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橡膠是以石油化工的中間產物為原料聚合而成的,用于制造汽車輪胎,在膠鞋、膠管、膠帶、膠板、電纜和醫療用具等方面也很普遍。其中的丁基橡膠產品,由于具有優良的氣密性和優良的耐熱、耐老化、耐酸堿、耐臭氧、耐溶劑、電絕緣、減震以及低吸水等性能,使用范圍較廣。但丁基橡膠生產廢水排放量大、有機污染成分復雜、不易生物降解,且丁基橡膠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水,成分復雜,生產中加入多種原料,聚合反應中又同時生成各種不同分子量的高聚物,因此廢水中污染物較多,含有難生物降解且難自然沉降的膠乳等物質。因此,選擇經濟高效的廢水處理方式對橡膠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采用生化組合工藝對橡膠生產工藝中采用TBA(叔丁醇)制異丁烯過程產生的廢水進行處理(簡稱TBA廢水),并結合微生物鏡檢結果對工藝運行參數進行調整。
1、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水質與分析方法
試驗所用廢水來自某合成橡膠生產企業車間排放TBA廢水,該企業TBA產水量為250m3/d,其排放廢水的常規水質如表1所示:pH>11,TOC濃度480~504mg/L,電導率2690mg/L左右,B/C<0.3,可生化性較差,廢水中氮磷濃度較低,已滿足排放標準。利用GC/MS分析廢水生物降解的難易程度或污染物在處理系統中的降解情況,已在廢水處理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對該股TBA廢水進行三維熒光以及氣相色譜/質譜(GC/MS)定性分析(GC、MS型號分別為美國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7890A和5975C),三維熒光檢測采用日立F-7000型熒光光度計。
該廠原采用“水解酸化-好氧-MBR”組合處理工藝,出水能夠達標排放,但為了進一步降低出水水質,該廠擬增加活性炭濾池進行深度處理,試驗主要取MBR出水對活性炭濾池深處理效果以及最佳運行參數進行探討。廢水水質以及《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9-1996)三級標準,工業企業廢水氮、磷污染物間接排放限值DB33/887-2013如表1所示。
1.2 試驗系統
該試驗系統由四部分組成,水解酸化、好氧、MBR反應器和臭氧催化氧化塔,試驗裝置如圖1所示。
水解酸化池的有效容積為35L,水力停留時間28h,好氧池一和好氧池二的有效容積均為35L,總水力停留時間56h,好氧
聲明:
“TBA廢水深度處理組合生化處理工藝” 該技術專利(論文)所有權利歸屬于技術(論文)所有人。僅供學習研究,如用于商業用途,請聯系該技術所有人。
我是此專利(論文)的發明人(作者)