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甘肅某地的金多金屬礦石礦體圍巖為黑云斜長花崗巖,礦床礦化圍巖蝕變發育,主要為絹云英化、次生石英巖化、硅化,其次是方解石化,含礦巖石主要為蝕變巖絹英巖及次生石英巖、碎裂石英脈巖,有時有原巖殘留,金屬礦物浸染狀分布在蝕變巖中,石英脈碎裂,金屬礦物多沿裂隙分布。礦石中的金屬礦物以黃鐵礦、毒砂、方鉛礦、閃鋅礦、為主,其次是褐鐵礦、菱鋅礦、白鉛礦、硅鋅礦等;含金銀的礦物以銀金礦、金銀礦、含金自然銀、銀黝銅礦、硫銻銀礦、輝銀礦等;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其次為絹云母、長石、方解石等。
1、礦石性質
原礦多元素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原礦多元素分析結果
Table 1. The results of multi-elements analysis results
*:單位為g/t
由表1可知,礦石中金品位2.14g/t,鉛品位0.79%,鋅品位0.69%,此外還含有67.5g/t銀,這四種元素是主要的回收對象。礦石中SiO2含量達63.16%,這是礦石中的主要脈石礦物的成分。
礦石中金、鉛、鋅的物相分析結果分別見表2及表3.
表2. 原礦金物相分析結果
Table 2. The results of gold phase analysis results
由表2知礦石中金主要以硫化物包裹金、裸露金及半裸露金的形式存在,這兩種物相的分布率達79.45%。硫化物包裹金、裸露金及半裸露金是本次試驗回收的重點。此外,還有部分金以赤褐鐵礦包裹金、碳酸鹽包裹金及硅酸鹽包裹金的形式存在。
表3. 原礦鉛物相分析結果
Table 3. The results of lead phase analysis results
礦石中鉛、鋅主要以硫化鉛、硫化鋅形式存在,且鉛、鋅均存在一定的氧化率,以氧化相存在的鉛、鋅在浮選時有一定的難度。
2、選礦試驗研究
根據礦石性質研究,發現該礦石中金、銀、鉛及鋅均可以被回收。銀礦物可在浮選時富集在鉛精礦中,而金礦物與鉛礦物、鋅礦物之間分離而不造成精礦夾雜[1-4],是本次研究中主要面臨的問題。試驗探討了混合浮選、部分混合浮選
聲明:
“甘肅某地含砷金多金屬礦石降砷及綜合回收選礦工藝研究”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