s2o32-=2cu(s2o3)35-+s4o62-+8nh3上述副反應的發生,促使s2o32-氧化分解生成s4o62-,最終形成連三硫酸根、連四硫酸根、硫酸根和單質硫等一系列分解產物,這就造成硫代硫酸鹽浸出劑的大量消耗,從而使生產成本升高,而且其部分分解產物還會覆蓋在金的表面,形成鈍化層,阻礙金的浸出。同時,浸出液中大量存在的連多硫酸根離子將會對后續提金工藝造成很大的干擾。另外,生產上氨水的存儲和使用安全等級要求較高,一旦發生泄漏將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嚴重污染。此外,傳統的銅氨硫代硫酸鹽浸金工藝的浸出ph值僅限于9.0~10.0。ph值的嚴苛限制進一步地阻礙了硫代硫酸鹽浸金工藝的大規模工業化應用。
雖然近些年來科研人員針對傳統的硫代硫酸鹽浸金工藝進行了諸多改進,例如添加新的添加劑,烷基三甲基季銨鹽、三乙烯四胺
聲明:
“硫代硫酸鹽浸金方法及應用與流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