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礦山稀土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原水池,首先將山體內流出的高氨氮廢水經過收集后,回抽至水處理站的原水池,再經自流進入沉淀池內自然澄清;
S2:沉淀池,廢水中的懸浮物在沉淀池中自然沉降,以防止其進入膜處理系統后堵塞滲透膜設備,經自然澄清后的廢水,從沉淀池出水并進入水處理站的兩級反滲透膜處理系統中;
S3:一級反滲透,第一級反滲透膜處理可去除掉廢水中大部分的COD、氨氮、SS、TP及鹽分,然后將濃縮液排向絮凝沉淀池;
S4:二級反滲透,第二級反滲透膜處理進一步去除掉廢水中殘余的鹽分及各種離子,以保證系統產水達標,達標后的水則進入產水池;
S5:絮凝沉淀,向絮凝沉淀池水中投加助凝劑,使水中難以沉淀的顆粒能互相聚合而形成膠體,然后與水體中的雜質結合形成更大的絮凝體;
S6:脫氣膜,絮凝反應后的水進入脫氣膜系統進行脫氨處理,其中加入少量的濃硫酸,硫酸根離子吸附銨根離子結合成液態硫酸銨,經固化后委外處理;
S7:產水池,經脫氣膜脫氨處理后的產水與兩級反滲透膜處理后的產水同時進入產水池并達標排放。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稀土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在步驟S4中,所述二級反滲透將其系統內的濃縮液自動返回第一級反滲透膜處理系統。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稀土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在S2步驟中,在所述沉淀池內加入硫酸,可以將沉淀池內的廢水ph值降低到4以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稀土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在S3步驟中,一級反滲透內的礦含量一般是0.7,濃縮2到3倍,可去1.4-1.5。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稀土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在S3步驟中,濃縮倍數為1.5-2.5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稀土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在S3步驟中,氨氮的含量參考數值為電導率。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稀土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在S3步驟中,采用電導率為6623,采用殘水電導率為753,所述一級反滲透的去除率可達到88%-90%,所述二級反滲透的去除率可達到98%-99%。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礦山稀土高氨氮廢水處理
聲明:
“礦山稀土高氨氮廢水處理工藝”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