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采石礦山遺棄地植生帶生態復綠結構,包括若干個礦山固定環(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礦山固定環(1)底部設有若干沿礦山固定環(1)中心線對稱的固定插壓件(2),所述的礦山固定環(1)內設有吸保水式植被復綠膜(3),所述的吸保水式植被復綠膜(3)內設有植被栽種槽(4),所述的吸保水式植被復綠膜(3)與礦山固定環(1)之間通過若干連接件(5)相連,所述的吸保水式植被復綠膜(3)與礦山固定環(1)之間還設有若干沿吸保水式植被復綠膜(3)中心點呈環形陣列分布的復綠膜壓覆組件(6),所述的復綠膜壓覆組件(6)與連接件(5)交錯設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石礦山遺棄地植生帶生態復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連接件(5)沿吸保水式植被復綠膜(3)中心點呈環形陣列分布,所述的吸保水式植被復綠膜(3)內設有若干沿吸保水式植被復綠膜(3)中心點呈環形陣列分布的吸水孔(7)。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采石礦山遺棄地植生帶生態復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復綠膜壓覆組件(6)包括若干設置于礦山固定環(1)上的轉動座(8),所述的轉動座(8)上設有可轉動的壓膜桿(9),所述的壓膜桿(9)可沿靠近或遠離吸保水式植被復綠膜(3)一端轉動,所述的壓膜桿(9)與吸保水式植被復綠膜(3)相抵接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采石礦山遺棄地植生帶生態復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膜桿(9)與轉動座(8)之間通過轉軸相連,所述的壓膜桿(9)與轉動座(8)之間的轉軸上套設有扭力彈簧(10)。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采石礦山遺棄地植生帶生態復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壓膜桿(9)沿吸保水式植被復綠膜(3)中心點呈環形陣列分布,所述的吸保水式植被復綠膜(3)頂部設有若干沿吸保水式植被復綠膜(3)中心點呈環形陣列分布的壓覆對位孔(11),所述的壓膜桿(9)底部設有對位壓膜頭(12)。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采石礦山遺棄地植生帶生態復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對位壓膜頭(12)與壓覆對位孔(11)的位置相對應,所述的壓覆對位孔(11)的橫截面積大于對位壓膜頭(12)的橫截面積。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采石礦山遺棄地植生帶生態復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對位壓膜頭(12)底部呈弧形。
聲明:
“采石礦山遺棄地植生帶生態復綠結構”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